一种室内建筑防水结构及防水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71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室内防水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室内建筑防水结构及防水工艺,包括地面防水结构、墙面防水结构、墙地交汇防水结构、管道防水结构和地漏防水结构,两个背衬板之间通过“L”型的拼接缝进行拼接,牢固性更强;同时在墙地交汇设置有“L”型的防水布,防水布设置在瓷砖一和瓷砖二的背面,提高瓷砖一和瓷砖二的交汇处的防水性;排水管的外壁上套装有防水管根套,柔性的防水管根套配合防水涂膜进行施工,进一提高排水管周围的防水性;且地漏的外壁上设置有自粘防水布,并在施工时防水布由板面向管内翻入粘贴在管内壁,防水布粘贴服帖后再使用防水膜涂刷边界处前后两遍,利用多次防水膜涂刷工艺减少了施工不规范易发生渗水的问题。涂刷工艺减少了施工不规范易发生渗水的问题。涂刷工艺减少了施工不规范易发生渗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建筑防水结构及防水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室内防水
,尤其涉及一种室内建筑防水结构及防水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室内防水
,为防止水对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渗透而从建筑材料上和构造上所采取的措施。防水多使用在屋面、地下建筑、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和需防水的内室和储水构筑物等。按其采取的措施和手段的不同,分为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两大类。
[0003]公开号为CN21207853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室内防水结构,包括第一基层,其特征在于,第一基层上方设置有第一防水层、第一保护层和找平层,第一防水层和第一保护层自下而上依次设置。还包括第二基层、第二防水层、结构层、第二保护层、回填层和第一结合层,第一基层垂直交于第二基层,第一基层、第二防水层、结构层、第二保护层、回填层、找平层、第一防水层、第一保护层和第一结合层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且第一防水层和第一保护层均延伸铺设于第二基层,第一基层上方设置有第一防水层、第一保护层和找平层,第一防水层和第一保护层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此外还设置有附加防水层、结构层、回填层和结合层,整体结构简单。
[0004]但是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0005]1、上述专利仅通过第一防水层和第一保护层进行防水保护,但是管道及地漏等结构周围易产生缝隙,在长时间的使用时,管道及地漏发生漏水,降低了室内的防水性;
[0006]2、上述专利及常用的防水机构在施工时,对缝隙的防水处理较为简单,只是单一的利用胶水对缝隙进行填充,长时间的使用时,缝隙中的胶水易发生脱落,防水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室内建筑防水结构及防水工艺,旨在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到的在长时间的使用时,管道及地漏发生漏水,且单一的利用胶水对缝隙进行填充,缝隙中的胶水易发生脱落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室内建筑防水结构,包括
[0009]地面防水结构;
[0010]墙面防水结构;
[0011]墙地交汇防水结构;
[0012]管道防水结构;
[0013]地漏防水结构。
[0014]优选的,所述地面防水结构包括瓷砖一,所述瓷砖一的侧壁上设置有瓷砖胶层一;
[0015]所述瓷砖一粘贴在所述背衬板上,且每两个所述背衬板之间设置有“L”型的拼接缝;
[0016]混凝土层上设置有干砂浆找平层,所述背衬板通过干砂浆找平层粘贴在所述混凝土层上,此方案中通过“L”型的拼接缝更便于背衬板的拼装,同时减少背衬板之间的缝隙。
[0017]优选的,所述墙面防水结构包括瓷砖一,所述瓷砖一通过瓷砖胶层一粘贴在所述背衬板上,且所述背衬板通过粘结剂粘贴在所述砌砖上;
[0018]所述背衬板上安装有金属锚固件,所述背衬板通过多个金属锚固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砌砖上;此方案中通过金属锚固件固定背衬板,结构强度更高,延长背衬板的使用寿命,并利用背衬板固定瓷砖一。
[0019]优选的,所述墙地交汇防水结构包括混凝土层和砌砖,所述砌砖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层上;
[0020]所述混凝土层和所述砌砖均通过瓷砖胶粘贴有背衬板,两个所述背衬板之间呈“L”型搭接,且两个所述背衬板上设置有“L”型的防水布;
[0021]两个所述背衬板上分别通过瓷砖胶层一和瓷砖胶层二粘贴有竖向的瓷砖一和横向的瓷砖二,所述瓷砖二抵触所述瓷砖一的外壁;此方案中两个背衬板通过“L”型的搭接,工艺更简单,同时“L”型的防水布提高两个背衬板之间缝隙的防水性。
[0022]优选的,所述管道防水结构包括混凝土层,所述混凝土层内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水管根套;
[0023]所述混凝土层通过干砂浆找平层粘贴有背衬板,所述背衬板通过瓷砖胶层一粘贴有瓷砖一;此方案中通过防水管根套减少排水管与背衬板及瓷砖一之间的缝隙,防水性更高。
[0024]优选的,所述地漏防水结构包括地漏,所述地漏通过管道安装在所述混凝土层上,且所述地漏的外壁设置有台阶型的自粘防水布;
[0025]所述混凝土层通过干砂浆找平层连接有倾斜的背衬板,且所述背衬板通过瓷砖胶层一安装有带有倾斜面的瓷砖一;此方案中通过台阶型的防水布减少地漏与背衬板及瓷砖一之间的缝隙,进一步提高地漏周围的防水性。
[00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室内建筑防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一、根据施工图纸和相关文件确认完所述背衬板成面的厚度位置,使用激光放线标记位置后划控制线;
[0028]步骤二、墙地面高出工序完成面标记线的凸起杂物清除,地面松动处敲碎清除,基层面清扫无杂物,根据标记线位置,地面使用干砂浆找平形成所述干砂浆找平层;
[0029]步骤三、地面使用所述背衬板铺贴,铺贴前根据所述地漏和排水管位置提前在板面上开洞,开洞位置尺寸偏差宜小于5mm,使用瓷砖胶抹刮所述背衬板背面,最后粘接在已找平的所述干砂浆找平层上;
[0030]步骤四、墙面使用所述背衬板铺贴,施工前应确认好水电线管位置,安装所述金属锚固件时需避让,根据墙面出水口和排水口位置在所述背衬板上开洞,位置偏差不宜超过5mm,所述背衬板背面中部使用瓷砖胶打点,所述背衬板四周使用瓷砖胶刮边,所述背衬板粘贴在所述砌砖的表面;
[0031]步骤五、卫生间干区墙地面缝隙处施工一道密封胶,宜配合5cm宽的自粘网格布铺贴施工,卫生间湿区墙地面的缝隙需施工一道胶密封和两道防水涂膜;
[0032]步骤六、所述排水管和出水口根部缝隙处需采用胶嵌填缝隙,面层使用具有柔性的所述防水管根套配合防水涂膜施工,所述地漏处排水管道和所述背衬板的交接缝隙处,需采所述防水布密封,施工时所述防水布由板面向管内翻入粘贴在管内壁,所述防水布粘
贴后再使用防水膜涂刷边界。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室内建筑防水结构及防水工艺,
[0034]1、两个背衬板之间通过“L”型的拼接缝进行拼接,牢固性更强;同时在墙地交汇设置有“L”型的防水布,防水布设置在瓷砖一和瓷砖二的背面,提高瓷砖一和瓷砖二的交汇处的防水性;
[0035]2、排水管的外壁上套装有防水管根套,柔性的防水管根套配合防水涂膜进行施工,进一提高排水管周围的防水性;
[0036]3、地漏的外壁上设置有自粘防水布,并在施工时防水布由板面向管内翻入粘贴在管内壁,防水布粘贴服帖后再使用防水膜涂刷边界处前后两遍,利用多次防水膜涂刷工艺减少了施工不规范易发生渗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地面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本专利技术墙面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3为本专利技术墙地交汇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为本专利技术管道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5为本专利技术地漏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水工艺的工作流程图
[0043]图中:1、瓷砖一;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建筑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防水结构;墙面防水结构;墙地交汇防水结构;管道防水结构;地漏防水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建筑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防水结构包括瓷砖一(1),所述瓷砖一(1)的侧壁上设置有瓷砖胶层一(101);所述瓷砖一(1)粘贴在背衬板(2)上,且每两个所述背衬板(2)之间设置有“L”型的拼接缝(201);混凝土层(4)上设置有干砂浆找平层(3),所述背衬板(2)通过干砂浆找平层(3)粘贴在所述混凝土层(4)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建筑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防水结构包括瓷砖一(1),所述瓷砖一(1)通过瓷砖胶层一(101)粘贴在所述背衬板(2)上,且所述背衬板(2)通过粘结剂(501)粘贴在砌砖(5)上;所述背衬板(2)上安装有金属锚固件(202),所述背衬板(2)通过多个金属锚固件(202)固定安装在所述砌砖(5)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建筑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地交汇防水结构包括混凝土层(4),所述砌砖(5)设置在所述混凝土层(4)上;所述混凝土层(4)和所述砌砖(5)均通过瓷砖胶粘贴有背衬板(2),两个所述背衬板(2)之间呈“L”型搭接,且两个所述背衬板(2)上设置有“L”型的防水布(7);两个所述背衬板(2)上分别通过瓷砖胶层一(101)和瓷砖胶层二(601)粘贴有竖向的瓷砖一(1)和横向的瓷砖二(6),所述瓷砖二(6)抵触所述瓷砖一(1)的外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建筑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防水结构包括混凝土层(4),所述混凝土层(4)内安装有排水管(8),所述排水管(8)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水管根套(801);所述混凝土层(4)通过干砂浆找平层(3)粘贴有背衬板(2),所述背衬板(2)通过瓷砖胶层一(101)粘贴有瓷砖一(1)。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室内建筑防水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袁心怡倪镜明王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杰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