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或弹性支座式连桥与主楼连接处防水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4600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滑动或弹性支座式连桥与主楼连接处防水节点,其主楼建筑面层和主楼边梁之间设置有主楼排水沟,主楼防水卷材铺满整个主楼排水沟并延伸至主楼边梁外侧;连桥防水卷材从连桥楼板顶部铺设并延伸至主楼排水沟内,连桥防水卷材设置有向主楼排水沟内部延伸的下卧部;主楼防水卷材与连桥防水卷材在主楼排水沟内设置有预设长度的重叠部,且主楼排水沟内的主楼防水卷材和连桥防水卷材外涂设有防水砂浆层,实现连桥与主楼交界处的防水防线;能够提高主楼与连桥交界处的防水性能,利于建筑的后期维护和使用。利于建筑的后期维护和使用。利于建筑的后期维护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动或弹性支座式连桥与主楼连接处防水节点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滑动或弹性支座式连桥与主楼连接处防水节点。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办公和商业建筑的快速发展,连桥的建造数量也逐年增加。连桥一般采用钢结构,两侧的主楼一般采用混凝土结构,连桥的主钢梁或主构件一般通过固定成品支座、滑动成品支座和弹性成品支座支承在主楼伸出的牛腿上。
[0003]目前,钢连桥的支座边界条件往往采用“一端固定、一端滑动”、“两端滑动”和“两端弹性”等结构形式。当采用滑动或弹性支座形式时,主楼和钢连桥会产生不协调位移,使其之间的防水结构发生破坏,从而引发漏水,进而导致装修或墙体受到侵蚀,遭受灌水破坏。并且,再次补防水往往很难补救到位,存在再次漏水的隐患,或结构条件不允许导致无法铺设防水卷材。
[0004]可见,现有技术中主楼防水卷材和钢连廊防水卷材往往分期施工,以往的防水设计通常因其防水卷材的分界不清晰或设计不当,导致存在漏水点或防水卷材被撕裂,导致在主楼和钢连桥的交界处容易发生漏水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连桥与主楼连接节点所存在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滑动或弹性支座式连桥与主楼连接处防水节点,提高主楼与连桥交界处的防水性能,利于建筑的后期维护和使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滑动或弹性支座式连桥与主楼连接处防水节点,所述连桥设置有连桥楼板,所述主楼设置有主楼建筑面层和主楼边梁,所述主楼边梁位于所述主楼建筑面层外侧,所述主楼边梁外侧安装有所述滑动或弹性支座;所述连桥楼板底部连接有连桥主钢梁,所述连桥主钢梁间搭设有连桥支座次钢梁;所述连桥支座次钢梁与所述连桥楼板底部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或弹性支座上方,所述主楼建筑面层和所述主楼边梁之间设置有主楼排水沟;主楼防水卷材铺满整个所述主楼排水沟并延伸至所述主楼边梁外侧;连桥防水卷材从所述连桥楼板顶部铺设并延伸至所述主楼排水沟内,所述连桥防水卷材设置有向所述主楼排水沟内部延伸的下卧部;所述主楼防水卷材与所述连桥防水卷材在所述主楼排水沟内设置有预设长度的重叠部,且所述主楼排水沟内的主楼防水卷材和所述连桥防水卷材外涂设有防水砂浆层,实现连桥与主楼交界处的防水防线。
[0008]所述防水节点可以设置在所述滑动或弹性支座式连桥与主楼楼面连接处,实现连桥与主楼楼面交界处的防水防线;所述主楼建筑面层为主楼楼面面层,所述主楼排水沟为主楼楼面排水沟;所述连桥楼板设置在所述主楼边梁上,且端部延伸至主楼楼面排水沟内预设长度;所述连桥防水卷材在所述连桥楼板边缘处设置有向所述主楼楼面排水沟内部延
伸的下卧部。
[0009]所述连桥楼板与所述主楼边梁顶部接触处的缝隙内可以填充有柔性材料层。
[0010]所述防水节点可以设置在所述滑动或弹性支座式连桥与主楼屋面连接处,实现连桥与主楼屋面交界处的防水防线;所述主楼建筑面层为主楼屋面面层,所述主楼排水沟为主楼屋面排水沟;所述连桥楼板伸至所述连桥支座次钢梁上方,且端部与镀锌钢板一端连接;所述镀锌钢板设置在所述主楼边梁上,且另一端延伸至主楼屋面排水沟内预设长度;所述连桥防水卷材位于所述镀锌钢板上面,并在所述镀锌钢板边缘处设置有向所述主楼屋面排水沟内部延伸的下卧部。
[0011]所述镀锌钢板与所述主楼边梁顶部接触处的缝隙内可以填充有柔性材料层。
[0012]可以进一步,所述主楼边梁外侧连接有牛腿,所述滑动或弹性支座安装在所述牛腿上。所述牛腿处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内设置有截水沟。所述截水沟底部连接有连桥侧落水管,实现连桥与主楼交界处的又一道防水防线。
[0013]本技术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的滑动或弹性支座式连桥与主楼连接处防水节点,能够避免滑动或弹性支座滑动时因连桥防水卷材过短而撕裂,能够避免滑动或弹性支座滑动时连桥防水卷材与主楼防水卷材之间产生缝隙漏水,能够加强防水作用,提高主楼与连桥交界处的防水性能,利于建筑的后期维护和使用;同时能够避免连桥楼板过多地抽出主楼排水沟平面或碰触主楼排水沟内壁阻碍滑动或弹性支座滑动,能够保证连桥楼板正常滑动;其适合用作连桥与主楼楼面交界处或主楼屋面交界处的防水节点,提高主楼楼面或主楼屋面与连桥交界处的防水性能,同时避免连桥楼板过多地抽出主楼楼面排水沟平面或主楼屋面排水沟平面、或碰触主楼排水沟内壁阻碍滑动或弹性支座滑动。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滑动或弹性支座式连桥与主楼连接处防水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滑动或弹性支座式连桥与主楼连接处防水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为连桥楼板,201为主楼楼面面层,202为主楼屋面面层,3为主楼边梁,4为滑动或弹性支座,5为连桥主钢梁,601为主楼楼面排水沟,602为主楼屋面排水沟,7为柔性材料层,8为主楼防水卷材,9为连桥防水卷材,10为下卧部,11为防水砂浆层,12为牛腿,13为接水盘,14为连桥侧落水管,15为花岗岩层,16为膨胀螺栓,17为螺栓吊杆,18为主楼侧落水管,191为防水套管,192为镀锌钢板,20为素混凝土层,21为雨水口,22为连桥支座次钢梁,23为连接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
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0021]如图1或图2所示,一种滑动或弹性支座式连桥与主楼连接处防水节点,连桥设置有连桥楼板1,主楼设置有主楼建筑面层和主楼边梁3,主楼边梁3位于主楼建筑面层外侧,主楼边梁3外侧安装有滑动或弹性支座4;连桥楼板1底部连接有连桥主钢梁5,连桥主钢梁5间搭设有连桥支座次钢梁22;连桥支座次钢梁22与连桥楼板1底部连接,并位于滑动或弹性支座4上方,主楼建筑面层和主楼边梁3之间设置有主楼排水沟;主楼防水卷材8铺满整个主楼排水沟并延伸至主楼边梁3外侧;连桥防水卷材9从连桥楼板1顶部铺设并延伸至主楼排水沟内,连桥防水卷材9设置有向主楼排水沟内部延伸的下卧部10;主楼防水卷材8与连桥防水卷材9在主楼排水沟内设置有预设长度的重叠部,且主楼排水沟内的主楼防水卷材8和连桥防水卷材9外涂设有防水砂浆层11。
[0022]本实施例的滑动或弹性支座式连桥与主楼连接处防水节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动或弹性支座式连桥与主楼连接处防水节点,所述连桥设置有连桥楼板,所述主楼设置有主楼建筑面层和主楼边梁,所述主楼边梁位于所述主楼建筑面层外侧,所述主楼边梁外侧安装有所述滑动或弹性支座;所述连桥楼板底部连接有连桥主钢梁,所述连桥主钢梁间搭设有连桥支座次钢梁;所述连桥支座次钢梁与所述连桥楼板底部连接,并位于所述滑动或弹性支座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楼建筑面层和所述主楼边梁之间设置有主楼排水沟;主楼防水卷材铺满整个所述主楼排水沟并延伸至所述主楼边梁外侧;连桥防水卷材从所述连桥楼板顶部铺设并延伸至所述主楼排水沟内,所述连桥防水卷材设置有向所述主楼排水沟内部延伸的下卧部;所述主楼防水卷材与所述连桥防水卷材在所述主楼排水沟内设置有预设长度的重叠部,且所述主楼排水沟内的主楼防水卷材和所述连桥防水卷材外涂设有防水砂浆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或弹性支座式连桥与主楼连接处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节点设置在所述滑动或弹性支座式连桥与主楼楼面连接处,所述主楼建筑面层为主楼楼面面层,所述主楼排水沟为主楼楼面排水沟;所述连桥楼板设置在所述主楼边梁上,且端部延伸至主楼楼面排水沟内预设长度;所述连桥防水卷材在所述连桥楼板边缘处设置有向所述主楼楼面排水沟内部延伸的下卧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或弹性支座式连桥与主楼连接处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桥楼板与所述主楼边梁顶部接触处的缝隙内填充有柔性材料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或弹性支座式连桥与主楼连接处防水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楼边梁内预埋有防水套管,所述防水套管与所述主楼侧落水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李建峰刘于晨葛绪章常江张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