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烧伤患者的医疗急救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425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烧伤患者的医疗急救包。技术问题:当伤者的小臂烧伤后,伤者的受伤手臂行动不便,单手很难完成对受伤手臂进行包扎。一种用于烧伤患者的医疗急救包,包括有急救包本体,急救包本体的一侧固接有固定板,固定环和固定板之间固接有第一固定杆,固定环和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固定杆滑动连接有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第一滑动环,第一滑动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环,转动环转动连接有转动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转动环带动转动辊周向转动辅助使用人员对小臂进行快速包扎,避免使用人员手臂烧伤后不能单手对小臂烧伤部位进行包扎,导致烧伤部位包扎不及时而发生感染。致烧伤部位包扎不及时而发生感染。致烧伤部位包扎不及时而发生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烧伤患者的医疗急救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烧伤患者的医疗急救包。

技术介绍

[0002]烧伤是皮肤接触到高温物体后,皮肤组织受到损伤形成创面,如果烧伤严重还可能造成组织坏死。烧伤后需要及时进行降温处理,现有包扎都是通过纱布进行简单包扎,将烧伤创面与外界空气隔离,避免烧伤创面长时间暴露会造成烧伤创面感染无法愈合,但由于纱布与烧伤创面粘连,强行将纱布取下会造成伤者疼痛并对烧伤创面造成二次伤害。
[0003]现在的医用仿生敷料能与烧伤创面紧密贴合,并不与烧伤创面粘连,在伤者就医时能减轻伤者的疼痛感,但是当伤者的小臂烧伤后,伤者的受伤手臂行动不便,伤者在对小臂包扎时,单手很难完成对受伤手臂进行包扎,若烧伤创面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空气中的细菌便会造成烧伤创面感染。
[0004]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用于烧伤患者,快速对烧伤小臂进行包扎的医疗急救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烧伤患者的医疗急救包。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烧伤患者的医疗急救包,包括有急救包本体,急救包本体铰接有密封盖,急救包本体的内下部设置为空腔,急救包本体的空腔内设置有储物盒,急救包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急救包本体的另一侧安装有蓄电池,急救包本体的上侧设置有弧形槽,急救包本体弧形槽的一侧固接有固定环,急救包本体另一侧固接有固定板,固定环和固定板之间固接有第一固定杆,固定环和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固定板设置有输出轴与第一螺纹杆固接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固定杆滑动连接有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第一滑动环,第一滑动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环,转动环的外环面固接有齿环,第一滑动环固接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与齿环啮合的第一齿轮,转动环通过安装块转动连接有转动辊,转动辊缠绕有医用仿生敷料,转动辊绕第一滑动环转动对烧伤手臂进行快速包扎,急救包本体的弧形槽设置有用于固定医用仿生敷料的挤压定位机构,固定板设置有用于对受伤手臂进行支撑的手臂支撑机构,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与控制面板和蓄电池电连接。
[0007]可选地,挤压定位机构包括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固接于急救包本体弧形槽内,第一电动推杆分别与控制面板和蓄电池电连接,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通过固定轴转动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固定轴与第一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之间设置有扭簧,连接座滑动连接有等间距的滑动杆,等间距的滑动杆交错分布,转动辊缠绕的医用仿生敷料的一端绕设于交错分布的滑动杆之间,等间距的滑动杆的一端固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连接座之间固接有第一拉簧。
[0008]可选地,手臂支撑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固接于固定板远离第一驱动电机的一侧,第二固定杆滑动连接有用于支撑患者手臂的支撑握把,第二固定杆环套有
第二拉簧,第二拉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固定板和支撑握把。
[0009]可选地,还包括有用于固定医用仿生敷料的绑扎机构,绑扎机构设置于第一滑动环,绑扎机构包括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支撑柱,周向等间距分布的支撑柱均通过安装块固接于第一滑动环的内环面,周向等间距分布的支撑柱环套有等间距的弹性束带,第一滑动环远离转动环的一侧通过连接柱固接有环形支撑板,环形支撑板的中轴线与第一滑动环的中轴线重合,环形支撑板固接有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分别与控制面板和蓄电池电连接,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接有第一连接环,第一连接环靠近支撑柱的一侧固接有周向等间距的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通过固定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第一转动板的固定轴与第一固定座之间设置有扭簧,第一转动板固接有与第一固定座配合的限位块,限位块用于对第一转动板的摆动角度进行限位。
[0010]可选地,支撑柱设置有等间距的环形槽,支撑柱的环形槽用于对弹性束带进行限位。
[0011]可选地,还包括有减缓弹性束带复位速度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设置于环形支撑板,缓冲机构包括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第二固定座,周向等间距分布的第二固定座固接于环形支撑板远离第一连接环的一侧,第二固定座通过固定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第二转动板的固定轴固接有第二齿轮,环形支撑板固接有第三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分别与控制面板和蓄电池电连接,第三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接有第二连接环,第二连接环靠近第二固定座的一侧固接有周向等间距的齿条,周向等间距的齿条均与相邻的第二齿轮啮合。
[0012]可选地,第二转动板靠近支撑柱的一侧设置为粗糙面,用于减缓弹性束带的复位速度。
[0013]可选地,还包括有用于对烧伤部位进行冲洗的降温清理机构,降温清理机构设置于固定环和固定板之间,降温清理机构包括有第三固定杆,第三固定杆固接于固定环和固定板之间,固定环和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第三固定杆和第二螺纹杆均位于第一固定杆的相对侧,固定板远离支撑握把的一侧固接有分别与控制面板和蓄电池电连接的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固定板且与其转动连接,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螺纹杆固接,第三固定杆和第二螺纹杆设置有第二滑动环,第二滑动环与第三固定杆滑动连接并与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第二滑动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齿牙环,齿牙环的内环面固接有对称的喷水嘴,第二滑动环固接有分别与控制面板和蓄电池电连接的第四驱动电机,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与齿牙环啮合的第三齿轮,急救包本体的空腔内设置有集水箱,集水箱的一部分空腔用于盛放生理盐水,集水箱的另一部分空腔用于收集废水,急救包本体的弧形槽下部设置有与集水箱收集废水空腔连通的通孔,集水箱盛放生理盐水的一部分空腔内设置有水泵,水泵分别与控制面板和蓄电池电连接,水泵通过软管与喷水嘴连通,集水箱盛放生理盐水的空腔连通有补水管,集水箱盛放废水的空腔连通有排水管。
[0014]可选地,还包括有用于防止烧伤处感染的通风除尘机构,通风除尘机构设置于急救包本体,急救包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圆形盲孔,通风除尘机构包括有过滤网,过滤网固接于急救包本体的圆形盲孔处,急救包本体的圆形盲孔内安装有分别与控制面板和蓄电池电连接的涡扇,急救包本体的圆形盲孔内设置有消毒除尘装置,消毒除尘装置位于涡扇的下侧,消毒除尘装置分别与控制面板和蓄电池电连接,消毒除尘装置用于对空气进行消毒并吸附
空气中的灰尘,急救包本体的圆形盲孔与弧形槽连通,急救包本体固接有对称分布的定位柱,急救包本体的上侧设置有弧形盖板,弧形盖板分别与急救包本体、固定环和固定板密封配合,定位柱用于对弧形盖板进行定位,密封盖固接有分别与控制面板和蓄电池电连接的消毒灯。
[0015]可选地,弧形盖板为透明材质,且弧形盖板的下部安装有磁性块,磁性块用于对弧形盖板进行固定。
[001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三根滑动杆对医用仿生敷料的一端进行固定,避免了在医用仿生敷料一端失去固定后,造成医用仿生敷料绕小臂转动,不能对小臂进行均匀包扎。
[0017]2、通过转动环带动转动辊周向转动辅助使用人员小臂进行快速包扎,避免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烧伤患者的医疗急救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急救包本体(101),急救包本体(101)铰接有密封盖(102),急救包本体(101)的内下部设置为空腔,急救包本体(101)的空腔内设置有储物盒(103),急救包本体(101)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104),急救包本体(101)的另一侧安装有蓄电池(105),急救包本体(101)的上侧设置有弧形槽,急救包本体(101)弧形槽的一侧固接有固定环(106),急救包本体(101)另一侧固接有固定板(107),固定环(106)和固定板(107)之间固接有第一固定杆(108),固定环(106)和固定板(107)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09),固定板(107)设置有输出轴与第一螺纹杆(109)固接的第一驱动电机(1091),第一固定杆(108)滑动连接有与第一螺纹杆(109)螺纹连接的第一滑动环(110),第一滑动环(110)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环(111),转动环(111)的外环面固接有齿环(112),第一滑动环(110)固接有第二驱动电机(113),第二驱动电机(113)的输出轴固接有与齿环(112)啮合的第一齿轮(114),转动环(111)通过安装块转动连接有转动辊(115),转动辊(115)缠绕有医用仿生敷料,转动辊(115)绕第一滑动环(110)转动对烧伤手臂进行快速包扎,急救包本体(101)的弧形槽设置有用于固定医用仿生敷料的挤压定位机构,固定板(107)设置有用于对受伤手臂进行支撑的手臂支撑机构,第一驱动电机(1091)和第二驱动电机(113)均与控制面板(104)和蓄电池(105)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烧伤患者的医疗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挤压定位机构包括有第一电动推杆(201),第一电动推杆(201)固接于急救包本体(101)弧形槽内,第一电动推杆(201)分别与控制面板(104)和蓄电池(105)电连接,第一电动推杆(201)的伸缩端通过固定轴转动连接有连接座(202),连接座(202)的固定轴与第一电动推杆(201)的伸缩端之间设置有扭簧,连接座(202)滑动连接有等间距的滑动杆(203),等间距的滑动杆(203)交错分布,转动辊(115)缠绕的医用仿生敷料的一端绕设于交错分布的滑动杆(203)之间,等间距的滑动杆(203)的一端固接有连接板(204),连接板(204)与连接座(202)之间固接有第一拉簧(2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烧伤患者的医疗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手臂支撑机构包括有第二固定杆(301),第二固定杆(301)固接于固定板(107)远离第一驱动电机(1091)的一侧,第二固定杆(301)滑动连接有用于支撑患者手臂的支撑握把(302),第二固定杆(301)环套有第二拉簧(303),第二拉簧(303)的两端分别固接于固定板(107)和支撑握把(3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烧伤患者的医疗急救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固定医用仿生敷料的绑扎机构,绑扎机构设置于第一滑动环(110),绑扎机构包括有周向等间距分布的支撑柱(401),周向等间距分布的支撑柱(401)均通过安装块固接于第一滑动环(110)的内环面,周向等间距分布的支撑柱(401)环套有等间距的弹性束带(402),第一滑动环(110)远离转动环(111)的一侧通过连接柱固接有环形支撑板(403),环形支撑板(403)的中轴线与第一滑动环(110)的中轴线重合,环形支撑板(403)固接有第二电动推杆(404),第二电动推杆(404)分别与控制面板(104)和蓄电池(105)电连接,第二电动推杆(404)的伸缩端固接有第一连接环(405),第一连接环(405)靠近支撑柱(401)的一侧固接有周向等间距的第一固定座(406),第一固定座(406)通过固定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407),第一转动板(407)的固定轴与第一固定座(406)之间设置有扭簧,第一转动板(407)固接有与第一固定座(406)配合的限位块(408),限位块(408)用于对第一转动板(407)的摆动角度进行限
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烧伤患者的医疗急救包,其特征在于,支撑柱(401)设置有等间距的环形槽,支撑柱(401)的环形槽用于对弹性束带(402)进行限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烧伤患者的医疗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芳泥徐梅
申请(专利权)人:泰瑞医用品泰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