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感应吸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347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感应吸顶灯,该设备包括LED发光单元、LED控制装置、存在雷达感应模块、灯具PC塑料主体、出光面扩散板、灯具出光面、灯具吸顶安装孔、雷达感应区域、紧固件等。所述发光单元、LED控制装置和存在感应雷达通过所述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灯具PC塑料主体上,所述出光面扩散板与所述灯具出光面构成灯罩部分,所述出光面扩散板在灯罩内测,所述灯具出光面在灯具外侧;灯罩通过卡扣的方式安装在所述PC塑料主体上。所述存在感应雷达生成所述雷达感应区域,所述雷达感应区域用于对区域内的人体、物体进行检测;所述灯具吸顶安装孔用于灯具的吸顶安装。灯具的吸顶安装。灯具的吸顶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感应吸顶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感应吸顶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家居的不断发展,智能控制的灯具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目前感应灯具主要包括红外感应、声音感应、微波感应三类。对于红外感应,其感应距离一般,角度较小,受环境、灰尘、温度的影响比较大,且红外感应头需要露出,不便于安装和美观,且其应用于地下车库时,因车辆的时速常在15

20公里的范围内,其经常会出现反映不过来,车辆经过后,灯才亮的情况经常发生,智能化程度和稳定性不够;而声音感应,其存在感应距离与物体发出的声音有关,当周围环境很嘈杂时,可能会一直亮灯,太安静时反而不触发,同时其受环境、灰尘、温度的影响也比较大,且感应头同样需要露出,且其用在地下车库时,可能会存在一大片全亮,也可能触发不了的情况,用户体验效果差,达不到使用要求。而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微波感应灯,如采用传统的5.8G检测装置,该装置只能检测运动的目标,例如人体走动、挥手、晃动身子等,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场景已经不能满足于这样的检测装置了,例如坐在办公室内办公、坐在客厅沙发看电视等,这样的设备就难以胜任这些场景。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智能感应吸顶灯采用MR5G21微动存在检测模块作为感应灯的检测模块,该模块可对指定范围内只有呼吸运动的人体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感应灯具的识别精度,扩大了感应灯具的使用范围。
[0004]但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5]1.目前许多感应灯具采用单一的传感器模块,使得灯具的控制方式并不智能。
[0006]具体来讲,为:市场上许多感应灯具采用单一雷达传感器作为感应灯具的控制依据,使得在环境亮度充足时,感应灯具检测到人体也会开启,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并造成了不必要的能耗。
[0007]2.目前许多感应灯具采用的微波雷达传感器模块无法对感应区域内持续感应,或无法感应感应区域内静止不动的人体。
[0008]具体来讲,为:市场上许多感应灯具存在人体进入感应区域时可实现开关开启,但当人体持续存在感应区域内时无法进行持续感应的现象,使得人体在感应区内需要不断通过大幅度的动作来保持感应灯具的常亮。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智能感应吸顶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感应灯具不智能即在环境亮度良好的情况也进行检测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传统感应灯具无法检测静止人体的问题,实现了在感应灯具可根据环境亮度控制是否进行微波雷达检测,同时微波雷达传感器可对检测区域内静止不动的人体进行持续检测。大大降低了感应灯具不必要的能耗,
同时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感应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LED发光单元、LED控制装置、存在雷达感应模块、灯具PC塑料主体、出光面扩散板、灯具出光面、灯具卡簧、雷达感应区域、紧固件;所述发光单元、LED控制装置和存在雷达感应模块通过所述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灯具PC塑料主体上,所述出光面扩散板与所述灯具出光面构成灯罩部分,所述出光面扩散板在灯罩内测,所述灯具出光面在灯具外侧;灯罩通过卡扣的方式安装在所述PC塑料主体上。所述存在感应雷达感应模块生成所述雷达感应区域,所述雷达感应区域用于对区域内的人体、物体进行检测;所述灯具卡簧用于灯具的吸顶安装;所述一种智能感应吸顶灯通过引入一种新的存在雷达感应模块解决了目前感应灯具对人体细微动作感知不灵敏的问题,实现对感应区域内只有呼吸运动的人体的检测。
[0011]具体的,所述LED发光单元由20至40个发光二极管以链状的方式均匀布置在所述LED发光单元内部构成。
[0012]具体的,所述LED控制装置,通过对亮度传感器传输的信号进行判断是否需要开启微波雷达传感器,即当环境亮度低于阈值时开启微波雷达传感器,环境亮度高于阈值时关闭微波雷达传感器,当微波雷达传感器开启时,所述LED控制装置根据微波雷达传感器的信号控制LED发光单元的开启与关闭。
[0013]具体的,所述存在雷达感应模块,优选为MR5G21微动存在检测模块,该模块可对检测范围内的类似呼吸运动等细微运动进行检测。该模块默认采用“低灵敏触发,高灵敏维持”的默认配置参数;即在无人状态下检测有人时,需要相对大一点的动作,如耸肩、转身,甚至走动才能使模块检测到有人;当模块检测到有人之后,则只需要更小的微弱运动,甚至呼吸、体动即可使模块持续检测到有人存在。特别的所述雷达感应模块还具有环境亮度检测功能。
[0014]具体的,所述灯具PC塑料主体内部两侧具有卡槽设计,所述灯罩可通过卡扣的方式与所述灯具PC塑料主体进行连接,所述灯具PC塑料主体上部还设计又灯具卡簧,便于吸顶灯的安装。
[0015]具体的,所述灯具出光面上具有由光学有效干扰位点构成的图案,使出光面发射的光线更为均匀,所述光学有效干扰位点可采用印刷、胶合、蚀刻、雕刻、喷砂等方式布置于所述出光面上。
[0016]具体的,所述雷达感应区域具体可分为两个检测区域,分别为微动检测区域、存在检测区域。微动检测区域可检测偏头,挥手,抬手,轻动身,翻书,左右前后微微倾斜等微小动作,其检测半径为6米;存在检测区域可检测站着不动、蹲着不动、坐着不动等静止状态下的人体,其检测半径为2米。
[0017]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8]1、由于采用了MR5G21微动存在检测模块,所以,有效解决了传统感应灯具无法检测静止人体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对检测区域内静止人体的持续检测,使得即使检测区域存在静止不动的人体时也能保持灯具常亮。
[0019]2、由于MR5G21微动存在检测模块内部还安装有亮度传感器,所以,有效解决了微波雷达传感器在环境亮度良好的情况也进行检测的问题。
[0020]3、由于在出光面布置了光学有效干扰位点构成的图案,且光学有效位点所覆盖的
区域面积随着出光面与发光单元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增加,所以,有效解决了出光面光照不均的问题,进而使得出光面可产生更为均匀的光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一种智能感应吸顶灯平面图;
[002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一种智能感应吸顶灯爆炸图;
[002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一种智能感应吸顶灯流程图;
[002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种一种智能感应吸顶灯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智能感应吸顶灯,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感应灯具感应灵敏度差、传感器结构单一的问题,通过引入新的传感器模块实现智能感应灯具对感应区域内静止人体感应。
[0026]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能感应灯具感应灵敏度差、传感器结构单一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27]通过采用MR5G21微动存在检测模块作为一种智能感应吸顶灯的传感器模块,MR5G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感应吸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LED发光单元(3)、LED控制装置(4)、存在雷达感应模块(5)、灯具PC塑料主体(7)、出光面扩散板(6)、灯具出光面(2)、灯具卡簧(1)、雷达感应区域(8)、紧固件;所述发光单元(3)、LED控制装置(4)和存在雷达感应模块(5)通过所述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灯具PC塑料主体(7)上,所述出光面扩散板(6)与所述灯具出光面(2)构成灯罩部分,所述出光面扩散板(6)在灯罩内测,所述灯具出光面(2)在灯具外侧;灯罩通过卡扣的方式安装在所述PC塑料主体(7)上。所述存在感应雷达感应模块(5)生成所述雷达感应区域(8),所述雷达感应区域(8)用于对区域内的人体、物体进行检测;所述灯具卡簧用于灯具的吸顶安装;所述一种智能感应吸顶灯通过引入一种新的存在雷达感应模块(5)解决了目前感应灯具对人体细微动作感知不灵敏的问题,实现对感应区域内只有呼吸运动的人体的检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感应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发光单元(3)由20至40个发光二极管以链状的方式均匀布置在所述LED发光单元(3)内部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感应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控制装置(4),通过对传感器传输的信号进行判断并控制LED发光单元(3)的开启与关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感应吸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在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华王才祥邹军石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皇智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