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管柱冷却三角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30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管柱冷却三角框架结构,包括底部冷却三角框架和上部冷却三角框架,所述底部冷却三角框架包括主底部支撑、右底部支撑和左底部支撑,所述主底部支撑、右底部支撑和左底部支撑呈三角分布,右底部支撑和左底部支撑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所述左底部支撑的主体是由第一圆管构成,主底部支撑的主体是由第二圆管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圆管式的右底部支撑、左底部支撑以及主底部支撑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同时起到了输送循环水的作用,可以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减少现场工作量。减少现场工作量。减少现场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管柱冷却三角框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间接空冷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管柱冷却三角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冷却三角框架是间接冷却系统中用以支撑和固定冷却管束的框架结构。借助于冷却三角框架,还可以安装百叶窗、密封、配水管道、中间层检修平台。冷却三角框架、百叶窗、密封先预组装完毕后进行整体吊装,排布成间接冷却系统的散热终端。
[0003]间冷机组的单机容量越来越大,最大已发展到1000MW一机一塔、2
×
660MW两机一塔的规模。为适应百万级机组流量大、换热量大的特点,可采用散热器双层布置的方案。由于散热器采用了双层布置,需要对上层散热器设置单独的配水管路系统,而目前采用的配管方式比较繁琐,施工也有较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双层管柱冷却三角框架结构,右底部支撑、左底部支撑以及主底部支撑既起到了结构支撑作用,又起到了输送循环水的作用,可以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减少现场工作量。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双层管柱冷却三角框架结构,包括底部冷却三角框架和上部冷却三角框架,所述底部冷却三角框架包括主底部支撑、右底部支撑和左底部支撑,所述主底部支撑、右底部支撑和左底部支撑呈三角分布,右底部支撑和左底部支撑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所述左底部支撑的主体是由第一圆管构成,主底部支撑的主体是由第二圆管构成。
[0007]优选的,所述主底部支撑与右底部支撑之间、主底部支撑与左底部支撑之间均设有连接杆组,所述连接杆组间隔分布在底部冷却三角框架的竖直方向,两个连接杆组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在同一水平高度的第一连接杆和两个连接杆组组成一等腰三角形横截面。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组设有两种规格,在竖直方向上,两种规格的连接杆组交错设置。
[0009]优选的,一种内连接杆组包括第一内连接杆和第一外连接杆,另一种内连接杆组包括第二内连接杆和第二外连接杆。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两端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内连接杆或第二内连接杆的端部,所述第一内连接杆与第一外连接杆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第二内连接杆和第二外连接杆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0011]优选的,所述左底部支撑还包括第一侧板、第一角钢、第一密封板、第一底座板、第一弧板、筋板、第一连接板和百叶窗挂板;第一侧板一端直接焊接在所述第一圆管上,另一端通过第一角钢与第一圆管焊接;
[0012]所述主底部支撑还包括第二角钢、第二侧板、密封板、第二弧板和第二底座板,第二侧板一端直接焊接在第二圆管上,另一端通过第二角钢与所述第二圆管焊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底座板通过第一弧板连接第一圆管,所述第一底座板用于固定第一内连接杆,百叶窗挂板与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通过筋板与第一底座板焊接固定。
[0014]优选的,所述上部冷却三角框架包括主上部支撑、右上部支撑和左上部支撑,所述主上部支撑与主底部支撑在同一直线上,右上部支撑与右底部支撑在同一直线上,左上部支撑与左底部支撑在同一直线上。
[0015]优选的,所述左上部支撑、右上部支撑和主上部支撑的主体可以是圆管式或侧板式。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循环水可通过主底部支撑输送到上层冷却管束的入口,上层冷却管束的出口水通过右底部支撑、左底部支撑回流到循环水环管。这样,右底部支撑、左底部支撑以及主底部支撑既起到了结构支撑作用,又起到了输送循环水的作用,可以降低现场施工难度,减少现场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B

B(C

C)剖视图。
[0020]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0021]图4为图2中J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5为图2中L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其中:主底部支撑1.1;右底部支撑1.2;左底部支撑1.3;第一连接杆1.4;第一内连接杆1.5;第二内连接杆1.5

;第一外连接杆1.6;第二外连接杆1.6

;第二圆管1.1.1;第二角钢1.1.2;第二侧板1.1.3;密封板1.1.4;第二弧板1.1.5;第二底座板1.1.6;第一圆管1.3.1;第一侧板1.3.2;第一角钢1.3.3;第一密封板1.3.4;第一底座板1.3.5;第一弧板1.3.6;筋板1.3.7;第一连接板1.3.8;百叶窗挂板1.3.9。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见图1

5,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层管柱冷却三角框架结构,包括底部冷却三角框架1和上部冷却三角框架2,所述上部冷却三角框架2与底部冷却三角框架1上下设置。
[0025]所述底部冷却三角框架1包括主底部支撑1.1、右底部支撑1.2和左底部支撑1.3,所述主底部支撑1.1、右底部支撑1.2和左底部支撑1.3呈三角分布,所述主底部支撑1.1与右底部支撑1.2之间、主底部支撑1.1与左底部支撑1.3之间均设有连接杆组,所述连接杆组间隔分布在底部冷却三角框架1的竖直方向,同一水平高度的两个连接杆组左右对称,两个连接杆组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1.4,在同一水平高度的第一连接杆1.4和两个连接杆组组成一等腰三角形横截面。
[0026]所述连接杆组设有两种规格,在竖直方向上,两种规格的连接杆组交错设置。一种内连接杆组包括第一内连接杆1.5和第一外连接杆1.6,所述第一内连接杆1.5与第一外连
接杆1.6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杆1.4两端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内连接杆1.5的端部,另一种内连接杆组包括第二内连接杆1.5

和第二外连接杆1.6

。所述第一内连接杆1.5与第一外连接杆1.6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第二内连接杆1.5

和第二外连接杆1.6

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0027]右底部支撑1.2与主底部支撑1.1之间通过各连接杆配合连接,左底部支撑1.3与主底部支撑1.1之间也通过各连接杆配合连接,且在同一水平高度的各连接杆整体形成一等腰三角形横截面;在底部冷却三角框架1的竖直方向上,有多个等腰三角形横截面呈间隔分布。
[0028]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连接的节点处均为螺栓连接。
[00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内连接杆1.5和第一外连接杆1.6将右底部支撑1.2与主底部支撑1.1、左底部支撑1.3与主底部支撑1.1连接固定;同一水平面上两个第一内连接杆1.5的端部与第一连接杆1.4两端螺栓连接,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截面;在竖直方向定距分布的等腰三角形截面将右底部支撑1.2、左底部支撑1.3以及主底部支撑1.1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底部三角框架,有利于框架的稳固性。
[0030]右底部支撑1.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管柱冷却三角框架结构,包括底部冷却三角框架(1)和上部冷却三角框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冷却三角框架(1)包括主底部支撑(1.1)、右底部支撑(1.2)和左底部支撑(1.3),所述主底部支撑(1.1)、右底部支撑(1.2)和左底部支撑(1.3)呈三角分布,所述左底部支撑(1.3)的主体是由第一圆管(1.3.1)构成,主底部支撑(1.1)的主体是由第二圆管(1.1.1)构成,右底部支撑(1.2)和左底部支撑(1.3)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管柱冷却三角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底部支撑(1.1)与右底部支撑(1.2)之间、主底部支撑(1.1)与左底部支撑(1.3)之间均设有连接杆组,所述连接杆组间隔分布在底部冷却三角框架(1)的竖直方向,两个连接杆组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1.4),在同一水平高度的第一连接杆(1.4)和两个连接杆组组成一等腰三角形横截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管柱冷却三角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组设有两种规格,在竖直方向上,两种规格的连接杆组交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管柱冷却三角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一种内连接杆组包括第一内连接杆(1.5)和第一外连接杆(1.6),另一种内连接杆组包括第二内连接杆(1.5

)和第二外连接杆(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管柱冷却三角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1.4)两端通过螺栓连接第一内连接杆(1.5)或第二内连接杆(1.5

)的端部,所述第一内连接杆(1.5)与第一外连接杆(1.6)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所述第二内连接杆(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波陈婷叶建群余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良冷却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