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钙硅质氧化锌矿的多金属耦合活化浮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8256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钙硅质氧化锌矿的多金属耦合活化浮选方法,属于矿物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高钙硅质氧化锌矿采用传统浮选药剂存在选择性差、捕收能力弱、分选指标不理想等技术难题,将高钙硅质氧化锌矿破碎、磨矿、调浆后,加入复合调整剂对脉石矿物进行选择性抑制,对氧化锌矿物进行表面改性;然后添加耦合活化剂对改性后的氧化锌矿物进行深度活化以增强矿物表面的反应活性,活化后加入复合硫化剂与矿物表面作用产生高活性的硫化表面,硫化后再添加耦合活化剂并形成多金属硫化物耦合活化界面;最后依次添加复合捕收剂和起泡剂对矿石中活化的氧化锌矿物进行靶向疏水和控泡,调浆后进行浮选得到锌精矿和浮选尾矿。调浆后进行浮选得到锌精矿和浮选尾矿。调浆后进行浮选得到锌精矿和浮选尾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钙硅质氧化锌矿的多金属耦合活化浮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钙硅质氧化锌矿的多金属耦合活化浮选方法,属于矿物加工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尚有储量丰富的氧化锌矿,但受技术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该部分锌资源未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导致大量的氧化锌矿被堆存,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使得矿山周围的生态环境被严重污染。因此,在资源需求和环境威胁的双重压力下,高效开发和利用储量丰富的氧化锌资源非常必要且意义重大。
[0003]硅质氧化锌矿是一种重要的氧化锌矿资源,其中异极矿是最典型的硅质氧化锌矿物,由于其复杂的晶体结构和独特的表面特性,与菱锌矿相比,其可浮性以及与浮选药剂的相互作用程度明显不同。浮选实践表明,当氧化锌矿中存在异极矿等硅质锌矿物时,采用传统的浮选药剂和工艺得到的氧化锌精矿指标较差,说明硅质锌矿物的回收不能简单套用易选的菱锌矿型氧化锌矿的浮选工艺和药剂制度。另外,当矿石中存在的含钙脉石矿物含量较高时,会严重影响氧化锌矿的浮选过程,恶化浮选指标,这是由于含钙脉石矿物会在矿浆溶液中溶出高浓度的钙离子,从而吸附在氧化锌矿物表面,导致氧化锌矿物表面钙化,降低了氧化锌矿物与含钙脉石矿物的分选性,因此,需要浮选前需添加调整剂来选择性抑制含钙脉石矿物。
[0004]然而,现有的浮选药剂主要针对菱锌矿型氧化锌矿的浮选回收,而且浮选过程中涉及的调整剂、活化剂、硫化剂和捕收剂的协同效应较差,浮选指标不理想。因此,亟待研发高钙硅质氧化锌矿的浮选药剂制度及工艺,最大程度地提高该类锌矿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为复杂难处理氧化锌资源的绿色低碳高效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高钙硅质氧化锌矿采用传统浮选药剂存在选择性差、捕收能力弱、分选指标不理想等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高钙硅质氧化锌矿的多金属耦合活化浮选方法,即采用复合调整剂(植酸、氨基戊二酸和草酸)对氧化锌矿进行预处理以提高与药剂作用的选择性,然后添加耦合活化剂(氯化铜和醋酸铅)对改性后的氧化锌矿物进行深度活化以增强矿物表面的反应活性,活化后加入复合硫化剂(硫化钠和硫氢化钠)与矿物表面作用产生高活性的硫化表面,硫化后再添加耦合活化剂(氯化铜和醋酸铅)并形成多金属硫化物耦合活化界面;最后依次添加复合捕收剂(异戊基黄原酸钠、辛酰羟肟酸和N

十二烷基甘氨酸)和起泡剂对矿石中活化的氧化锌矿物进行靶向疏水和控泡,实现复杂难选氧化锌矿的高效浮选回收。
[0006]一种高钙硅质氧化锌矿的多金属耦合活化浮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7](1)将高钙硅质氧化锌矿破碎、磨细至氧化锌矿物88%以上单体解离,调浆至矿浆质量百分浓度为26~33%;
[0008](2)步骤(1)所得矿浆中依次加入复合调整剂、耦合活化剂I、复合硫化剂、耦合活化剂II、复合捕收剂和起泡剂,进行一次粗选作业得到一次粗选精矿和一次粗选尾矿;
[0009](3)步骤(2)所得一次粗选尾矿中依次加入复合调整剂、耦合活化剂I、复合硫化剂、耦合活化剂II、复合捕收剂和起泡剂,进行二次粗选作业得到二次粗选精矿和二次粗选尾矿;
[0010](4)步骤(3)所得二次粗选精矿中加入复合捕收剂,进行一次精选作业得到一次精选精矿和一次精选尾矿;
[0011](5)步骤(3)所得二次粗选尾矿和步骤(4)所得一次精选尾矿合并,依次加入复合调整剂、耦合活化剂I、复合硫化剂、耦合活化剂II、复合捕收剂和起泡剂,进行扫选作业得到扫选精矿和扫选尾矿,其中扫选精矿返回调浆并入二次粗选作业;
[0012](6)步骤(2)所得一次粗选精矿和步骤(4)所得一次精选精矿合并,加入复合捕收剂,进行二次精选作业得到浮选锌精矿和二次精选尾矿,其中二次精选尾矿返回调浆并入一次粗选作业;
[0013]所述复合调整剂为植酸、氨基戊二酸和草酸的混合物,耦合活化剂I和耦合活化剂II均为氯化铜和醋酸铅的混合物,复合硫化剂为硫化钠和硫氢化钠的混合物,复合捕收剂为异戊基黄原酸钠、辛酰羟肟酸和N

十二烷基甘氨酸的混合物。
[0014]所述步骤(1)高钙硅质氧化锌矿中锌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5.5~9.0%。
[0015]以每吨高钙硅质氧化锌矿计,步骤(2)一次粗选作业的矿浆中加入复合调整剂1000~1400g、耦合活化剂I 300~400g、复合硫化剂6000~8000g、耦合活化剂II 500~600g、复合捕收剂600~900g和起泡剂30~60g。
[0016]以每吨高钙硅质氧化锌矿计,步骤(3)二次粗选作业的矿浆中加入复合调整剂500~700g、耦合活化剂I 150~200g、复合硫化剂3000~4000g、耦合活化剂II 250~300g、复合捕收剂300~450g和起泡剂15~30g。
[0017]以每吨高钙硅质氧化锌矿计,步骤(4)一次精选作业的矿浆中加入复合捕收剂150~225g。
[0018]以每吨高钙硅质氧化锌矿计,步骤(5)扫选作业的矿浆中加入复合调整剂250~350g、耦合活化剂I 75~100g、复合硫化剂1500~2000g、耦合活化剂II125~150g、复合捕收剂150~225g和起泡剂8~15g。
[0019]以每吨高钙硅质氧化锌矿计,步骤(6)二次精选作业的矿浆中加入复合捕收剂75~115g。
[0020]以复合调整剂的质量分数为100%计,植酸占20~30%、氨基戊二酸占25~35%、草酸占40~50%。
[0021]以耦合活化剂的质量分数为100%计,氯化铜占35~45%、醋酸铅占55~65%。
[0022]以复合硫化剂的质量分数为100%计,硫化钠占40~50%、硫氢化钠占50~60%。
[0023]以复合捕收剂的质量分数为100%计,异戊基黄原酸钠占50~60%、辛酰羟肟酸占20~30%、N

十二烷基甘氨酸占15~25%。
[0024]所述起泡剂为松醇油。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本专利技术采用植酸、氨基戊二酸和草酸作为复合调整剂,不仅能够选择性抑制矿
石中的含钙脉石矿物,同时还能消除氧化锌矿物表面的亲水性物质,破坏目的矿物表面的亲水层,提高了浮选药剂的选择性,有利于其与氧化锌矿物表面的相互作用;
[0027](2)基于铜离子和铅离子的反应活性优于氧化锌矿物表面本征锌离子的活性,本专利技术采用氯化铜和醋酸铅作为耦合活化剂对氧化锌矿物进行深度活化,形成高活性的铜铅耦合活化界面,提高了矿物表面的反应活性,实现氧化锌矿的强化硫化,促进了捕收剂快速、高效吸附;
[0028](3)本专利技术采用异戊基黄原酸钠、辛酰羟肟酸和N

十二烷基甘氨酸作为复合捕收剂,能够靶向吸附在多金属硫化物耦合活化的氧化锌矿物界面,不仅提高了捕收剂的吸附密度,增强了氧化锌矿物表面的疏水性,同时还降低了捕收剂的用量,优化了浮选泡沫结构和载矿能力,促进了难选氧化锌矿物的高效浮选回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钙硅质氧化锌矿的多金属耦合活化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高钙硅质氧化锌矿破碎、磨细至氧化锌矿物88%以上单体解离,调浆至矿浆质量百分浓度为26~33%;(2)步骤(1)所得矿浆中依次加入复合调整剂、耦合活化剂I、复合硫化剂、耦合活化剂II、复合捕收剂和起泡剂,进行一次粗选作业得到一次粗选精矿和一次粗选尾矿;(3)步骤(2)所得一次粗选尾矿中依次加入复合调整剂、耦合活化剂I、复合硫化剂、耦合活化剂II、复合捕收剂和起泡剂,进行二次粗选作业得到二次粗选精矿和二次粗选尾矿;(4)步骤(3)所得二次粗选精矿中加入复合捕收剂,进行一次精选作业得到一次精选精矿和一次精选尾矿;(5)步骤(3)所得二次粗选尾矿和步骤(4)所得一次精选尾矿合并,依次加入复合调整剂、耦合活化剂I、复合硫化剂、耦合活化剂II、复合捕收剂和起泡剂,进行扫选作业得到扫选精矿和扫选尾矿,其中扫选精矿返回调浆并入二次粗选作业;(6)步骤(2)所得一次粗选精矿和步骤(4)所得一次精选精矿合并,加入复合捕收剂,进行二次精选作业得到浮选锌精矿和二次精选尾矿,其中二次精选尾矿返回调浆并入一次粗选作业;所述复合调整剂为植酸、氨基戊二酸和草酸的混合物,耦合活化剂I和耦合活化剂II均为氯化铜和醋酸铅的混合物,复合硫化剂为硫化钠和硫氢化钠的混合物,复合捕收剂为异戊基黄原酸钠、辛酰羟肟酸和N

十二烷基甘氨酸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钙硅质氧化锌矿的多金属耦合活化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高钙硅质氧化锌矿中锌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5.5~9.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钙硅质氧化锌矿的多金属耦合活化浮选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每吨高钙硅质氧化锌矿计,步骤(2)一次粗选作业的矿浆中加入复合调整剂1000~1400g、耦合活化剂I 300~400g、复合硫化剂6000~8000g、耦合活化剂II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丰奇成杨文航文书明刘殿文赵文娟义亚辉聂酉臻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