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液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24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2
一种槽液过滤器,包括第一格层、第二格层、第三格层和底座,第一格层和第二格层的底面均开设有扇形开口,第一格层和第二格层的下表面均活动连接有扇形旋转盖,两个扇形旋转盖用于打开或封闭扇形开口;第二格层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漏网杯,第三格层内腔中固定安装有三角漏斗;底座中间设置有圆柱体结构的放置仓,底座与放置仓之间围成有吸油毡放置腔,底座侧表面开设有吸油毡扯出口;圆柱体放置仓中间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圆柱体放置仓的内腔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将水性的槽液过滤成较为干净的液,经过处理后的槽液,再用来检测相应指标,既提高了测量准确度,又起到了维护后续检测仪器设备的作用。的作用。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槽液过滤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化学领域,尤其涉及液体取样测试技术,特别是一种槽液过滤器。

技术介绍

[0002]在金属加工行业中,加工过程中需要添如清洗剂、防锈剂、金属加工液、表面处理液等各种水性槽液,工作人员需要经常利用便携的检测设备如pH计、电导率仪、硬度计、试纸等,去现场检测槽液,以便及时了解槽液的状况,并给出槽液调整的方案。
[0003]由于加工现场取出的水性槽液通常都比较脏,直接进行取样测试不仅对仪器有损耗,而且测试结果也不够准确。目前对槽液预处理的装置普遍采用离心机,离心机自重大,不便于携带,离心机适配的离心管的容量较小,小则0.2ml,多则5ml,即使离心孔位全用上,离心分离得到的干净液体也很少,不便于做多项测试,并且也增加了一次性离心管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槽液过滤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将水性的槽液过滤成较为干净的液,经过处理后的槽液,再用来检测相应指标,既提高了测量准确度,又起到了维护后续检测仪器设备的作用。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槽液过滤器,包括第一格层、第二格层、第三格层和底座,所述第一格层安装在第二格层的上方,所述第二格层安装在第三格层的上方,所述第三格层安装在底座的上方;
[0007]所述第一格层、第二格层和第三格层均为上端开口的圆柱体中空容器结构;所述第一格层和第二格层的底面偏离圆心位置处均开设有扇形开口,第一格层和第二格层的下表面均分别各自活动连接有扇形旋转盖,两个所述扇形旋转盖分别以垂直于第一格层和第二格层底面的圆心枢接在第一格层和第二格层的底面上;所述扇形旋转盖与扇形开口相匹配,用于打开或封闭扇形开口;所述第二格层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漏网杯,所述第三格层内腔中固定安装有三角漏斗;
[0008]所述底座中间设置有圆柱体结构的放置仓,所述底座与放置仓之间围成有吸油毡放置腔,所述吸油毡放置腔内放置有吸油毡,所述吸油毡绕设在圆柱体放置仓外表面,所述底座侧表面开设有吸油毡扯出口;所述圆柱体放置仓中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圆柱体放置仓的内腔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内分别放置有活性炭和滤纸,所述第三格层盖设在上腔体的上方,所述下腔体下表面安装有外盖。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格层和第二格层的底面均为双层结构,所述扇形旋转盖活动连接在双层底面之间,所述第一格层和第二格层的侧表面均各自开设有条形调节孔,所述条形调节孔均位于双层底面之间的位置处,所述扇形旋转盖边缘处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穿过条形调节孔且与条形调节孔活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格层、第二格层和第三格层的外表面均设置有刻度线。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格层上方活动安装有顶盖。
[0012]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三格层固定卡接在安装槽内。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格层和第三格层的内表面均各自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漏网杯和三角漏斗的侧表面上方均设置有支撑法兰,所述漏网杯和三角漏斗均分别通过支撑法兰放置在支撑块上。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格层和第二格层下表面均沿边缘位置设置有卡接凸起,所述第二格层和第三格层上表面均沿边缘位置设置有卡接凹槽,所述卡接凸起与卡接凹槽相匹配。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格层、第二格层和第三格层的外侧表面均沿轴向方向开设有相互对应的镊子放置槽,所述镊子放置槽内侧面上方设置有卡口。
[00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槽液过滤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在现场做槽液检测时,可针对水性槽液的前处理,适用性广,效果显著,槽液经过处理明显变澄清。且可根据后续槽液的不同测试需求,灵活地变换过滤步骤。并且由于第一格层、第二格层和第三格层均可拆卸,因此也便于清洗,而且只要在底座里备足了吸油毡、活性炭包和滤纸就能处理很多个样品。过滤后的清液既能提高测试数据的准确度,利于分析槽液的使用问题,又能减少甚至避免受污染的槽液对仪器的损耗,特别是对于各种类型的检测电极,其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8]图1 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 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 本技术中扇形开口和扇形旋转盖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 本技术中底座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 本技术中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说明:
[0024]1、第一格层;2、第二格层;3、第三格层;4、底座;5、扇形开口;6、扇形旋转盖;7、漏网杯;8、三角漏斗;9、放置仓;10、吸油毡放置腔;12、吸油毡扯出口;13、分隔板;14、上腔体;15、下腔体;16、外盖;17、条形调节孔;18、调节块;19、顶盖;20、安装槽;21、镊子放置槽;22、卡口;23、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6]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槽液过滤器,包括第一格层1、第二格层2、第三格层3和底座4,第一格层1安装在第二格层2的上方,第二格层2安装在第三格层3的上方,第三格层3安装在底座4的上方;
[0027]第一格层1、第二格层2和第三格层3均为上端开口的圆柱体中空容器结构;第一格
层1和第二格层2的底面偏离圆心位置处均开设有扇形开口5,第一格层1和第二格层2的下表面均分别各自活动连接有扇形旋转盖6,两个扇形旋转盖6分别以垂直于第一格层1和第二格层2底面的圆心枢接在第一格层1和第二格层2的底面上;扇形旋转盖6与扇形开口5相匹配,用于打开或封闭扇形开口5;第二格层2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漏网杯7,第三格层3内腔中固定安装有三角漏斗8;
[0028]底座4中间设置有圆柱体结构的放置仓9,底座4与放置仓9之间围成有吸油毡放置腔10,吸油毡放置腔10内放置有吸油毡,吸油毡绕设在圆柱体放置仓9外表面,底座4侧表面开设有吸油毡扯出口12;圆柱体放置仓9中间设置有分隔板13,分隔板13将圆柱体放置仓9的内腔分隔为上腔体14和下腔体15,上腔体14和下腔体15内分别放置有活性炭和滤纸,第三格层3盖设在上腔体14的上方,下腔体15下表面安装有外盖16。
[0029]工作原理:
[0030]在具体使用时,先从底座4内分别取出吸油毡、活性炭和滤纸,再将第一格层1和第二格层2拆卸下来,将活性炭装到第二格层2内的的漏网杯7中,将滤纸装到第三格层3的三角漏斗8中,再将第一格层1、第二格层2、第三格层3和底座4依次组装在一起,并将第一格层1和第二格层2下表面的扇形旋转盖6旋转至完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槽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格层(1)、第二格层(2)、第三格层(3)和底座(4),所述第一格层(1)安装在第二格层(2)的上方,所述第二格层(2)安装在第三格层(3)的上方,所述第三格层(3)安装在底座(4)的上方;所述第一格层(1)、第二格层(2)和第三格层(3)均为上端开口的圆柱体中空容器结构;所述第一格层(1)和第二格层(2)的底面偏离圆心位置处均开设有扇形开口(5),第一格层(1)和第二格层(2)的下表面均分别各自活动连接有扇形旋转盖(6),两个所述扇形旋转盖(6)分别以垂直于第一格层(1)和第二格层(2)底面的圆心枢接在第一格层(1)和第二格层(2)的底面上;所述扇形旋转盖(6)与扇形开口(5)相匹配,用于打开或封闭扇形开口(5);所述第二格层(2)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漏网杯(7),所述第三格层(3)内腔中固定安装有三角漏斗(8);所述底座(4)中间设置有圆柱体结构的放置仓(9),所述底座(4)与放置仓(9)之间围成有吸油毡放置腔(10),所述吸油毡放置腔(10)内放置有吸油毡,所述吸油毡绕设在圆柱体放置仓(9)外表面,所述底座(4)侧表面开设有吸油毡扯出口(12);所述圆柱体放置仓(9)中间设置有分隔板(13),所述分隔板(13)将圆柱体放置仓(9)的内腔分隔为上腔体(14)和下腔体(15),所述上腔体(14)和下腔体(15)内分别放置有活性炭和滤纸,所述第三格层(3)盖设在上腔体(14)的上方,所述下腔体(15)下表面安装有外盖(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槽液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层(1)和第二格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思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恩坤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