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曳引系统及电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823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2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梯曳引系统及电梯。电梯包括曳引装置、对重装置以及曳引绳,曳引装置包括基板及分别设置于基板上的对重反绳轮总成和曳引机,对重装置沿第一方向与基板间隔设置,对重装置包括对重主体及设置于对重主体上的对重轮总成,曳引绳的一端固定于基板对应对重主体的第一侧的位置,另一端经对重轮总成和对重反绳轮总成,并从对重主体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引出,以与曳引机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曳引系统,曳引绳从第一侧和第二侧引出以与曳引机连接,减少了电梯曳引系统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占用。方向上的尺寸占用。方向上的尺寸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曳引系统及电梯


[0001]本申请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曳引系统及电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工业的不断发展,电梯的应用范围愈加广泛,对电梯曳引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目前对于浅井道的电梯,由于井道尺寸受限,会导致电梯无法实现高曳引比,进而造成轿厢的载重受限。特别是对于贯通门式电梯,需采用侧对重设置方式(即对重装置设置于轿厢的侧边),会进一步受井道深度影响,无法实现高曳引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曳引系统及电梯,能够减小电梯曳引系统在对重轮排布方向上的尺寸,从而减少空间占用。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曳引系统,包括:曳引装置,包括基板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对重反绳轮总成和曳引机;对重装置,沿第一方向与所述基板间隔设置,所述对重装置包括对重主体及设置于所述对重主体上的对重轮总成;曳引绳,所述曳引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板对应所述对重轮总成的第一侧的位置,另一端经所述对重轮总成和所述对重反绳轮总成,并从所述对重主体的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引出,以与所述曳引机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所述重主体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相对于现有的曳引绳从对重轮排布方向上的最外侧引出以与曳引机连接,本实施例中,曳引绳从对重轮总成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引出以与曳引机连接,可以减少曳引系统在第二方向的尺寸占用。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重反绳轮总成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对重反绳轮、第二对重反绳轮,所述对重轮总成包括设置于所述对重主体的所述第一侧的第一对重轮、设置于所述对重轮总成的所述第二侧的第二对重轮,所述曳引绳依次经所述第一对重轮、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所述第二对重反绳轮、所述第二对重轮,并从所述第二对重轮朝向所述第一对重轮的一侧引出,以与所述曳引机连接。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重反绳轮总成还包括第三对重反绳轮,所述第三对重反绳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对重轮和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之间,所述对重轮总成还包括第三对重轮,所述第三对重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三对重反绳轮和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之间,所述曳引绳用于经所述第一对重轮后,依次经所述第三对重反绳轮、所述第三对重轮,以延伸至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重反绳轮总成还包括第四对重反绳轮,所述第四对重反绳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对重反绳轮和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之间,所述对重轮总成还包括第四对重轮,所述第四对重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第四对重反绳轮和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之间,所述曳引绳用于经所述第二对重轮后,依次经所述第四对重反绳
轮、第四对重轮,以延伸至所述曳引机。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曳引机对应所述对重主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中部设置。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重反绳轮总成中的对重反绳轮的轴向与第三方向平行,所述第三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曳引机沿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对重反绳轮总成间隔设置,所述曳引机的轴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曳引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沿所述第三方向设置于所述对重反绳轮总成和所述曳引机之间,且导向轮的轴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所述曳引绳从所述对重轮总成的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引出后,经所述导向轮,以与所述曳引机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曳引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承重梁及设置于所述承重梁上的机架,所述对重反绳轮总成和所述曳引机分别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承重梁和所述机架之间、所述对重反绳轮总成和所述机架之间、所述曳引机和所述机架之间的至少一处设置有减震装置。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曳引装置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承重梁或所述机架上,用于固定所述曳引绳。
[001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梯,电梯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曳引系统。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梯曳引系统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曳引绳经过对重轮总成、对重反绳轮总成以及曳引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申请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曳引绳经过对重轮总成、对重反绳轮总成以及曳引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2的正视图;
[0021]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电梯的立体图。
[0022]图标:10

电梯曳引系统;11

曳引装置;111

曳引机;112

对重反绳轮总成;1121

第一对重反绳轮;1122

第二对重反绳轮;1123

第三对重反绳轮;1124

第四对重反绳轮;113

轿厢反绳轮总成;114

机架;115

承重梁;116

基板;12

对重装置;121

对重主体;122

对重轮总成;1221

第一对重轮;1222

第二对重轮;1223

第三对重轮;1224

第四对重轮;A

第一侧;B

第二侧;13

曳引绳;14

导向轮;15

固定座;100

电梯;20

轿厢装置;21

轿厢主体;22

轿顶轮总成。Z

第一方向;X

第二方向;Y

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曳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曳引装置,包括基板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对重反绳轮总成和曳引机;对重装置,沿第一方向与所述基板间隔设置,所述对重装置包括对重主体及设置于所述对重主体上的对重轮总成;曳引绳,所述曳引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基板对应所述对重主体的第一侧的位置,另一端经所述对重轮总成和所述对重反绳轮总成,并从所述对重主体的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引出,以与所述曳引机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为所述对重轮总成沿第二方向相对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曳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反绳轮总成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对重反绳轮、第二对重反绳轮,所述对重轮总成包括设置于所述对重轮总成的所述第一侧的第一对重轮、设置于所述对重轮总成的所述第二侧的第二对重轮,所述曳引绳依次经所述第一对重轮、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所述第二对重反绳轮、所述第二对重轮,并从所述第二对重轮朝向所述第一对重轮的一侧引出,以与所述曳引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曳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反绳轮总成还包括第三对重反绳轮,所述第三对重反绳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对重轮和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之间,所述对重轮总成还包括第三对重轮,所述第三对重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三对重反绳轮和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之间,所述曳引绳用于经所述第一对重轮后,依次经所述第三对重反绳轮、所述第三对重轮,以延伸至所述第一对重反绳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曳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反绳轮总成还包括第四对重反绳轮,所述第四对重反绳轮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对重反绳轮和所述第一对重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依航罗志明李显斌
申请(专利权)人:菱王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