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偏光层、波片、第一盖板、第一电极层、液晶层、第二电极层以及第二盖板,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平行设置,第二电极层为非透明金属层,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可产生脉冲信号;没有脉冲信号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被配置为第一定向分布状态;有脉冲信号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被配置为第二定向分布状态;波片用于使入射光与第二电极层反射的光之间产生相位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模组,通过非透明金属层来替换传统的电极,既能与第一电极层产生脉冲信号,又能实现反射的作用,从而无需使用背光源。源。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屏
,尤其是指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模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TN型的液晶显示模组来说,如图1所示,从上至下的结构排列为:上偏光片、玻璃板、电极、液晶层、电极、玻璃板、下偏光片、反射层,液晶分子的排列由上而下旋转90度,当入射的光线经过上面的偏光板时,会只剩下单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未施加电压时,单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通过液晶分子时,由于液晶分子总共旋转了90度,所以当光波到达下层偏光板时,光波的振动方向恰好随液晶分子转了90度,而下层的偏光板与上层偏光板角度也设置为差异90度,所以光线便可以顺利通过下偏光片,进而由反射层反射。当对上下两块玻璃之间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的排列都变成站立着的。此时通过上层偏光板的单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经过液晶分子时便不会改变振动方向,因此就无法通过下层偏光板,则液晶显示模组为息屏状态。
[0003]现有的EBTN产品是在TN产品基础上提高背景的黑度,从而提高显示对比度,其只能做透过模式,即不设反射层,需要有背光才能看到显示的内容,导致使用不方便,不适用于户外场景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模组,通过非透明金属层来替换传统的电极,既能与第一电极层产生脉冲信号,又能实现反射的作用,从而无需使用背光源,使用更方便,适用于户外场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模组,包括依次连接的偏光层、波片、第一盖板、第一电极层、液晶层、第二电极层以及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非透明金属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可产生脉冲信号;
[0006]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没有脉冲信号时,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被配置为第一定向分布状态;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产生脉冲信号时,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被配置为第二定向分布状态;
[0007]所述波片用于使入射光与第二电极层反射的光之间产生相位差。
[0008]优选的,所述波片用于使入射光与第二电极层反射的光之间具有π/2相位差。
[0009]优选的,所述波片为四分之一波长片。
[0010]优选的,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为双折射晶体。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铝层。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层为透明电极层。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盖板为玻璃盖板。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盖板为玻璃盖板。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模组,采用非透明的金属层来作为第二电极层,既可以与第一电极层产生脉冲信号,又可以实现反射的作用,入射光线经过偏光层后剩下单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经过波片后产生相位差,再经过液晶层以及第二电极层的反射,再经过波片后进一步产生相位差,在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没有脉冲信号时,经过第二电极层反射的光经由波片后不能经过偏光层,因此此时的液晶显示模组呈黑态,即息屏状态;当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产生脉冲信号后,液晶分子改变为第二定向分布状态,此时经过第二电极层反射的光再经由波片后可以通过偏光层,从而液晶显示模组处于显示的状态。本技术通过第二电极层的反射处理,使液晶显示模组无需使用背光源,再通过波片的处理来减少第二电极层的反射率,提高了液晶显示模组的背景黑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液晶层在无脉冲信号下的第一定向分布状态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液晶层在脉冲信号下的第二定向分布状态图。
[0021]在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22]1`
‑
偏光片,3`
‑
玻璃板,4`
‑
电极,5`
‑
液晶层,1
‑
偏光层,2
‑
波片,3
‑
第一盖板,4
‑
第一电极层,5
‑
液晶层,6
‑
第二电极层,7
‑
第二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模组,如图2,包括依次连接的偏光层1、波片2、第一盖板3、第一电极层4、液晶层5、第二电极层6以及第二盖板7,其中,第一盖板3与第二盖板7平行设置,偏光层1和波片2同样平行于第一盖板3设置,第二电极层6为非透明金属层,第一电极层4与所述第二电极层6之间可产生脉冲信号;在所述第一电极层4与所述第二电极层6之间没有脉冲信号时,所述液晶层5的液晶分子被配置为第一定向分布状态;在所述第一电极层4与所述第二电极层6之间产生脉冲信号时,所述液晶层5的液晶分子被配置为第二定向分布状态;所述波片2用于使入射光与第二电极层6反射的光之间产生相位差。
[0025]可选的,本实施例应用于EBTN产品,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入射光的路径为依次经过偏光层1、波片2、液晶层5、第二电极层6、液晶层5、波片2、偏光层1,其中,第二电极层6为铝层,第一电极层4为常规的透明材质制成的电极层,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7均为玻璃盖板,软质或硬质盖板均可,只要能够透光光线即可,且本实施例的液晶分子可选采用双折射晶体。如图3所示,不施加电压即第一电极层4与第二电极层6之间没有脉冲信号时,液晶分子配置为垂直于第一盖板3和第二盖板7排列设置,即第一定向分布状态,其中液晶分子的排列控制为现有技术,通过液晶层5两侧的取向层以及液晶分子的材料来确定,
此时光线不能透过产品;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会受到电场作用而倒下,液晶分子由上至下旋转了90度,此为第二定向分布状态,如图4所示,此时光线能透过产品,光线透过的程度与施加电压的大小有关(此为现有技术,电压与液晶分子排列的原因)。
[0026]具体地,本实施例采用非透明的金属层来作为第二电极层6,如铝金属层,既可以与第一电极层4产生脉冲信号,又可以实现反射的作用,波片2可选为四分之一波片2,具体原理为:入射光线经过偏光层1后剩下单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经过四分之一波片2后产生π/4相位差,再经过液晶层5以及第二电极层6的反射,再经过波片2后进一步产生π/4相位差,也就是在经过两次波片2后光线产生π/2的相位差,如图3所示,在第一电极层4与第二电极层6之间没有脉冲信号时,经过第二电极层6反射的光经由波片2后光线产生π/2的相位差,因此光线不能经过偏光层1,因此此时的液晶显示模组呈黑态,即息屏状态;如图4所示,当第一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偏光层、波片、第一盖板、第一电极层、液晶层、第二电极层以及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层为非透明金属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可产生脉冲信号;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没有脉冲信号时,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被配置为第一定向分布状态;在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产生脉冲信号时,所述液晶层的液晶分子被配置为第二定向分布状态;所述波片用于使入射光与第二电极层反射的光之间产生相位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片用于使入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通华液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