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转向的充电基座及机器人充电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机器人充电
,具体涉及可转向的充电基座及机器人充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移动机器人自动回充的方案主要包括导轨式和非导轨式,导轨式方案通过设置导轨引导移动机器人完成接触式充电,非导轨式方案主要通过电磁铁提供吸附力引导移动机器人完成接触式充电。
[0003]由于导轨式方案外露的垫片存在安全隐患且为了减小回充座所占用的空间,非导轨式回充方案逐渐成为主流回充方案。中国专利CN205997008U公开了一种接触式家用机器人自动充电装置,采用了非导轨式回充方案,该接触式家用机器人自动充电装置通过固定于充电座上的电磁铁引导机器人的回座执行接触式充电,该技术方案仅采用电磁铁的吸附力引导机器人的充电端口与充电座的供电端口进行对接。目前充电座固定且供电端口不可移动的技术方案,需要移动机器人主动进行位置调节以实现对接,在复杂环境中或移动机器人机体不便于移动的情况下,移动机器人回充对接成功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可转向的充电基座及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转向的充电基座,其特征在于,充电基座包括:基座主体、基座底座和转动机构;其中,基座主体上设有磁吸供电端,磁吸供电端包括供电端子和第一磁铁,转动机构用于在第一磁铁受磁吸作用时使得基座主体相对于基座底座转动,以使得磁吸供电端与需对接的磁吸充电端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向的充电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为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向的充电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底座顶部设有第一限位圈,第一限位圈与轴承外圈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转向的充电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主体底部设有第二限位圈,第二限位圈与轴承内圈抵接,基座主体上第一磁铁受磁吸作用时基座主体带动轴承内圈相对于轴承外圈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向的充电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底座的底面设置有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基座底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转向的充电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具有粘合作用的背胶,用于将基座底座粘合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向的充电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主体上设有弹性转动装置,用于在第一磁铁受磁吸作用时带动磁吸供电端在竖直方向上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转向的充电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转动装置包括:弹性转动支架和安装座,磁吸供电端安装于弹性转动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全,孙土春,陈国栋,孙荣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一微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