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扬程输送超高温度介质屏蔽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8072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屏蔽泵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超高扬程输送超高温度介质屏蔽泵,包括:前泵头单元、屏蔽电机单元、后泵头单元以及换热器单元;所述屏蔽电机单元,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电机壳前盖、电机外壳、定子和电机壳后盖;所述前泵头单元、后泵头单元分别位于屏蔽电机单元的两端;所述前泵头单元、后泵头单元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所述换热器单元,包括:换热器主体、介质进入换热器循环管和介质出换热器循环管;所述换热器主体通过介质进入换热器循环管与后泵头单元连接所述换热器主体通过介质出换热器循环管与前泵头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屏蔽电机单元进行有效冷却,实现输送高温介质。实现输送高温介质。实现输送高温介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扬程输送超高温度介质屏蔽泵


[0001]本技术涉及屏蔽泵
,尤其涉及一种超高扬程输送超高温度介质屏蔽泵。

技术介绍

[0002]屏蔽泵是化工、石油化工、化纤、制药、制冷及核电等领域的重要设备。屏蔽泵是离心泵和屏蔽电机的共同体。屏蔽电机的转子和离心泵的叶轮固定在同一根轴上,利用屏蔽套将转子和定子隔开,转子在被输送的介质中转动,其动力通过定子磁场转递给转子,再传递给屏蔽泵的叶轮。
[0003]目前行业中用户使用的多级屏蔽泵,叶轮分布在屏蔽电机一端的结构,级数较少,能实现的扬程较低,使用叶轮分布在电机两端结构可实现较高扬程,但是由于屏蔽电机是靠本身输送介质来实现电机冷却,当叶轮分布在电机两端时,泵输送介质需经过电机后到达电机另一端的叶轮,因此为了屏蔽电机的冷却不烧毁电机,泵输送介质温度不能太高,高温介质影响多级屏蔽泵的运行。目前的多级屏蔽泵无法输送高温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目前的多级屏蔽泵无法输送高温介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超高扬程输送超高温度介质屏蔽泵,以对屏蔽电机单元进行有效冷却,实现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扬程输送超高温度介质屏蔽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泵头单元、屏蔽电机单元、后泵头单元以及换热器单元;所述屏蔽电机单元,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11);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电机壳前盖(6)、电机外壳(7)、定子(8)和电机壳后盖(15);所述电机壳前盖(6)和电机壳后盖(15)分别与电机外壳(7)的两端连接,所述定子(8)设置在电机外壳(7)内部;所述定子组件内部镶装有定子屏蔽套(9),所述定子屏蔽套(9)分别与电机壳前盖(6)和电机壳后盖(15)焊接;所述转子(11)外圆部位镶有转子屏蔽套(12),所述转子(11)的两端分别镶有转子屏蔽板(13),所述转子屏蔽套(12)与转子屏蔽板(13)焊接,转子屏蔽板(13)与泵轴(10)焊接;所述前泵头单元、后泵头单元分别位于屏蔽电机单元的两端;所述前泵头单元、后泵头单元之间通过管路(22)连通;所述泵轴(10)贯穿前泵头单元、屏蔽电机单元和后泵头单元;所述泵轴(10)后半部分为空心轴,所述泵轴(10)的末端固定有平衡盘(19),所述平衡盘(19)上固定有动耐磨环(18);所述换热器单元,包括:换热器主体(31)、介质进入换热器循环管(32)和介质出换热器循环管(33);所述换热器主体(31)通过介质进入换热器循环管(32)与后泵头单元连接所述换热器主体(31)通过介质出换热器循环管(33)与前泵头单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扬程输送超高温度介质屏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泵头单元,包括:吸入端盖(34)、叶轮机构以及多个中段壳体(3);所述吸入端盖(34)与泵轴(10)的前端连接,所述吸入端盖(34)与前泵头单元的第一个中段壳体(3)固定连接;前泵头单元的每一个中段壳体(3)对应设置在叶轮机构外部;所述叶轮机构,包括:叶轮(1)以及设置在叶轮(1)上的导叶(2),所述叶轮(1)采用多级叶轮结构;所述叶轮机构安装在泵轴(1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扬程输送超高温度介质屏蔽泵,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兰邹立莉刘冀鹏金磊韩鑫月赵丽丽周鑫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密梯克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