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腔预制墙B面叶板拉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8066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空腔预制墙B面叶板拉毛装置,包括固接于底座上的固定支撑构件,固定支撑杆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延伸方向与固定支撑杆延伸方向垂直,伸缩杆一端固接有拉毛齿部,另一端连接有手持把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空腔预制墙B面叶板拉毛装置能够在狭窄空腔内对预制墙B面叶板进行快速且高效的拉毛施工,从而提高现场浇筑混凝土和叶板混凝土的结合效果。合效果。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腔预制墙B面叶板拉毛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墙面拉毛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空腔预制墙B面叶板拉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空腔预制墙混凝土叶板拉毛是为了使空腔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后浇混凝土与空腔墙叶板面层粘结更加牢固,避免出现新旧混凝土结合不紧密,甚至发生断层的现象。装配式空腔预制墙混凝土面板拉毛装置改变了传统拉毛工艺,在确保混凝土面板充分拉毛的同时,也克服了新旧混凝土结合效果差的不足。
[0003]然而受限于现有生产工艺的影响,在双面空腔预制墙B面叶板浇筑完成后,将A面叶板以及钢筋笼一起压入B面时,由于空腔尺寸狭小不利于对B面混凝土叶板进行拉毛处理。施工人员如若采用传统的拉毛处理方式,不仅费时费力、拉毛后深度不均匀、观感及质量极差、工作效率低;而且易造成空腔内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后浇混凝土与预制空腔墙叶板结合效果差的问题,从而影响建筑的结构性能与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腔预制墙B面叶板拉毛装置,能够在狭窄空腔内对预制墙B面叶板进行快速且高效的拉毛施工,从而提高现场浇筑混凝土和叶板混凝土的结合效果。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腔预制墙B面叶板拉毛装置,包括固接于底座上的固定支撑构件,固定支撑杆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延伸方向与固定支撑杆延伸方向垂直,伸缩杆一端固接有拉毛齿部,另一端连接有手持把杆。
[0006]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
[0007]底座底端设置有滑动构件。
[0008]滑动构件为滑轮
[0009]固定支撑构件包括若干节固定支撑杆,若干节固定支撑杆之间相互插接,相邻两节固定支撑杆中的外侧固定支撑杆侧壁沿轴向开有紧固缝,相邻两节固定支撑杆连接处对应紧固缝位置设置有紧固件。
[0010]紧固件包括固接于固定支撑杆侧壁的一对耳座,一对耳座位于紧固缝两侧,耳座内穿有螺栓。
[0011]拉毛齿部包括连接板以及若干个固接于连接板一侧的毛齿,连接板固接于伸缩杆一端。
[0012]毛齿的宽度从连接板处到齿尖逐渐变小。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的拉毛装置通过调节伸缩杆长度和固定支撑杆高度的设计,使拉毛装置在施工时,既不会与上部混凝土面板产生碰撞,又可完成狭小空腔内混凝土面板拉
毛施工。优化了施工工艺方法的同时,能高效便捷地完成双面空腔预制墙B面叶板拉毛施工。
[0015](2)本技术的拉毛装置通过调节控制拉毛齿部使拉毛形状大小深浅标准可控,平整度极佳,拉毛一次成型,保证了拉毛收面质量,提高了劳动效率,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整体性好、实用性强,可多台同时操作,能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0016](3)本技术的拉毛装置通过对拉毛深度及尺寸的精准控制,使得空腔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后浇筑的混凝土和预制空腔墙叶板结合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因新旧混凝土结合不良导致的结构强度减弱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种空腔预制墙B面叶板拉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一种空腔预制墙B面叶板拉毛装置中拉毛齿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一种空腔预制墙B面叶板拉毛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0]图中,101.拉毛齿部,102.伸缩杆,103.手持把杆,104.固定支撑构件,105.紧固件,106.滑动构件,107.底座,108.B面叶板,109.拉筋,110.连接缝,111.固定支撑杆,112.连接板,113.毛齿,11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2]本技术一种空腔预制墙B面叶板拉毛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固接在底座107顶面的固定支撑构件104,固定支撑构件104包括若干节固定支撑杆111,若干节固定支撑杆111之间相互插接,相邻插接的两节固定支撑杆111中外侧的固定支撑杆111侧壁沿轴向开有紧固缝,相邻固定支撑杆111连接处对应紧固缝位置设置有紧固件105。
[0023]紧固件105包括固接于固定支撑杆111侧壁的一对耳座,一对耳座位于紧固缝两侧,且耳座内穿有螺栓114,通过调节螺栓114来实现相邻插接的固定支撑杆111的固定。
[0024]最上节固定支撑杆111固接有伸缩杆102,伸缩杆102之间设置有连接缝110,从而保证在拉长伸缩杆102时不会脱落,伸缩杆102延伸方向与固定支撑杆111延伸方向垂直,伸缩杆102一端连接有手持把杆103,另一端连接有拉毛齿部101,伸缩杆102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扇形,固定支撑杆111和伸缩杆102均采用镀锌钢管,二者连接处可以通过螺栓等连接件进行连接,或者是进行焊接,或采用其他的固定连接方式,图1中展示的是焊接的形式。
[0025]底座107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构件106,通过滑动构件106可以方便拉毛装置移动,滑动构件106为分别设置于底座107底面四角的滑轮。
[0026]如图2所示拉毛齿部101包括连接板112和若干个固接于连接板112一侧的毛齿113,拉毛齿部101采用铁质材料制作而成,连接板112横截面为扇形,连接板112与伸缩杆102固接,毛齿113横截面为圆形,且可以根据实际拉毛疏密需求更换其他型号拉毛齿部101,毛齿113的宽度从连接板112处到齿尖逐渐变小。
[0027]本技术的一种空腔预制墙B面叶板拉毛装置工作状态如图3所示,
[0028]通过调节固定支撑构件104将装置调节至所需工作高度,然后通过紧固件105固定所调节的固定支撑构件104高度,根据空腔预制墙尺寸调节伸缩杆102长度,然后将伸缩杆
102伸入预制墙的空腔内,此时毛齿113朝向B面叶板,101拉毛齿部与混凝土面板接触,然后施工人员通过手持把杆103拉动装置,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拉动伸缩杆102以及与伸缩杆102连接的拉毛齿部101,使得三者保持同步工作,沿着三者行进方向进行拉毛,确保拉毛形状、尺寸和深度保持一致,从而完成一次拉毛操作,然后调整拉毛齿部101的位置进行下一次拉毛操作。在拉毛操作过程中应避开空腔墙之间设置的拉筋109,直至完成B面叶板的拉毛工序。
[0029]本技术拉毛装置在闲置时,可以将固定支撑构件104和伸缩杆102收缩,以减小整个拉毛装置所占空间,便于移动和收纳。
[0030]本技术的拉毛装置解决了空腔预制墙狭小空间内B面拉毛难度大、拉毛质量不佳等问题。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取材容易,所需的制作材料均为市场普通材料,无需进行特殊的采购;该装置操作简单,能够快速进行空腔预制墙B面混凝土面板的拉毛处理,且拉毛形状、尺寸和深度均标准可控,平整度极佳,拉毛处理一次成型,保障拉毛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一举多得。
[0031]整个装置安装方便、整体性好、实用性强,适合推广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本技术所述的拉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腔预制墙B面叶板拉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接于底座(107)上的固定支撑构件(104),所述固定支撑构件(104)连接有伸缩杆(102),所述伸缩杆(102)延伸方向与固定支撑构件(104)延伸方向垂直,所述伸缩杆(102)一端固接有拉毛齿部(101),另一端连接有手持把杆(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预制墙B面叶板拉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7)底端设置有滑动构件(1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腔预制墙B面叶板拉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构件(106)为滑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预制墙B面叶板拉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构件(104)包括若干节固定支撑杆(111),若干节所述固定支撑杆(111)之间相互插接,相邻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记伟赵妙妙曹铖王成杰米宗宝万黔云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