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雳专利>正文

用于膝关节康复的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803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膝关节康复的训练装置,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膝关节僵硬的患者康复锻炼费时费力的问题。训练装置包括平直板、支撑板和负载件,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平直板,所述平直板连接有锁止件,所述锁止件用于锁定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平直板之间的夹角,所述负载件包括悬吊带和连接于所述悬吊带的挂带;当患者躺在所述平直板上时,患者的大腿抵靠于所述支撑板,患者的膝关节托放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平直板的上顶端,所述负载件的悬吊带挂在患者的踝关节胫骨侧,所述挂带用于悬挂牵引重物。所述挂带用于悬挂牵引重物。所述挂带用于悬挂牵引重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膝关节康复的训练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膝关节康复的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膝关节僵硬的患者术后需要进行康复锻炼,使膝关节逐渐康复正常的屈曲角度,对此,患者一般康复锻炼需要到医院得到医护人员的指导,膝关节需要康复师或自己抓握小腿(一般为踝关节胫骨侧)逐渐施力使膝关节弯曲。
[0003]然而,目前大多数膝关节僵硬患者康复过程中,由于疼痛及关节粘连,患者无法自主屈膝锻炼,康复师辅助锻炼也十分困难,阻力很大,效果甚微,加之康复周期较长,长期依赖康复师辅助锻炼,费用开支较大,耗费人力和财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膝关节康复的训练装置,尤其针对膝关节僵硬的患者群体,以解决目前康复技术中面临的至少一个困境:这些困境包括康复周期长、开支大、人力成本高且效果欠佳。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膝关节康复的训练装置,包括平直板、支撑板和负载件,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平直板,所述平直板连接有锁止件,所述锁止件用于锁定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平直板之间的夹角,所述负载件包括悬吊带和连接于所述悬吊带的挂带;当患者躺在所述平直板上时,患者的大腿抵靠于所述支撑板,患者的膝关节托放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平直板的上顶端,所述负载件的悬吊带挂在患者的踝关节胫骨侧,所述挂带用于悬挂牵引重物。
[0007]优选地,所述支撑板通过调距组件连接于所述平直板,所述调距组件包括两个调距杆和横杆,两个所述调距杆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平直板沿自身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横杆连接于两个所述调距杆之间,所述调距杆远离所述平直板的端面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调距孔,所述支撑板连接有两个与所述调距孔配合的滑杆,所述调距杆的外周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调距孔的第一限位孔,所述滑杆的外周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一限位孔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沿所述滑杆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滑杆,所述滑杆和所述调距杆通过限位件连接,所述限位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内。
[0008]优选地,所述锁止件为圆弧板,所述圆弧板靠近弧形段的边缘处开设有多个第一锁止孔,多个所述第一锁止孔沿所述圆弧板的圆周方向布置,所述调距杆的外周壁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一锁止孔的第二锁止孔,所述圆弧板与所述调距杆之间通过锁止杆连接,所述锁止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锁止孔和所述第二锁止孔内。
[0009]优选地,所述平直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为90
°‑
110
°

[0010]优选地,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平直板的边缘处构造为便于与人体膝关节腘窝曲线配合的弧形。
[0011]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覆盖有硅胶层。
[0012]优选地,所述负载件包括有两个挂带,两个所述挂带分别连接于所述悬吊带的两端。
[0013]优选地,所述悬吊带的宽度为10cm,所述悬吊带的长度为15cm,所述挂带的宽度为2cm。
[0014]本申请具有如下优点:
[0015]患者躺着平直板上,将大腿抵靠在支撑板上,锁止件可阻止支撑板绕平直板转动,使支撑板可以稳定地支撑大腿,负载件挂在患者的踝关节胫骨侧,则负载件给患者的踝关节胫骨侧施压,使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心具有向下弯曲的持续适量的牵引力,替代现有技术中通过康复师进行训练,该技术不仅节省人力,而且可以避免短期暴力弯曲造成医源性损伤,该训练装置可以在家中使用,无需往返医院,节省时间,同时也节省患者康复费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直观地说明现有技术以及本申请,下面给出几个示例性的附图。应当理解,附图中所示的具体形状、构造,通常不应视为实现本申请时的限定条件;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揭示的技术构思和示例性的附图,有能力对某些单元(部件)的增/减/归属划分、具体形状、位置关系、连接方式、尺寸比例关系等容易作出常规的调整或进一步的优化。
[0017]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膝关节康复的训练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9]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膝关节康复的训练装置的负载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膝关节康复的训练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平直板;2、支撑板;21、滑杆;3、调距组件;31、调距杆;311、第一限位孔;312、限位件;32、横杆;4、锁止件;41、第一锁止孔;42、锁止杆;5、负载件;51、挂带;52、悬吊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24]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内”、“外”指的是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术语“第一”、“第二”旨在区别指代的对象,术语“包括”、“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括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已明确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还可包含虽然并未明确列出的但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或者基于本申请构思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增加的步骤或单元。
[0025]参考图1

4,本申请公开一种用于膝关节康复的训练装置,训练装置包括平直板1、支撑板2和负载件5,所述支撑板2转动连接于所述平直板1,所述平直板1连接有锁止件4,所述锁止件4用于锁定所述支撑板2和所述平直板1之间的夹角,所述负载件5包括悬吊带52和连接于所述悬吊带52的挂带51;当患者躺在所述平直板1上时,患者的大腿抵靠于所述支撑板2,患者的膝关节托放于所述支撑板2远离所述平直板1的上顶端,所述负载件5的悬吊带52挂在患者的踝关节胫骨侧,所述挂带51用于悬挂牵引重物。
[0026]患者躺着平直板1上,将大腿抵靠在支撑板2上,锁止件4可阻止支撑板2绕平直板1转动,使支撑板2可以稳定地支撑大腿,负载件5挂在患者的踝关节胫骨侧,则负载件5给患者的踝关节胫骨侧施压,使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心具有向下弯曲的持续适量的牵引力,替代现有技术中通过康复师进行训练,该技术不仅节省人力,而且可以避免短期暴力弯曲造成医源性损伤,该训练装置可以在家中使用,无需往返医院,节省时间,同时也节省患者康复费用。
[0027]这里还需要进一步解释的是,施加给踝关节胫骨侧的力为逐渐增加的力,慢慢地使患者的膝关节康复转动,负载件5的挂带51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康复状况选择挂钩不同重量的挂带51,参考图3,悬吊带52对折形成U型挂在踝关节胫骨侧,两侧的挂带51自然下垂,两个挂带51可以挂钩不同重量的重物,再参考图4,挂带51下方的物体为重物。
[0028]参考图1

2,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膝关节康复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直板、支撑板和负载件,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平直板,所述平直板连接有锁止件,所述锁止件用于锁定所述支撑板和所述平直板之间的夹角,所述负载件包括悬吊带和连接于所述悬吊带的挂带;当患者躺在所述平直板上时,患者的大腿抵靠于所述支撑板,患者的膝关节托放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平直板的上顶端,所述负载件的悬吊带挂在患者的踝关节胫骨侧,所述挂带用于悬挂牵引重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通过调距组件连接于所述平直板,所述调距组件包括两个调距杆和横杆,两个所述调距杆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平直板沿自身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横杆连接于两个所述调距杆之间,所述调距杆远离所述平直板的端面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调距孔,所述支撑板连接有两个与所述调距孔配合的滑杆,所述调距杆的外周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调距孔的第一限位孔,所述滑杆的外周壁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一限位孔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沿所述滑杆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滑杆,所述滑杆和所述调距杆通过限位件连接,所述限位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雳
申请(专利权)人:李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