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咽癌放疗患者理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799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咽癌放疗患者理疗装置,包括下咬合单元、上咬合单元与连接轴,通过连接轴铰接下咬合单元与上咬合单元,不仅能够实现穿戴,通过咬合颞颌关节以及咀嚼肌,提高患者治疗时的舒适度,还不会影响正常的喝水、进食等动作;在张口训练过程中,能够带动主动式喷雾单元工作,同时,与单向阀进行结合,实现吸水—喷雾的连续动作,进而在张口训练的同时也缓解了口干、咽干症状,能够实现口腔全面润湿,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理疗装置能够从多个方向对颞颌关节以及咀嚼肌进行训练,有利于缩短康复时间,提高康复理疗效率。提高康复理疗效率。提高康复理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咽癌放疗患者理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肿瘤科放疗后康复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咽癌放疗患者理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鼻咽部发生鼻咽癌时,鼻咽接合部会生成肿瘤,需要通过放疗术予以切除。一方面,在切除过程中,唾液腺、腮腺、颌下腺不可避免地受到辐射而破坏,短期内很难修复,容易引起口干、咽干等症状;而在另一方面,鼻咽部和颞颌关节以及咀嚼肌等重要组织处于同一平面,放疗不可避免地会使颞颌关节以及咀嚼肌受射线影响而产生退行性变和纤维化,肌肉萎缩、关节硬化从而导致颞颌关节功能性障碍。鼻咽癌放疗后若不及时训练治疗,张口困难症、口干症将伴随终生,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牙关紧闭,影响进食。
[000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多类鼻咽放疗后张口训练装置,没有一种具有针对性的、与口腔适应性强的康复训练装置。如专利CN214105095U提出的一种鼻咽癌张口训练装置,如图1中所示,通过在第一牙齿咬合块1后端设置有把手14,在螺纹转杆3上部设置有转把31,通过把手14和转把31转动进行张口训练,两个牙齿咬合块不仅与牙槽形状不适配,且操作复杂,不仅效率较低,而且也会影响康复效果;此外,现有技术中还提出其他类型的张口训练器,但功能仅仅是训练张口,且只能训练上下张口动作,而无法训练左右的咀嚼动作,也无法在张口的过程中对口腔进行全面润湿,而咀嚼动作相比于张口动作,最能影响唾液腺、腮腺、颌下腺等腺体的分泌,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张口训练装置康复理疗训练效果不理想,舒适度不高,康复训练时间过长,康复理疗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r/>[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如下的解决方案:
[0005]一种鼻咽癌放疗患者理疗装置,至少包括下咬合单元、上咬合单元与连接轴,其中,所述下咬合单元与上咬合单元通过连接轴铰接,所述下咬合单元下部开设下牙槽,在咬合时用于容纳下排牙齿,所述上咬合单元上部开设上牙槽,在咬合时用于容纳上排牙齿,所述下牙槽和上牙槽内均设置具有柔性的垫层,所述上牙槽内添加有人工唾液,人工唾液经所述上牙槽内壁开设的多个液孔渗入口腔,所述下牙槽上部设置储水槽,所述储水槽内壁开设有多个喷雾孔,所述储水槽与主动式喷雾单元连接,通过所述主动式喷雾单元将储水槽内的水经喷雾孔喷出,与人工唾液协同缓释口腔的干燥症状。
[0006]所述下咬合单元与上咬合单元整体呈抛物线状,与人的两排牙齿形状相适配,且所述下牙槽和上牙槽从两端到中部,槽宽度逐渐减小。
[0007]所述喷雾孔采用锥形截面孔,且锥形截面孔的小孔一侧与上咬合单元外壁连通。
[0008]在所述下咬合单元和所述上咬合单元的外壁中部均设置鳍片,两个所述鳍片组成呈月牙形的片状,两个所述鳍片组成拿取单元,便于理疗装置快速向口腔内放置或取出。
[0009]所述连接轴包括连接孔、弹性件、铰接轴,其中,所述连接孔设置在下咬合单元或
上咬合单元的两端,所述下咬合单元和上咬合单元的两端形成有半切面,所述上述连接孔贯穿半切面设置,每个所述半切面上均设置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连接弹性件。
[0010]所述主动式喷雾单元包括连杆和滑片,所述连杆一端与滑片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咬合单元下部铰接,所述滑片呈带状,设置在所述储水槽内,且高度与储水槽内部高度基本相同,所述滑片两端内侧具有柔性的挡水凸起,用于在水雾喷射时形成封闭的喷水区域。
[0011]所述储水槽上部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上设置柔性膜,所述柔性膜一端与连杆束接,另一端覆盖连接在所述避让孔开孔位置上;所述储水槽的中部还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单向阀连接,所述单向阀与外部补水装置连接时能够向储水槽内补水。
[0012]优选地,所述上咬合单元的两个半切面同向设置,所述下咬合单元的两个半切面同向设置,在同一铰接轴位置处,所述上咬合单元的半切面与所述下咬合单元的半切面反向设置。
[0013]所述连接轴还包括弹簧和铰接套筒,其中,所述铰接轴上套设弹簧,并伸入铰接套筒内,所述铰接轴与铰接套筒滑动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主动式喷雾单元包括活塞板和弹性压片,所述下牙槽和储水槽通过上下滑动的活塞板隔开,所述活塞板的上部设置弹性压片,所述弹性压片的中部固定在储水槽的上壁,所述弹性压片的两端与活塞板相抵接。
[0015]优选地,所述活塞板呈抛物线形状,与下牙槽的平面形状相适配,且所述活塞板的两侧与所述储水槽两侧内壁组成滑动密封。
[0016]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鼻咽癌放疗患者理疗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多个方面的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的理疗装置,能够与人的牙槽形状相适配,不仅能够实现穿戴,通过咬合颞颌关节以及咀嚼肌,提高患者治疗时的舒适度,还不会影响正常的喝水、进食等动作。
[0018]2)本专利技术的主动式喷雾单元,在张口训练过程中,通过上咬合单元或者下咬合单元带动其工作,同时,与单向阀进行结合,能够实现吸水—喷雾的连续动作,进而在张口训练的同时也缓解了口干、咽干症状;
[0019]3)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单独向口腔内喷雾的方法,缓解口干症状,并未意识到唾液未对对口腔粘膜进行润湿才是口干的症结所在,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提出在上咬合单元的上牙槽内添加人工唾液,通过人工唾液渗流结合喷雾缓解了患者口干症状,且能持续刺激活化唾液腺的分泌机能;
[0020]4)在抛物线状的下咬合单元上设置多个喷雾孔,能够向口腔各个位置进行喷雾,实现口腔全面润湿;
[0021]5)本专利技术的理疗装置,不仅能够在竖向进行张口训练,还可以训练上下颌骨和颞关节横向移动(在口腔两侧咀嚼式错位移动),且横向移动与竖向转动互不影响,能够更加真实地还原颞颌关节的构造和实际运动形态,有利于缩短康复时间,提高康复理疗效率。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鼻咽癌张口训练装置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鼻咽癌放疗患者理疗装置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上咬合单元三维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下咬合单元三维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下咬合单元半剖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滑片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上咬合单元三维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下咬合单元三维示意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下咬合单元半剖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活塞板平面图;
[0032]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连接轴示意图;
[0033]图中,1

下咬合单元;2

上咬合单元;3

连接轴;3
‑1‑
连接孔;3
‑2‑
弹性件;3
‑3‑
铰接轴;3
‑3‑1‑
第一抵接部;3
‑3‑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咽癌放疗患者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下咬合单元、上咬合单元与连接轴,所述下咬合单元与上咬合单元通过连接轴铰接,所述下咬合单元下部开设下牙槽,在咬合时用于容纳下排牙齿,所述上咬合单元上部开设上牙槽,在咬合时用于容纳上排牙齿,所述下牙槽和上牙槽内均设置具有柔性的垫层,所述上牙槽内添加有人工唾液,人工唾液经所述上牙槽内壁开设的多个液孔渗入口腔,所述下牙槽上部设置储水槽,所述储水槽内壁开设有多个喷雾孔,所述储水槽与主动式喷雾单元连接,通过所述主动式喷雾单元将储水槽内的水经喷雾孔喷出,与人工唾液协同缓释口腔的干燥症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咽癌放疗患者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咬合单元与上咬合单元整体呈抛物线状,与人的两排牙齿形状相适配,且所述下牙槽和上牙槽从两端到中部,槽宽度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咽癌放疗患者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孔采用锥形截面孔,且锥形截面孔的小孔一侧与上咬合单元外壁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鼻咽癌放疗患者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咬合单元和所述上咬合单元的外壁中部均设置鳍片,两个所述鳍片组成拿取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咽癌放疗患者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包括连接孔、弹性件、铰接轴,其中,所述连接孔设置在下咬合单元或上咬合单元的两端,所述下咬合单元和上咬合单元的两端形成有半切面,所述上述连接孔贯穿半切面设置,每个所述半切面上均设置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连接弹性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咽癌放疗患者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式喷雾单元包括连杆和滑片,所述连杆一端与滑片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咬合单元下部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