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用岩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95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外墙用岩棉板,其包括防护壳体、岩棉层与装配背板,岩棉层镶嵌设置于防护壳体的内部,装配背板固定连接于岩棉层的前表面,防护壳体的右侧壁一体式连接有右拼接条,且防护壳体的左侧壁形成有左拼接条,岩棉层的内部镶嵌设置有吸音板,且岩棉层的前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防护壳体,防护壳体将岩棉层整体包裹,提供了有力的防水保护,使岩棉层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受雨水等外来水源的侵蚀,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外墙在长期使用过程的保温性能,将一块防护壳体左拼接条对准另一块防护壳体的右拼接条,使两者之间相互配合,实现对两块防护壳体左右之间的快速连接,操作快速便捷。操作快速便捷。操作快速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用岩棉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外墙用岩棉板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外墙用岩棉板。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外墙保温板主要用于住宅、工业、公共建筑的墙体及楼房屋面,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也具有节能的效果。国家现在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在建筑领域推行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并制订了相关法规、规范。现有的砌筑外墙保温技术主要有:聚苯板(EPS、XPS)保温材料系列,聚氨酯保温系列,浆体保温材料(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相变材料)系列,珍珠岩、蛭石保温材料系列等。而其中岩棉保温板则在工业设备、建筑、船舶的绝热、隔音领域具有广泛使用。
[0003]现有的建筑外墙用岩棉板在与外墙安装时,两组岩棉板之间为独立互不关联的拼接,因此使其保温板与保温板之间不够稳定,导致保温板在固定时偏离原本的位置,且容易存在间隙,影响美观的同时,影响保温效果,另外,现有的建筑外墙用岩棉板在使用过程中,自身抗拉、抗剪强度等技术指标比较差,因此,容易在外墙产生热胀冷缩的内应力下发生形变或开裂,整体使用强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外墙用岩棉板,以解决现有的建筑外墙用岩棉板在与外墙安装时,两组岩棉板之间为独立互不关联的拼接,因此使其保温板与保温板之间不够稳定,导致保温板在固定时偏离原本的位置,且容易存在间隙,影响美观的同时,影响保温效果,另外,现有的建筑外墙用岩棉板在使用过程中,自身抗拉、抗剪强度等技术指标比较差,因此,容易在外墙产生热胀冷缩的内应力下发生形变或开裂,整体使用强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建筑外墙用岩棉板,包括防护壳体、岩棉层与装配背板,所述岩棉层镶嵌设置于防护壳体的内部,所述装配背板固定连接于岩棉层的前表面,所述防护壳体的右侧壁一体式连接有右拼接条,且防护壳体的左侧壁形成有左拼接条,所述岩棉层的内部镶嵌设置有吸音板,且岩棉层的前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防护壳体的背面粘贴设置有装饰层。
[000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壳体为前端开口的中空型“长方体”结构,所述岩棉层贴合于防护壳体的内壁,所述右拼接条与左拼接条形状相互吻合。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右拼接条的右侧壁一体式设置有卡接楔块,所述左拼接条左侧壁开设有卡接凹槽,且卡接楔块活动镶嵌于卡接凹槽的内部。
[000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壳体的底面一体式设置
有嵌合块,且防护壳体的顶面开设有与嵌合槽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的嵌合槽,所述嵌合块与嵌合槽形状相吻合。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壳体的底面粘贴设置有密封垫片,所述防护壳体、右拼接条、左拼接条底面相拼接的形状与密封垫片形状相同,且密封垫片由橡胶材料制成。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吸音板为聚酯纤维材料制成,且吸音板的前端位置贯通连接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开设于岩棉层的内部。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的设置有四组且呈“矩形”阵列式分布,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岩棉层通过压缩弹簧与装配背板弹性连接。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4]1.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防护壳体、右拼接条与左拼接条,防护壳体将岩棉层整体包裹,提供了有力的防水保护,使岩棉层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不受雨水等外来水源的侵蚀,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外墙在长期使用过程的保温性能,将一块防护壳体左拼接条对准另一块防护壳体的右拼接条,使两者之间相互配合,实现对两块防护壳体左右之间的快速连接,操作快速便捷。
[0015]2.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卡接楔块与卡接凹槽,当两块防护壳体的右拼接条与左拼接条配合后,右拼接条的卡接楔块则嵌入左拼接条的卡接凹槽内,实现左右两组防护壳体的过盈配合,提升该岩棉板整体的纵向抗拉伸能力,使用强度得到有效提升。
[0016]3.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嵌合块与密封垫片,将一块防护壳体的嵌合块对准另一块防护壳体的嵌合槽,并使嵌合块嵌入嵌合槽内,则可实现上下两块防护壳体之间的快速连接,结构简单,使用便捷,且上下两块防护壳体连接后,密封垫片处于两者之间,以保证两者间连接的密封性,无缝连接可使隔音效果与保温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0017]4.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吸音板与中空腔,吸音板具有优异的吸声性能,当外部噪音通过防护壳体传递至吸音板使,吸音板可将噪音进行有效隔绝,另外,当有剩余噪音穿过吸音板进入中空腔后,中空腔可以有效地阻隔声音的传递,特别是对于穿透性较强的中低频率,双重降噪措施,有效提升该岩棉板的吸音降噪性能,功能性强。
[0018]5.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设置有压缩弹簧与装配背板,当防护壳体安装于外墙后,装饰层朝外,装配背板则与外墙贴合,当外墙因外界原因发生热胀冷缩现象时,内应力作用于装配背板,装配背板在抵紧力下挤压压缩弹簧回缩,使装配背板靠近岩棉层,进而将内应力有效化解,冷缩时,装配背板在压缩弹簧的回弹下复位,结构简单,可有效防止热胀冷缩的内应力使岩棉板整体形变或开裂,使用强度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防护壳体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防护壳体;101、嵌合块;102、嵌合槽;103、密封垫片;2、岩棉层;3、装配背板;4、右拼接条;401、卡接楔块;5、左拼接条;501、卡接凹槽;6、吸音板;601、中空腔;7、安装槽;701、压缩弹簧;8、装饰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墙用岩棉板,包括防护壳体1、岩棉层2与装配背板3,岩棉层2镶嵌设置于防护壳体1的内部,装配背板3固定连接于岩棉层2的前表面,防护壳体1的右侧壁一体式连接有右拼接条4,且防护壳体1的左侧壁形成有左拼接条5,岩棉层2的内部镶嵌设置有吸音板6,且岩棉层2的前表面开设有安装槽7,防护壳体1的背面粘贴设置有装饰层8。
[0026]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具体的,防护壳体1为前端开口的中空型“长方体”结构,岩棉层2贴合于防护壳体1的内壁,右拼接条4与左拼接条5形状相互吻合;右拼接条4的右侧壁一体式设置有卡接楔块401,左拼接条5左侧壁开设有卡接凹槽501,且卡接楔块401活动镶嵌于卡接凹槽501的内部,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用岩棉板,包括防护壳体(1)、岩棉层(2)与装配背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岩棉层(2)镶嵌设置于防护壳体(1)的内部,所述装配背板(3)固定连接于岩棉层(2)的前表面,所述防护壳体(1)的右侧壁一体式连接有右拼接条(4),且防护壳体(1)的左侧壁形成有左拼接条(5),所述岩棉层(2)的内部镶嵌设置有吸音板(6),且岩棉层(2)的前表面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防护壳体(1)的背面粘贴设置有装饰层(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用岩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1)为前端开口的中空型“长方体”结构,所述岩棉层(2)贴合于防护壳体(1)的内壁,所述右拼接条(4)与左拼接条(5)形状相互吻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用岩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拼接条(4)的右侧壁一体式设置有卡接楔块(401),所述左拼接条(5)左侧壁开设有卡接凹槽(501),且卡接楔块(401)活动镶嵌于卡接凹槽(501)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乾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