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隔热材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94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20
一种超薄隔热材料结构,包括两种不同线密度的聚酰亚胺纤维加工形成聚酰亚胺无纺布,聚酰亚胺无纺布包括三层聚酰亚胺纤维,上层与下层为细旦聚酰亚胺纤维,中间层为粗旦聚酰亚胺纤维;令位于上层的上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与位于下层的下细旦聚酰亚胺纤维的厚度不同,其中,下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为接触低温度侧,厚度占整体厚度的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隔热材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隔热材料,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超薄隔热材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提高加热设备的加热效率,防止热散失,或者降低加热设备壳体温度,防止烫伤人,均需要用隔热材料将发热源与壳体分隔开。在精密设备以及家电如烤箱、吹风机等电器上,出于精巧考虑,电器设备内部留给隔热材料的空间很小,因此超薄隔热材料的开发应用越加重要。
[0003]现有隔热材料主要是多孔材料,在厚度为0.8mm以下的隔热材料主要以气凝胶为主,气凝胶具有优秀的隔热性能,但其力学性能较差,拉伸性能及耐弯折性较差,在受拉伸时或者在高频次的受弯折易发生断裂,影响隔热效果,因此隔热材料加工成符合加热部件形状较为困难,同时在一些经常要发生弯折等形变的软管等部件上的应用较差。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隔热材料结构,其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的同时有高抗拉性能及高耐弯折性能。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超薄隔热材料结构,包括两种不同线密度的聚酰亚胺纤维加工形成聚酰亚胺无纺布,聚酰亚胺无纺布包括三层聚酰亚胺纤维,上层与下层为细旦聚酰亚胺纤维,中间层为粗旦聚酰亚胺纤维;令位于上层的上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与位于下层的下细旦聚酰亚胺纤维的厚度不同,其中,下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为接触低温度侧,厚度占整体厚度的15%

30%;上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为接触高温度热源侧,厚度占整体厚度的35%

42.5%,其单位体积内的纤维密度小于下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而位于中间层的粗旦聚酰亚胺纤维层占整体厚度的35%

42.5%。
[0007]进一步,下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的质量占整体质量的20

40%,孔隙率为75%

85%;上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的质量占整体质量的30

40%,孔隙率为80%

90%;粗旦聚酰亚胺纤维层的质量占整体质量的30

40%,孔隙率为85%

96%。
[0008]进一步,所述聚酰亚胺无纺布整体克重为40

150g/m2,整体厚度为0.3

1.0mm。
[0009]进一步,所述聚酰亚胺无纺布的克重为60

100g/m2,厚度为0.5mm

0.7mm。
[0010]进一步,下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的厚度占整体厚度的19

21%,质量占整体质量的25

27%,孔隙率为78%

80%;上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的厚度占整体厚度的39%

41%,质量占整体质量的36

38%,孔隙率为86%

88%;粗旦聚酰亚胺纤维层占整体厚度的39%

41%,质量占整体质量的36

38%,孔隙率为92%

94%。
[0011]进一步,其中粗旦聚酰亚胺纤维的线密度为1.5D

3D,细旦聚酰亚胺纤维的线密度为0.5D

1D。
[0012]进一步,所述聚酰亚胺无纺布拉伸断裂强力为120N/5cm

200N/5cm,导热系数为0.005

0.025 W/(m
·
K)。
[0013]进一步,上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与下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组成夹层结构,粗旦聚酰亚胺纤维层位于中部,两种不同线密度的聚酰亚胺纤维通过针刺或水刺加工成聚酰亚胺无纺布。
[0014]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中,三层结构的聚酰亚胺纤维层在不同纤维密度、不同纤维直径、不同孔隙率的综合作用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热量传导方式,降低材料的导热系数,使其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同时,本技术的聚酰亚胺无纺布还可具有优异的耐弯折和耐拉伸性能,在加工过程中的受拉、弯曲均不会对隔热效果造成影响,更容易加工成各种形状规格,更方便在各种设备器件上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超薄隔热材料结构,其包括两种不同线密度的聚酰亚胺纤维加工形成具有三层纤维结构的聚酰亚胺无纺布。聚酰亚胺无纺布包括三层聚酰亚胺纤维,在三层聚酰亚胺纤维中,上层与下层为100%的细旦聚酰亚胺纤维,中间层为100%的粗旦聚酰亚胺纤维,定义位于上层的为上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11,位于下层的为下细旦聚酰亚胺纤维12,位于中间层的为粗旦聚酰亚胺纤维层13,且上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11与下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12的厚度不同。其中,令下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12为接触低温度侧,厚度占整体厚度的15%

30%,上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12为接触高温度热源侧,厚度占整体厚度的35%

42.5%,上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11单位体积内的纤维密度小于下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12,而粗旦聚酰亚胺纤维层13占整体厚度的35%

42.5%。
[0018]进一步,下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12的质量可占聚酰亚胺无纺布整体质量的20

40%,孔隙率为75%

85%;上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12的质量占整体质量的30

40%,孔隙率为80%

90%;粗旦聚酰亚胺纤维层的质量占整体质量的30

40%,孔隙率为85%

96%。所述聚酰亚胺无纺布整体克重为40

150g/m2,整体厚度为0.3

1.0mm。较佳的,所述聚酰亚胺无纺布的克重为60

100g/m2,厚度为0.5mm

0.7mm。
[0019]较佳的,下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12的厚度可占聚酰亚胺无纺布整体厚度的19

21%,质量占整体质量的25

27%,孔隙率为78%

80%;上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11的厚度占整体厚度的39%

41%,质量占整体质量的36

38%,孔隙率为86%

88%;中间层的粗旦聚酰亚胺纤维层13占整体厚度的39%

41%,质量占整体质量的36

38%,孔隙率为92%

94%。
[0020]上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11与下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12组成夹层结构,粗旦聚酰亚胺纤维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隔热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种不同线密度的聚酰亚胺纤维加工形成聚酰亚胺无纺布,聚酰亚胺无纺布包括三层聚酰亚胺纤维,上层与下层为细旦聚酰亚胺纤维,中间层为粗旦聚酰亚胺纤维;令位于上层的上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与位于下层的下细旦聚酰亚胺纤维的厚度不同,其中,下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为接触低温度侧,厚度占整体厚度的15%

30%;上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为接触高温度热源侧,厚度占整体厚度的35%

42.5%,其单位体积内的纤维密度小于下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而位于中间层的粗旦聚酰亚胺纤维层占整体厚度的35%

42.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隔热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下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的质量占整体质量的20

40%,孔隙率为75%

85%;上细旦聚酰亚胺纤维层的质量占整体质量的30

40%,孔隙率为80%

90%;粗旦聚酰亚胺纤维层的质量占整体质量的30

40%,孔隙率为85%

96%。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超薄隔热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无纺布整体克重为40

150g/m2,整体厚度为0.3

1.0m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薄隔热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无纺布的克重为60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智宏邱薰艺林鸿剑张静云伍玉全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中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