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760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7
本申请涉及艾灸器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督脉灸装置,包括由第一U型端板、第二U型端板以及两个侧围板围合形成的环形封闭结构;侧围板包括两条平行的柔性的牵引绳以及依次穿设在牵引绳上的多个长度调节单元,每个长度调节单元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的顶端的挡板,相邻的长度调节单元的挡板磁吸连接,底座上沿第一方向设置有用于牵引绳穿过的第一通道,第一U型端板和第二U型端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牵引绳穿过的第二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牵引绳为柔性结构,可根据患者的背部轮廓而变形,从而使每个长度调节单元的底座尽可能的贴合患者背部,减小了督脉灸装置与患者体表配合间隙。配合间隙。配合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督脉灸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艾灸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督脉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督灸疗法(有称长舌灸、龙骨灸)是指在督脉的脊柱上,即第6颈椎(大椎穴)至尾闾(腰俞)之间(背部正中线部位),施以自制药粉、生姜,在姜绒上施艾并点燃,施艾共1~3壮。施灸部位以背部督脉与督络为主。灸疗是使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腧穴或疼痛处烧灼、温熨的一种方法,借灸火的温热力及药物作用,达到调和气血,防病保健作用。
[0003]现有的督脉灸设备通常包括由若干个连接板首尾相连形成的环形盒体,以公开号为CN209437658U的中国专利为例。利用现有的督脉灸设备进行灸疗时,先在体表铺纱布,将盒体铺设在纱布上,再在盒体内铺一层姜绒,盒体的作用是限制姜绒铺设区域,使姜绒可铺设1

4cm的厚度,再在姜绒上铺艾条并点燃。然而,由于体表并非平整面,而盒体的各连接板之间采用转动配合的方式并不能保证所有连接板均与体表良好接触,部分连接板处于悬吊状,连接板与体表之间具有较大间隙,姜绒易从间隙处外溢,增大姜绒的使用量。另外,现有盒体的相邻连接板之间存在部分重叠区域,并在重叠区域设置转动销或螺丝实现该相邻连接板的转动配合,大量的重叠区域无疑增大了盒体的重量,而由于盒体在使用时铺设在患者体表,这些重叠区域增大的重量无疑增大了患者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督脉灸装置,以克服现有督脉灸设备与体表配合效果差,设备与体表之间存在较大间隙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督脉灸装置,包括由第一U型端板、第二U型端板以及两个侧围板围合形成的环形封闭结构;所述第一U型端板和所述第二U型端板在第一方向保持间距;两个侧围板在第二方向保持间距,且两个侧围板设置在第一U型端板和所述第二U型端板之间,每个侧围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端板和所述第二U型端板连接;所述侧围板包括两条平行的柔性的牵引绳以及依次穿设在所述牵引绳上的多个长度调节单元,所述牵引绳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两条牵引绳沿所述第二方向保持间距;每个所述长度调节单元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的顶端的挡板,相邻的长度调节单元的挡板磁吸连接,所述底座上沿第一方向设置有用于牵引绳穿过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U型端板和所述第二U型端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所述牵引绳穿过的第二通道。
[0006]进一步地,所述督脉灸装置还包括多个锁紧片,所述锁紧片设置在所述环形封闭结构的外侧,所述锁紧片上设置有两个通孔组件,所述通孔组件包括第三通道以及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三通道内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和所述第二杆体将所述第三通道分隔为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穿出所述第二通道的牵引绳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以缠绕在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侧端设置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挡板的高度方
向设置,所述凹槽内嵌设有磁铁片,相邻的长度调节单元的挡板通过所述磁铁片磁吸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磁铁片位于所述凹槽外的端面与所述挡板设置有所述凹槽的侧端处于同一竖直平面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和所述挡板为一体式板块结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长度调节单元的底座和挡板沿第一方向的长度相同,且长度小于等于5cm。
[0011]进一步地,所述侧围板的长度调节单元的数量大于等于8个。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两条平行的牵引绳以及穿设在牵引绳上的多个长度调节单元组成侧围板,使侧围板的长度可调节,从而使督脉灸装置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由于牵引绳为柔性结构,可根据患者的背部轮廓而变形,且由于多个长度调节单元依次穿设在牵引绳上,相邻的长度调节单元磁吸抵接,可在高度方向上调节相对高度差,从而使每个长度调节单元的底座尽可能的贴合患者背部,减小了督脉灸装置与患者体表配合间隙,不易出现姜绒从间隙处外溢的情形。另外,磁吸配合的长度调节单元相比现有的转动配合的连接板而言,不存在重叠区域,减轻了重量,降低了患者负担。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督脉灸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一个侧围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中侧围板在使用状态下设置在患者体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4中锁紧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6图5中牵引绳隐藏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第一U型端板1、第二U型端板2、侧围板3、牵引绳4、长度调节单元5、底座6、挡板7、磁铁片8、第一通道9、第二通道10、锁紧片11、第一杆体12、第二杆体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第三通孔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6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1]如图1

6所示的督脉灸装置,包括由第一U型端板1、第二U型端板2以及两个侧围板3围合形成的环形封闭结构。
[0022]第一U型端板1和第二U型端板2在第一方向保持间距。
[0023]如图1所示,第一U型端板1的俯视图为弯曲的第一圆弧形板结构,第二U型端板2的俯视图为弯曲的第二圆弧形板结构。其中,第一圆弧形板结构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第二圆弧形板结构的直径。
[0024]如图1所示,两个侧围板3在第二方向保持间距,且两个侧围板3设置在第一U型端板1和第二U型端板2之间,每个侧围板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U型端板1和第二U型端板2连接。
[0025]可以理解为,第一U型端板1和第二U型端板2在第一方向相对设置,两个侧围板3在第二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个侧围板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U型端板1和第二U型端板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个侧围板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U型端板1和第二U型端板2的第二端连接,从而第
一U型端板1、第二U型端板2以及两个侧围板3围合形成环形封闭结构。该环形封闭结构围合的空间用于督脉灸时铺上姜绒,姜绒的厚度一般为1

4cm。再在姜绒上铺艾条,点燃艾条以实现督脉灸。围合形成的环形封闭结构可将姜绒限制在特定空间内,但由于患者体表(背部)并非平整平面,通常具有曲线,因此侧围板3沿其长度方向的不同部位需要错位具有高度差,以使侧围板3的各部位的底端均与体表接触。
[0026]如图2、3所示,侧围板3包括两条平行的柔性的牵引绳4以及依次穿设在牵引绳4上的多个长度调节单元5,牵引绳4的长度方向沿第一方向设置,两条牵引绳4沿第二方向保持间距。两条沿第二方向保持间距的牵引绳4可有效防止长度调节单元5发生扭转,使长度调节单元5保持竖立状态,不会倾斜。
[0027]每个长度调节单元5包括底座6以及设置在底座6的顶端的挡板7。实际上,底座6和挡板7为一体式板块结构。
[0028]相邻的长度调节单元5的挡板7磁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督脉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第一U型端板、第二U型端板以及两个侧围板围合形成的环形封闭结构;所述第一U型端板和所述第二U型端板在第一方向保持间距;两个侧围板在第二方向保持间距,且两个侧围板设置在第一U型端板和所述第二U型端板之间,每个侧围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端板和所述第二U型端板连接;所述侧围板包括两条平行的柔性的牵引绳以及依次穿设在所述牵引绳上的多个长度调节单元,所述牵引绳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两条牵引绳沿所述第二方向保持间距;每个所述长度调节单元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的顶端的挡板,相邻的长度调节单元的挡板磁吸连接,所述底座上沿第一方向设置有用于牵引绳穿过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一U型端板和所述第二U型端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所述牵引绳穿过的第二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督脉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督脉灸装置还包括多个锁紧片,所述锁紧片设置在所述环形封闭结构的外侧,所述锁紧片上设置有两个通孔组件,所述通孔组件包括第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嵩哲葛年春杨明艳金晶
申请(专利权)人:咸宁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