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针灸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774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27
本申请涉及针灸器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艾草针灸罐,包括:杯体,其具有管状的内部空腔;后盖;插针;弹性夹片,以插针为中心且沿后盖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双层隔网件,设置在杯体的内部空腔内,且与插针保持间距,插针位于后盖与双层隔网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插针的周围设置弹性夹片,利用弹性夹片夹持插设在插针上的艾柱,可有效避免燃烧中后段的艾柱脱落。通过设置双层隔网件,不仅可挡住意外脱落的艾柱,也能阻挡灰烬掉落至体表,同时也保证了透气性,使用更安全。使用更安全。使用更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艾草针灸罐


[0001]本技术属于针灸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艾草针灸罐。

技术介绍

[0002]艾灸是中医学中防病治病、养生延寿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而又切实有效的方法。是用易燃的艾绒等在体表经穴或患病部位进行烧灼、熏烤,借助药物温热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从而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
[0003]现有的艾灸装置通常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内的插针,将艾柱插在插针上,点燃艾柱,将罐体倒扣在体表,以实现对体表经穴或患病部位的烧灼、熏烤。但目前的艾灸装置存在的问题是,艾柱燃烧的中后段,与插针接触面缩小,未燃烧的艾柱易脱落,已燃烧的艾柱产生的灰烬易掉落在体表,不易清理,且当部分灰烬的余温过高时,还会烫伤体表。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艾灸装置加以改进,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艾灸装置的艾柱在燃烧后段易脱落,燃烧过程中灰烬易掉落的问题,提供一种艾草针灸罐,包括:
[0005]杯体,其具有管状的内部空腔,轴向前端和后端设置有相贯通的开口;
[0006]后盖,螺纹连接于所述杯体的后端,且封闭所述杯体的后端的开口,所述后盖的中心设置有穿孔;
[0007]插针,穿过所述后盖的穿孔伸入至所述杯体的内部空腔中,用于穿插固定艾柱,所述插针的前端设置有尖刺端,所述插针的后端设置有防脱帽,所述防脱帽位于所述后盖的背对杯体的一端;
[0008]弹性夹片,以所述插针为中心且沿所述后盖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弹性夹片的后端与所述后盖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夹片的前端为自由端且远离所述后盖,每个所述弹性夹片的前端与所述插针的距离大于所述弹性夹片的后端与所述插针的距离;
[0009]双层隔网件,设置在所述杯体的内部空腔内,且与所述插针保持间距,所述插针位于所述后盖与所述双层隔网件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艾草针灸罐还包括为管状结构的下杯环,所述下杯环螺纹连接于所述杯体的前端,所述杯体的内壁位于前端设置有上限位环,所述下杯环的内壁设置有下限位环,且所述下限位环与所述上限位环保持轴向间距,以形成厚度大于等于所述双层隔网件的厚度的管腔,所述双层隔网件设置在所述管腔内。
[0011]通过将上限位环设置在杯体的内壁,将下限位环设置在下杯环的内壁,当下杯环从杯体上拆下时,使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分离,以便于拆卸双层隔网件,使双层隔网件清洗更方便,也便于杯体、下杯环的清洗。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夹片包括夹片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夹片本体的前端的正对所述插针设置的弹性网片;所述夹片本体的前端设置有正对所述插针的凸起部,所述弹性网
片的末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部弯曲方向相反的弯曲包覆部,且局部包覆所述凸起部,以形成缓冲空间。
[0013]通过设置缓冲空间和弹性网片,使弹性夹片夹持艾柱时,弹性网片与艾柱接触,保留艾柱被夹持部位的透气性,避免在此处燃烧不充分。
[0014]进一步地,所述夹片本体正对所述弹性网片的区域设置有与所述缓冲空间连通的通孔。
[0015]进一步地,所述插针的防脱帽的背对所述插针的端面设置有拉环。
[0016]通过设置拉环,便于在不拆卸后盖的情况下,将插针从后盖的穿孔中抽出,便于不接触式的分离插针上已燃烧的艾柱,减低烫伤风险,操作也更卫生。
[0017]进一步地,所述后盖的位于所述杯体的内部空腔外的端面设置有把手。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插针的周围设置弹性夹片,利用弹性夹片夹持插设在插针上的艾柱,可有效避免燃烧中后段的艾柱脱落。通过设置双层隔网件,不仅可挡住意外脱落的艾柱,也能阻挡灰烬掉落至体表,同时也保证了透气性,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艾草针灸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半剖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中插针上插设有艾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2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图5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图5的弹性网片受到艾柱挤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杯体1、下杯环2、后盖3、穿孔4、把手5、插针6、防脱帽7、弹性夹片8、夹片本体81、弹性网片82、凸起部83、弯曲包覆部84、通孔85、缓冲空间86、双层隔网件9、上限位环10、下限位环11、拉环12、艾柱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7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8]如图1

3所示的艾草针灸罐,包括罐体以及设置在罐体内的弹性夹片8、插针6和双层隔网件9。罐体包括杯体1、下杯环2和后盖3。具体的如下:
[0029]杯体1具有管状的内部空腔,轴向前端和后端设置有相贯通的开口。以附图2为例,杯体1的前端即图2中所示的杯体1的下端,杯体1的后端即图2所示的杯体1的上端。
[0030]后盖3螺纹连接于所述杯体1的后端,且封闭所述杯体1的后端的开口,所述后盖3的中心设置有穿孔4。后盖3与杯体1螺纹连接,从而后盖3与杯体1可拆式连接,即可将后盖3从杯体1上拧下,实现杯体1的后端的开口的导通,以便于清洗杯体1内部,而当正常使用时,后盖3是安装在杯体1上的。为了方便后盖3的拆下和安装,在后盖3的位于所述杯体1的内部空腔外的端面设置有把手5。把手5为长条形的凸条,手指介于把手5两侧,施加扭力,即可拧紧或拧松后盖3。
[0031]插针6穿过所述后盖3的穿孔4伸入至所述杯体1的内部空腔中,用于穿插固定艾柱
13,所述插针6的前端设置有尖刺端,所述插针6的后端设置有防脱帽7,所述防脱帽7位于所述后盖3的背对杯体1的一端。需要在插针6上安装艾柱13时,利用插针6的尖刺端从艾柱13的一端插入即可。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市场上的艾柱13为圆柱形结构,本实施例的艾柱13也选用市场可直接获取的圆柱形结构。
[0032]弹性夹片8以所述插针6为中心且沿所述后盖3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弹性夹片8的后端与所述后盖3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夹片8的前端为自由端且远离所述后盖3,每个所述弹性夹片8的前端与所述插针6的距离大于所述弹性夹片8的后端与所述插针6的距离。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夹片8设置有两个,实际上,弹性夹片8可以设置更多个。
[0033]双层隔网件9设置在所述杯体1的内部空腔内,且与所述插针6保持间距,所述插针6位于所述后盖3与所述双层隔网件9之间。
[0034]所述下杯环2螺纹连接于所述杯体1的前端,所述杯体1的内壁位于前端设置有上限位环10,所述下杯环2的内壁设置有下限位环11,且所述下限位环11与所述上限位环10保持轴向间距,以形成厚度大于等于所述双层隔网件9的厚度的管腔,所述双层隔网件9设置在所述管腔内。
[0035]双层隔网件9实际上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草针灸罐,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其具有管状的内部空腔,轴向前端和后端设置有相贯通的开口;后盖,螺纹连接于所述杯体的后端,且封闭所述杯体的后端的开口,所述后盖的中心设置有穿孔;插针,穿过所述后盖的穿孔伸入至所述杯体的内部空腔中,用于穿插固定艾柱,所述插针的前端设置有尖刺端,所述插针的后端设置有防脱帽,所述防脱帽位于所述后盖的背对杯体的一端;弹性夹片,以所述插针为中心且沿所述后盖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弹性夹片的后端与所述后盖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夹片的前端为自由端且远离所述后盖,每个所述弹性夹片的前端与所述插针的距离大于所述弹性夹片的后端与所述插针的距离;双层隔网件,设置在所述杯体的内部空腔内,且与所述插针保持间距,所述插针位于所述后盖与所述双层隔网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草针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艾草针灸罐还包括为管状结构的下杯环,所述下杯环螺纹连接于所述杯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艳祝娇易嵩哲葛年春金晶
申请(专利权)人:咸宁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