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自动调节机构的家用屋顶雨水循环利用收集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60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自动调节机构的家用屋顶雨水循环利用收集斗,包括上部管道,所述屋顶雨水循环利用收集斗还包括有:横杆,所述横杆一端转动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第一圆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活动连接有锥形堵头。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因为初期的雨水中冲刷了灰尘,所以初期的雨水较为浑浊,不进行收集,随着降雨的进行,屋顶被雨水冲刷干净,流下的雨水也逐渐变得洁净,水箱内逐渐被雨水装满,重量增加至大于锥形堵头的重量,然后锥形堵头被翘起,与闭合环紧密接触,雨水就只能从侧面的收集管道流出,收集到较为洁净的雨水,提高了屋顶雨水循环利用收集斗的使用效果。用收集斗的使用效果。用收集斗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自动调节机构的家用屋顶雨水循环利用收集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与雨水循环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自动调节机构的家用屋顶雨水循环利用收集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的进一步加速,水资源缺乏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环境与生态问题也同步扩展,很多城市和地区的自来水供应已难以同步跟上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城市的浇灌绿化、冲洗马路等公益用水及洗车等新兴的用水行业又进一步加重了自来水供应的负担,为了解决缺水、雨季雨水泛滥、环境、生态等一联串的矛盾,人们把注意力放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这一课题正好是解决了缺水、环境、生态这一联串的问题,而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正好解决了这一给城市建设带来的两大难题,当前城市建设中路面及屋面等多为不透水结构,此种径流系数为0.9,这就意味着90%的降水形成地面径流流失,一方面是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城市下水道排水压力,在西方多数国家已将屋顶及平台降水纳入研究范围,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非饮用水资源如冲厕所、浇花、草及草坪等,所以研究利用降水等非传统水资源,具有相当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0003]目前,现有的屋顶雨水循环利用收集斗仍存在不足之处,首先,传统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大多是将屋面收集雨水汇入全部收集,收集到的雨水相对较脏,在收集之后需要进一步的过滤与处理,给后期水处理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屋顶雨水循环利用收集斗的使用效果;其次,大多屋顶雨水循环利用收集斗在下方的出水口都是通过管道直接排放,水从较高的高度落下,有较大的冲击力,地面容易被冲蚀出一个坑,影响美观。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带有自动调节机构的家用屋顶雨水循环利用收集斗。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带有自动调节机构的家用屋顶雨水循环利用收集斗,包括上部管道、中部管道与下部管道,所述上部管道下表面与中部管道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中部管道下表面与下部管道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屋顶雨水循环利用收集斗还包括有:
[0007]横杆,所述横杆通过转轴与上部管道竖直端转动连接,所述横杆一端转动连接有竖杆,所述横杆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圆环,所述竖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第一圆环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第一圆环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圆环,第二圆环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锥形堵头,所述上部管道内表壁固定安装有闭合环,所述上部管道竖直端传输连接有收集管道。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上部管道竖直端开设有溢流孔,且所述上部管道内表壁靠近溢流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三角圈,所述中部管道竖直端开设有泄流口,所述中部管道外表壁固定连接有收
集环。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下部管道外表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外表壁螺纹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表面通过圆柱底座固定安装有锥台。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上部管道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滤网。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连接杆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挂钩,所述第一圆环与第二圆环外表壁分别与挂钩外表壁滑动连接。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上部管道内表壁靠近中部管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多组所述溢流孔与泄流口分别在上部管道与中部管道外表壁呈圆周分布。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多组所述支撑架在外壳下表面呈圆周分布。
[002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中,当出现降雨时,屋顶雨水循环利用收集斗开始收集雨水,因为初期的雨水中冲刷了屋顶的灰尘,所以初期的雨水较为浑浊,无法利用,雨水直接从上部管道中沿着中部管道、下部管道流下,不进行收集,随着降雨的进行,屋顶的灰尘被雨水冲刷干净,流下的雨水也逐渐变得洁净,此时收集雨水可以有效的降低后续处理的工作量,同时水箱内逐渐被雨水装满,重量增加至大于锥形堵头的重量,然后水箱带动竖杆下落,横杆受力转动,带动连接杆向上运动,连接杆带动锥形堵头升起,直至锥形堵头与闭合环紧密接触,将上部管道的垂直方向开口闭合,雨水在沿着上部管道下落至闭合环之后就只能从侧面的收集管道流出,进入雨水收集装置,收集到较为洁净的雨水,提高了屋顶雨水循环利用收集斗的使用效果。
[0024]2、本专利技术中,当出现长期的降雨,导致水箱内的水长期呈现较多的状态,雨水收集箱将持续蓄水,当收集箱内的水蓄满时,水会在上部管道内堆积,当水位到达溢流孔时,水就从溢流孔中流出,并沿着上部管道外表壁流下,流入收集环内,从泄流口继续进入中部管道,并沿着下部管道流下,将多余的水分从管道中排出,防止了因为雨水收集箱装满而造成的雨水收集斗失去效果的问题。
[0025]3、本专利技术中,下部管道出口处安装了锥台,当雨水从下部管道内流下时,雨水会撞击至锥台表面,将雨水较大的动能吸收,从而防止雨水直接冲击地面,当锥台长期使用而出现损坏时,也可通过转动外壳将锥台取下,进行更换,防止了雨水从屋顶落下直接冲击地面造成的地面被破坏。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锥台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泄流口结构示意图。
[0030]图例说明:
[0031]1、上部管道;2、滤网;3、三角圈;4、溢流孔;5、转轴;6、横杆;7、竖杆;8、水箱;9、第一圆环;10、连接杆;11、锥形堵头;12、闭合环;13、支撑杆;14、收集环;15、泄流口;16、外壳;17、支撑架;18、锥台;19、收集管道;20、中部管道;21、下部管道;22、第二圆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实施例一:
[0034]请参阅图1

4,一种带有自动调节机构的家用屋顶雨水循环利用收集斗,包括上部管道1、中部管道20与下部管道21,上部管道1下表面与中部管道20上表面固定连接,中部管道20下表面与下部管道21上表面固定连接,屋顶雨水循环利用收集斗还包括有:
[0035]横杆6,横杆6通过转轴5与上部管道1竖直端转动连接,横杆6一端转动连接有竖杆7,横杆6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圆环9,竖杆7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8,第一圆环9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自动调节机构的家用屋顶雨水循环利用收集斗,包括上部管道(1)、中部管道(20)与下部管道(2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管道(1)下表面与中部管道(20)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中部管道(20)下表面与下部管道(2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屋顶雨水循环利用收集斗还包括有:横杆(6),所述横杆(6)通过转轴(5)与上部管道(1)竖直端转动连接,所述横杆(6)一端转动连接有竖杆(7),所述横杆(6)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圆环(9),所述竖杆(7)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8),所述第一圆环(9)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远离第一圆环(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圆环(22),第二圆环(22)下表面固定安装有锥形堵头(11),所述上部管道(1)内表壁固定安装有闭合环(12),所述上部管道(1)竖直端传输连接有收集管道(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动调节机构的家用屋顶雨水循环利用收集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管道(1)竖直端开设有溢流孔(4),且所述上部管道(1)内表壁靠近溢流孔(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三角圈(3),所述中部管道(20)竖直端开设有泄流口(15),所述中部管道(20)外表壁固定连接有收集环(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大为姚晓君支永潮李云苏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