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核相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相变微胶囊材料,尤其是以石蜡作为相变材料的多核相变微胶囊,属于建筑节能材料领域。
[0002]
技术介绍
[0003]相变材料可以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物质的状态提供潜热。相变材料具有储热功能,可以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相变,在相变的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热量,具有热存储密度高,热存储容量大,化学稳定性强等优点。这种材料可用于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在建筑节能、工业热回收、航空航天和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相变微胶囊是将相变材料利用成膜技术将其包覆起来,制成常态下性质稳定,具有核壳结构的微米级或纳米级的固体小颗粒,利用胶囊中包覆的相变材料在相变温度附近发生相转变产生的热效应,实现吸收、储存或释放热量的作用,微胶囊化后,囊壁能使外界环境与相变材料隔离,微胶囊化技术不仅避免了相变材料同外界的直接接触,有效保护相变材料不受破坏,具有便于使用、储存和运输等优点,同时解决相变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受限制的问题。
[0004]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有原位聚合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核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壳聚糖、乳化剂和稀盐酸混合,得到水相溶液,将熔融石蜡与水相溶液混合,得到水包油乳液,将苯甲醛溶于无水乙醇形成溶液,加入到上述水包油乳液中,反应合成单核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向碳二亚胺的水溶液中加入聚乙二醇形成交联液,加入至上述单核相变微胶囊悬浮液中,使其交联形成多核微胶囊预聚体悬浮液;将明胶溶液滴加至多核微胶囊预聚体悬浮液中,反应后得到包覆的多核相变微胶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OP
‑
10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其用量为水相溶液总质量的2%~4%,两种乳化剂按重量计用量比为1:0.5~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盐酸的浓度为0.01~0.1mol/L;水相溶液中壳聚糖的浓度为1~10w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石蜡与水相溶液混合过程通过胶体磨实现,先将水相溶液倒入胶体磨中,在胶体磨启动运转的同时,将熔化的石蜡倒入水相溶液中进行乳化,得到水包油乳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熔融石蜡液的温度高于石蜡的熔点5~20℃,胶体磨的乳化细度为2~40μm,转数为1800~3500r/min。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石蜡占水相溶液的质量百分比为5~20wt%%加入石蜡,两者混合时或混合后保持乳化温度高于石蜡的熔点10~3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野,赵亮,王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