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屏蔽层剥除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47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线屏蔽层剥除工装,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熔断机构,所述熔断机构包括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二导电板固定在支架底部,所述第一导电板可升降的设于第二导电板上方,所述第一导电板连通正极或负极电路,所述第二导电板连通另一极电路,所述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贴合形成用于熔断电线屏蔽层的熔断腔。熔断电线屏蔽层的熔断腔。熔断电线屏蔽层的熔断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线屏蔽层剥除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电线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电线屏蔽层剥除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因为电力电缆通过的电流比较大,电流周围会产生磁场,为了不影响别的元件,所以在电缆加屏蔽层可以把这种电磁场屏蔽在电缆内,且可以起到一定的接地保护作用,如果电缆芯线内发生破损,泄漏出来的电流可以顺屏蔽层流如接地网,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由于绝缘屏蔽层厚度仅1

2mm,制作电缆终端时既要完全剥除绝缘屏蔽层,又不能破坏内部的电缆结构,因此如何提高剥除电缆绝缘屏蔽层速度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0003]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电缆绝缘屏蔽层剥除装置”,其公开号为“CN 105098667A”,支架上部滑动连接有高度可调的刀架,刀架上安装有可对待切割电缆进行环形切割的刀具安装轮,支架的下部安装有两个与刀具安装轮滚动方向相同且与刀具安装轮对应的滚轮,支架的侧部安装有轴向切割装置,刀具沿电缆外表面进行环形切割,切割一定深度后调整刀架高度,根据需要调整切割深度。
[0004]但现有的屏蔽层剥除装置存在以下弊端:由于现有的屏蔽层剥除装置利用刀具等进行切割虽然能控制切割深度,但长时间使用会导致刀具便宜造成电线内部损坏,且现有的剥除装置需要人工将切断的屏蔽层去除,导致效率无法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线屏蔽层剥除工装。
[0006]本技术就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电线屏蔽层剥除工装,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熔断机构,所述熔断机构包括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二导电板固定在支架底部,所述第一导电板可升降的设于第二导电板上方,所述第一导电板连通正极或负极电路,所述第二导电板连通另一极电路,所述第一导电板与第二导电板贴合形成用于熔断电线屏蔽层的熔断腔。
[0008]优选的,所述熔断结构前段设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所述第一压紧板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二压紧板可升降的设于第一压紧板上方,所述电线固定在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之间。通过以上改进,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压紧熔结构前段的电线,使其保持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熔断机构后段设有剥离机构,所述剥离机构包括转动设于支架上的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与屏蔽层抵接,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转动将熔断的屏蔽层剥离电线。通过以上改进,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转动挤压熔断的屏蔽层,将屏蔽层剥离。
[0010]优选的,所述剥离机构后段设有供熔断的屏蔽层置入的容置腔。通过以上改进,剥离的屏蔽层进入到容置腔内,便于保持生产中的环境。
[0011]优选的,所述容置腔内嵌设有收纳框。通过以上改进,可以取出收纳框对收纳框内的屏蔽层进行定期的清理,便于后期的维护和清理。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板底部和第二导电板相对端面和/或相背离的端面设有尺寸相配的子腔,多个所述子腔对应贴合以构成不同尺寸的熔断腔。通过以上改进,可将不同尺寸的电线放入不同尺寸的熔断腔内,对电线表层的屏蔽层进行剥除。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上设有梯形凹槽,且所述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采用柔性材料。通过以上改进,梯形凹槽使电线在第一压紧板和第一压紧板之间更加稳定,且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采用柔性材料不会对电线外面造成损伤。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上设套有压紧轮,所述压紧轮与电线屏蔽层抵接。通过以上改进,可更换第一转动轮和第二转动轮上不同尺寸的压紧轮用来配合不同尺寸的电线。
[0015]优选的,所述压紧轮上设有三角形凹槽,且所述压紧轮采用柔性材料。通过以上改进,压紧轮上的三角形凹槽增加对屏蔽层的摩擦,使屏蔽层更容易脱离,且压紧轮采用柔性材料避免对屏蔽层内部造成损坏。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7]1、通过熔断机构上的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进行瞬间通电短接,对电线上的屏蔽层进行熔断,不会对内部的包胶线造成伤害,避免了使用刀具切割长时间使用后,造成位置偏离对电线内部进行损伤的情况出现;
[0018]2、通过压紧机构和剥离机构的配合,压紧机构将前段的电线固定,剥离机构将熔断的屏蔽层剥离,实现了自动取出剥离层,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剥离机构的爆炸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压紧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置入腔的爆炸图;
[0025]图中:1、支架;2、熔断机构;3、压紧机构;4、剥离机构;101、第一导电板;102、第二导电板;103、熔断腔;104、第一气缸;201、第一压紧板;202、第二压紧板;203、梯形凹槽;204、第二气缸;205、子腔;301、第一转动轮;302、第二转动轮;303、三角形凹槽;304、压紧轮;401、容置腔;402、收纳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文中出现了术语上、中、下、顶端、一端等以描述各种元件,但这
些元件不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元件彼此区分开以便于理解,而不是用于定义任何方向或顺序上的限制。
[0028]如图1

6所示,一种电线屏蔽层剥除工装,包括支架1,支架1内设有供电装置,支架1上设有熔断机构2,熔断机构2包括第一导电板101和第二导电板102,第二导电板102固定在支架1底部,第一导电板101与第一气缸104的输出端链接,使第一导电板101可升降的设于第二导电板102上方,第一导电板101与供电装置的正极或负极连接,第二导电板102连接供电装置的另一极,第一导电板101与第二导电板102贴合时发生短路,当第一导电板101和第二导电板102合并后,第一导电板101和第二导电板102之间形成熔断腔103,屏蔽层与熔断腔103贴合,由于电线的屏蔽层是金属材质,第一导电板101与第二导电板102通电发生短路将屏蔽层熔断。
[0029]作为对本实施中第一导电板101和第二导电板102配合的进一步解释,第一导电板底部和第二导电板相对端面和/或相背离的端面设有尺寸相配的子腔205,多个所述子腔205对应贴合以构成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线屏蔽层剥除工装,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设有熔断机构(2),所述熔断机构(2)包括第一导电板(101)和第二导电板(102),所述第二导电板(102)固定在支架(1)底部,所述第一导电板(101)可升降的设于第二导电板(102)上方,所述第一导电板(101)连通正极或负极电路,所述第二导电板(102)连通另一极电路,所述第一导电板(101)与第二导电板(102)贴合形成用于熔断电线屏蔽层的熔断腔(103);所述熔断机构(2)前段设有压紧机构(3),所述压紧机构(3)包括第一压紧板(201)和第二压紧板(202),所述第一压紧板(201)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二压紧板(202)可升降的设于第一压紧板(201)上方,所述电线固定在第一压紧板(201)和第二压紧板(202)之间;所述熔断机构(2)后段设有剥离机构(4),所述剥离机构(4)包括转动设于支架(1)上的第一转动轮(301)和第二转动轮(302),所述第一转动轮(301)和第二转动轮(302)与屏蔽层抵接,所述第一转动轮(301)和第二转动轮(302)转动将熔断的屏蔽层剥离电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银荣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荣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