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剂生产用分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47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药剂生产用分装设备,属于药品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支撑板、存储箱、收纳腔、分装容器和导流装置,底座和存储箱均为圆柱状设置,底座和存储箱的轴向对齐设置,支撑板为半圆环状设置,支撑板设置在底座和存储箱之间,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存储箱的相对端部固定连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更换分装容器的过程中,导流装置可切断药剂的流动避免药剂浪费,同时更换的分装容器可以使用不同容积,提高了分装容量的自由度调整。提高了分装容量的自由度调整。提高了分装容量的自由度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药剂生产用分装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药剂生产用分装设备,属于药品生产


技术介绍

[0002]制药产业与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是现代医药产业的两大支柱,生物医药产业由生物技术产业与医药产业共同组成,各国、各组织对生物技术产业的定义和圈定的范围很不统一,甚至不同人的观点也常常大相径庭,生物医学工程是综合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原理和方法,从工程学角度在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整个人体系统多层次认识人体的结构、功能和其他生命现象,研究用于防病、治病、人体功能辅助及卫生保健的人工材料、制品、装置和系统技术的总称。
[0003]现有技术中,生物医药生产或用户个人对药剂分装过程中,需要对多个不同容积的药瓶内注入药剂,在药剂注入过程中若使用无法提前关闭截流的导流管则无法控制药剂的注入量,导致分装容量的自由调节度较差,由于分装容器的容积不同,在使用无法提前关闭截流的导流管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目测药剂即将注入完毕时,快速更换分装容器,但这样会导致部分药剂在更换过程中洒落,造成药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药剂生产用分装设备,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药剂注入过程中若使用无法提前关闭截流的导流管则无法控制药剂的注入量,导致分装容量的自由调节度较差以及在更换分装容器的过程中会造成药品浪费的问题。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药剂生产用分装设备,包括底座、支撑板、存储箱、收纳腔、分装容器和导流装置,底座和存储箱均为圆柱状设置,底座和存储箱的轴向对齐设置,支撑板为半圆环状设置,支撑板设置在底座和存储箱之间,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底座和存储箱的相对端部固定连接,底座、支撑板和存储箱直径相同,存储箱内设置有收纳腔,收纳腔远离底座的轴向一侧设置有开口,导流装置设置在存储箱内,导流装置与收纳腔连通,导流装置用于将收纳腔内液体间歇导向底座的方向,即控制液体流动的贯通的切断,分装容器放置在底座朝向存储箱的一侧与导流装置对齐。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分装的药剂到入收纳腔内,通过导流装置导入分装容器内,当分装容器灌满后更换新的分装容器放置在底座上,而后继续将药剂导入新的分装容器内,从而达到分装药剂的目的,在更换分装容器的过程中,导流装置可切断药剂的流动避免药剂浪费,同时更换的分装容器可以使用不同容积,提高了分装容量的自由度调整。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导流装置包括抵接组件、导流通道、电磁阀和固定管,导流通道设置在收纳腔朝向底座的一端,电磁阀固定在存储箱朝向底座的一侧端面,导流通道与电磁阀连通,固定管位于电磁阀相对导流通道的一面,导流通道与固定管同轴设置,固定管与电磁阀连通设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纳腔内的药剂通过导流通道进入电磁阀内,而后通过固定管流入分装容器内,再此过程中,电磁阀能够将导流通道封闭或开启,从而达到切断药剂流动的目的。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抵接组件包括抵接片、滑动管和溢流孔,滑动管设置在固定管远离电磁阀的一侧,滑动管插入固定管内沿固定管轴向滑动,抵接片固定在滑动管远离固定管的一端,抵接片位于滑动管外侧,抵接片呈喇叭形设置,抵接片朝向固定管的直径大于抵接片远离固定管的直径,溢流孔设置在滑动管与抵接片的连接处,溢流孔将滑动管内外侧连通。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片外侧面与分装容器开口边抵接,同时抵接片朝向分装容器的一端延伸至分装容器内部,此时收纳腔内的药剂通过导流通道、电磁阀、固定管和滑动管进入分装容器内,当分装容器内药剂灌满后,由于抵接片的部分侵入分装容器内,当抵接片向上移动后,抵接片从分装容器内拔出此时分装容器内的液面下降,从而避免分装容器内药剂过多在更换分装容器时出现药剂洒落的情况出现。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存储箱朝向底座的一侧内壁固定有电缸,电缸朝向底座的一侧设置有输出端,电缸的输出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滑动管外侧面固定。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缸的输出端驱动连接板沿底座轴向运动,从而带动滑动管沿轴向运动,从而能够使抵接片的运动变为自动化控制,当分装容器内的液体存满后,抵接片远离分装容器,而后对分装容器进行更换,减少了人工将抵接片移动的步骤,提高了药剂分装的效率。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收纳腔远离开口的一侧固定有固定块,固定块内设置有若干分流孔,分流孔与导流通道连通,分流孔远离导流通道的一端贯穿固定块与收纳腔连通。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沿收纳腔轴向延伸的导流通道通过分流孔进行分流,当单一分流孔被堵塞时,其余分流孔仍能够排出药剂,避免异物直接堵塞导流通道造成药剂无法流出。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底座内设置有收集槽,收集槽的开口朝向存储箱的方向,收集槽呈环状设置,收集槽的一侧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一端收集槽连通,排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底座外部与废液排放管路连通,抵接片的最大直径的外侧边所处轴向位置落入收集槽包裹的轴向范围内。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分装容器内存满药剂后,因电磁阀故障,此时无法对药剂进行截流,此时药剂持续通入分装容器内时,药剂无法从抵接片和分装容器的抵接处溢出,仅反流至滑动管内,并通过溢流孔流入抵接片内侧,最终当抵接片灌满后从抵接片内溢出并流入收集槽内,进入收集槽内的药剂通过排水管排出,避免药剂从分装设备内溢出影响分装设备周边环境。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底座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处理控制模块,压力传感器位于底座中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底座朝向存储箱的一侧端面,处理控制模块内置在底座内部,处理控制模块与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处理控制模块分别与电磁阀和电缸电性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处理控制模块能够控制电磁阀的通断以及电缸的启停,
使抵接片的轴向运动与收纳腔内药剂的流出能够自动化进行控制,用户仅需更换任意规格的分装容器即可进行药剂分装作业,提高了药剂分装的效率同时满足的不同容量药剂的自由化分装。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将待分装的药剂到入收纳腔内,通过导流装置导入分装容器内,当分装容器灌满后更换新的分装容器放置在底座上,而后继续将药剂导入新的分装容器内,从而达到分装药剂的目的,在更换分装容器的过程中,导流装置可切断药剂的流动避免药剂浪费,同时更换的分装容器可以使用不同容积,提高了分装容量的自由度调整。
[0021]2.抵接片外侧面与分装容器开口边抵接,同时抵接片朝向分装容器的一端延伸至分装容器内部,此时收纳腔内的药剂通过导流通道、电磁阀、固定管和滑动管进入分装容器内,当分装容器内药剂灌满后,由于抵接片的部分侵入分装容器内,当抵接片向上移动后,抵接片从分装容器内拔出此时分装容器内的液面下降,从而避免分装容器内药剂过多在更换分装容器时出现药剂洒落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药剂生产用分装设备,包括分装容器(50),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支撑板(11)、存储箱(12)、收纳腔(13)和导流装置(60),底座(10)和存储箱(12)轴向对齐设置,支撑板(11)设置在底座(10)和存储箱(12)之间,支撑板(11)的两端分别与底座(10)和存储箱(12)的相对端部固定连接,存储箱(12)内设置有收纳腔(13),收纳腔(13)远离底座(10)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导流装置(60)设置在存储箱(12)内,导流装置(60)与收纳腔(13)连通,导流装置(60)用于将收纳腔(13)内液体导向底座(10)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剂生产用分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导流装置(60)包括抵接组件、导流通道(14)、电磁阀(42)和固定管(43),导流通道(14)设置在收纳腔(13)朝向底座(10)的一端,电磁阀(42)固定在存储箱(12)朝向底座(10)的一侧端面,导流通道(14)与电磁阀(42)连通,固定管(43)位于电磁阀(42)相对导流通道(14)的一面,导流通道(14)与固定管(43)同轴设置,固定管(43)与电磁阀(42)连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药剂生产用分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抵接组件包括抵接片(30)、滑动管(31)和溢流孔(32),滑动管(31)设置在固定管(43)远离电磁阀(42)的一侧,滑动管(31)插入固定管(43)内沿固定管(43)轴向滑动,抵接片(30)固定在滑动管(31)远离固定管(43)的一端,抵接片(30)位于滑动管(31)外侧,抵接片(30)呈喇叭形设置,抵接片(30)朝向固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素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