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7425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生物过滤箱、杀菌罐、洗砂机和收集仓,所述沉淀池左侧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沉淀池右侧的下端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抽水管的末端与生物过滤箱相连通,所述生物过滤箱的出水口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末端与杀菌罐相连通,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末端与洗砂机相连通。打开沉淀池底部控制阀,沉淀池内部的泥沙经出料管流入至洗砂机的内部进行洗砂处理,通过螺旋输料机将清洗完成的细砂输送至收集仓内部进行储存,可以实现污水中细砂的收集,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避免泥沙直接排出,造成资源浪费。造成资源浪费。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生物污水处理可应用于石油、石化、化工、冶金、机械、皮革、煤气化、食品、酿造、日化、印染、制药、造纸及城市污水等诸多类型的污水处理以及江河湖泊等大面积水域的污水处理。用生物复合制剂处理的污水,其产生的固态物质大多数情况下可用作生物肥料和生物饲料,从而有效地避免了二次污染,真正做到变废为宝。
[0003]现有的生物污水处理系统还不完善,在对污水过滤产生的泥沙处理过程中,通常之间排出,造成砂石资源浪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生物过滤箱、杀菌罐、洗砂机和收集仓,所述沉淀池左侧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沉淀池右侧的下端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抽水管的末端与生物过滤箱相连通,所述生物过滤箱的出水口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末端与杀菌罐相连通,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末端与洗砂机相连通,所述收集仓位于洗砂机出料口的下方。
[0008]优选的,所述沉淀池的下端呈漏斗状,便于对污水中的泥沙进行沉淀收集,所述沉淀池内部的上端设置有格栅井,所述进水管的末端位于格栅井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生物过滤箱包括有透气孔、进水口、活性炭层、活性滤料、多孔隔板和曝气机,所述透气孔贯穿于生物过滤箱的上表面,所述透气孔均匀的分布在生物过滤箱的上方,所述抽水管的末端与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活性炭层、活性滤料、多孔隔板、曝气机在生物过滤箱的内部经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活性炭层设置有两层,两层活性炭层之间保留10cm间隔,所述曝气机位于生物过滤箱内部的底部。
[0010]优选的,所述活性滤料在多孔隔板的上方设置,所述活性滤料具体为生物陶粒滤料。
[0011]优选的,所述杀菌罐的表面设置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杀菌罐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管,所述杀菌罐右侧的下端设置有出水口。
[0012]优选的,所述洗砂机左侧的上端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洗砂机的右侧设置有螺旋输料机,所述收集仓位于螺旋输料机出料口的下方。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具备以下有益
效果:
[0015]1、该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打开沉淀池底部控制阀,沉淀池内部的泥沙经出料管流入至洗砂机的内部进行洗砂处理,洗砂产生的污水经溢流口流出,可以二次进行过滤,通过螺旋输料机将清洗完成的细砂输送至收集仓内部进行储存,可以实现污水中细砂的收集,实现资源回收再利用,避免泥沙直接排出,造成资源浪费。
[0016]2、该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活性炭层设置有两层,两层活性炭层之间保留10cm间隔,大大提高了对污水的吸附处理并除去污水中的异味,所述曝气机位于生物过滤箱内部的底部,打开曝气机,不断给活性滤料供氧促进污水中微生物的分解。
[0017]3、该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活性滤料具体为生物陶粒滤料,具有机械强度高、抗磨损、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化学、使用寿命长、颗粒均匀、密度适宜不易板结;截物能力强,挂膜,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可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悬浮物及氮磷等。陶粒滤料能用于生活用水、工业给水、城市污水等水处理的深度净化。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生物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杀菌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沉淀池、11进水管、12格栅井;
[0023]2生物过滤箱、21透气孔、22进水口、23活性炭层、24活性滤料、25多孔隔板、26曝气机;
[0024]3杀菌罐、31温度控制器、32出水口、33加热管;
[0025]4洗砂机、41溢流口、42螺旋输送机;
[0026]5收集仓、6出料管、7抽水管、8水泵、9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一种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包括有沉淀池1、生物过滤箱2、杀菌罐3、洗砂机4和收集仓5,所述沉淀池1左侧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11,所述沉淀池1右侧的下端连接有抽水管7,所述抽水管7上设置有水泵8,所述抽水管7的末端与生物过滤箱2相连通,所述生物过滤箱2的出水口连接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末端与杀菌罐3相连通,所述沉淀池1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6,所述出料管6的末端与洗砂机4相连通,所述收集仓5位于洗砂机4出料口的下方。
[00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沉淀池1的下端呈漏斗状,便于对污水中的泥沙进行沉淀收集,所述沉淀池1内部的上端设置有格栅井12,所述进水管11的末端位于格栅井12的内部;具体实施过程中,污水通过进水管11输送至沉淀池1内部,首先经过格栅井12对污水中的杂
物进行过滤,定期对格栅井12内部进行清理,避免长期使用造成堵塞现象,经过滤后的污水在沉淀池1的内部进行沉淀,泥沙沉淀在沉淀池1的底部,沉淀池1的右侧设置有出水口,沉淀完成的污水经抽水管7流出,进行下一步过滤。
[00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生物过滤箱2包括有透气孔21、进水口22、活性炭层23、活性滤料24、多孔隔板25和曝气机26,所述透气孔21贯穿于生物过滤箱2的上表面,所述透气孔21均匀的分布在生物过滤箱2的上方,且生物过滤箱2的上表面粘接有透气防水薄膜,通过透气防水薄膜不但可以通风透气,还可以避免箱体内部污水溢出,所述抽水管7的末端与进水口22相连通,所述活性炭层23、活性滤料24、多孔隔板25、曝气机26在生物过滤箱2的内部经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活性炭层23设置有两层,两层活性炭层23之间保留10cm间隔,大大提高了对污水的吸附处理并除去污水中的异味,所述曝气机26位于生物过滤箱2内部的底部,打开曝气机26,不断给活性滤料24供氧促进污水中微生物的分解。
[00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性滤料24在多孔隔板25的上方设置,所述活性滤料24具体为生物陶粒滤料,具有机械强度高、抗磨损、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化学、使用寿命长、颗粒均匀、密度适宜不易板结;截物能力强,挂膜,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包括沉淀池(1)、生物过滤箱(2)、杀菌罐(3)、洗砂机(4)和收集仓(5),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左侧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11),所述沉淀池(1)右侧的下端连接有抽水管(7),所述抽水管(7)上设置有水泵(8),所述抽水管(7)的末端与生物过滤箱(2)相连通,所述生物过滤箱(2)的出水口连接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末端与杀菌罐(3)相连通,所述沉淀池(1)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6),所述出料管(6)的末端与洗砂机(4)相连通,所述收集仓(5)位于洗砂机(4)出料口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下端呈漏斗状,便于对污水中的泥沙进行沉淀收集,所述沉淀池(1)内部的上端设置有格栅井(12),所述进水管(11)的末端位于格栅井(1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过滤箱(2)包括有透气孔(21)、进水口(22)、活性炭层(23)、活性滤料(24)、多孔隔板(25)和曝气机(26),所述透气孔(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全喜申桐司斌马亚平王擎达王淑慧于然李静豪钟艳张艳芳王梓颖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