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波堤结构和防波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7353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波堤结构和防波堤系统。该防波堤结构包括第一浮体模块,其设有迎波面和第一连接面,迎波面和第一连接面为第一浮体模块的两相背面,第一连接面为平面结构,迎波面包括第一曲面,且沿竖直方向,第一曲面和第一连接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第二浮体模块,其设有背波面和第二连接面,背波面和第二连接面为第二浮体模块的两相背面,第二连接面为平面结构,背波面包括第二曲面,且沿竖直方向,第二曲面和第二连接面的距离逐渐变小;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通过迎波面的第一曲面能够有效抑制越浪现象,提升防波堤结构的可靠性。堤结构的可靠性。堤结构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波堤结构和防波堤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波堤
,尤其涉及一种防波堤结构和防波堤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防波堤是海上消浪的关键构筑物,现有的防波堤应用于高水深(25m以上水深)、高海况(10m以上有义波高)的恶劣海况时,经常发生大波高的波浪越过防波堤的现象,降低了防波堤的可靠性。
[0003]因此,如何提升防波堤的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波堤结构,以提升可靠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防波堤结构,包括:
[0007]第一浮体模块,其设有迎波面和第一连接面,所述迎波面和所述第一连接面为所述第一浮体模块的两相背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为平面结构,所述迎波面包括第一曲面,且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0008]第二浮体模块,其设有背波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背波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为所述第二浮体模块的两相背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为平面结构,所述背波面包括第二曲面,且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二曲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的距离逐渐变小;
[0009]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
[0010]可选地,在上述防波堤结构中,所述第一曲面的截面曲线轨迹符合超椭圆曲线或者椭圆曲线;和/或,所述第二曲面的截面曲线轨迹符合超椭圆曲线或者椭圆曲线。
[0011]可选地,在上述防波堤结构中,将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线轨迹置于直角坐标系中,O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x为直角坐标系的横轴,y为直角坐标系的纵轴,则所述第一曲面的截面曲线轨迹方程符合以下方程:
[0012][0013]其中,m和n为曲线的曲率调整参数,d为曲线轨迹的长轴半径,e为曲线轨迹的短轴半径。
[0014]可选地,在上述防波堤结构中,d=1.5e,m的取值范围为1.80

2.2,n的取值范围为1.8

2.2。
[0015]可选地,在上述防波堤结构中,所述第一曲面上还设置有消浪结构。
[0016]可选地,在上述防波堤结构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套管、第一浮体连接杆、第二浮体连接杆和弹性元件;
[0017]其中,所述第一浮体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浮体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浮体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浮体模块连接,所述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浮体连接
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浮体连接杆的第二端,且所述套管沿其轴向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浮体连接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浮体连接杆的第二端均滑动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
[0018]可选地,在上述防波堤结构中,所述第一浮体模块包括第一浮体部和第一沉箱部,所述第一浮体部和所述第一沉箱部在竖直方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曲面位于所述第一浮体部;和/或,所述第二浮体模块包括第二浮体部和第二沉箱部,所述第二浮体部和所述第二沉箱部在竖直方向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二曲面位于所述第二浮体部;
[0019]其中,所述第一浮体部和所述第二浮体部均采用铝合金制造,所述第一沉箱部和所述第二沉箱部均采用混凝土制造。
[0020]可选地,在上述防波堤结构中,所述第一沉箱部和所述第二沉箱部的结构相同;
[0021]所述第一沉箱部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沉箱部的内腔分隔为空气腔和压载腔,所述空气腔填充空气,所述压载腔填充水或者混凝土。
[0022]一种防波堤系统,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防波堤结构,多个所述防波堤结构沿直线或者曲线排列;
[0023]其中,所述防波堤结构的第一浮体模块设置有第一连接套管,第二浮体模块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套管,相邻的第一连接套管通过连接绳连接在一起,相邻的第二连接套管通过连接绳连接在一起。
[0024]可选地,在上述防波堤系统中,所述防波堤结构通过系泊缆和锚固基础固定在海床上。
[0025]使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防波堤结构时,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以将第一浮体模块和第二浮体模块连接在一起,使迎波面面对波浪,基于第一连接面为平面结构,迎波面包括第一曲面,且沿竖直方向,第一曲面和第一连接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因此,迎波面的第一曲面能够有效抑制越浪现象,提升防波堤结构的可靠性;并且,由于第二连接面为平面结构,背波面包括第二曲面,沿竖直方向,第二曲面和第二连接面的距离逐渐变小,因此,背波面的第二曲面能够有效增加浮体抗倾覆能力,进一步提高该防波堤结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防波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第一浮体模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第二浮体模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的截面曲线轨迹示意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第一沉箱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防波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4]其中,100为第一浮体模块,101为第一浮体部,1011为第一曲面,1012为消浪结构,102为第一沉箱部,1021为隔板,1022为空气腔,1023为压载腔,200为第二浮体模块,201为第二浮体部,2011为第二曲面,202为第二沉箱部,300为连接件,301为套管,302为第一浮体连接杆,303为第二浮体连接杆,304为弹性元件,400为系泊缆,500为连接绳,600为锚固基础。
具体实施方式
[003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波堤结构,以提升可靠性。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如图1至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波堤结构,包括第一浮体模块100、第二浮体模块200和连接件300。
[0038]其中,第一浮体模块100设有迎波面和第一连接面,迎波面和第一连接面为第一浮体模块100的两相背面,第一连接面为平面结构,迎波面包括第一曲面1011,且沿竖直方向,第一曲面1011和第一连接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第二浮体模块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波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浮体模块,其设有迎波面和第一连接面,所述迎波面和所述第一连接面为所述第一浮体模块的两相背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为平面结构,所述迎波面包括第一曲面,且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一连接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第二浮体模块,其设有背波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背波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为所述第二浮体模块的两相背面,所述第二连接面为平面结构,所述背波面包括第二曲面,且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二曲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的距离逐渐变小;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波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的截面曲线轨迹符合超椭圆曲线或者椭圆曲线;和/或,所述第二曲面的截面曲线轨迹符合超椭圆曲线或者椭圆曲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波堤结构,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曲面的曲线轨迹置于直角坐标系中,O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x为直角坐标系的横轴,y为直角坐标系的纵轴,则所述第一曲面的截面曲线轨迹方程符合以下方程:其中,m和n为曲线的曲率调整参数,d为曲线轨迹的长轴半径,e为曲线轨迹的短轴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波堤结构,其特征在于,d=1.5e,m的取值范围为1.80

2.2,n的取值范围为1.8

2.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波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上还设置有消浪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波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套管、第一浮体连接杆、第二浮体连接杆和弹性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浮体连接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昳鸣沈正华傅望安庞胜林翟大海张震刘鑫闫姝陈建军郭晓辉冯雪娇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华能海上风电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