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热管理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734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电池热管理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锂电池运行中电池参数的采样数据;按照预设时间段对采样数据进行划分,得到多个统计窗口,计算各个统计窗口的采样数据平均值;根据相邻统计窗口采样数据平均值的差值,计算得到各个参数维度的均值变化率,进行基于密度的聚类分析,筛选出温升速率的密集区域及对应的各个参数维度的变化率密集区域;基于温升速率的密集区域及对应的各个参数维度的变化率密集区域,制定锂电池的控制策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集获取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运行参数,将实际采集的电动车充放电时的数据用于聚类分析,在分出的若干聚类簇基础上,找寻最优的热管理控制策略和故障因素的数值特征表现。值特征表现。值特征表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热管理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热管理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由于电动汽车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显露,诸如自燃、爆炸、热失控等事故频频发生。很多时候,电动汽车众多事故均由多种不同热失控突发状况所以引起。因此,研究清楚动力电池温升与其他电学参数的变化趋势,对于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在众多的电池热管理技术中,很多电学技术参量互相之间的联系不便于采用确定性的关系表达式来描述。因为电池使用过程中电池内部化学机理变化较快,同时由于电动车运行中的振动刹车等操作也会对动力电池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因此,无法确定电池温升与其他电学参数的关系对电动汽车的安全可靠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锂电池热管理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确定电池温升与其他电学参数的关系对电动汽车的安全可靠性影响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热管理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锂电池运行中电池参数的采样数据;其中,电池参数包括电池总电压、电池充电比例、电池总电流、电池组压差以及温度;按照预设时间段对所述采样数据进行划分,得到多个统计窗口,计算各个统计窗口的采样数据平均值;根据相邻统计窗口采样数据平均值的差值,计算得到各个参数维度的均值变化率;对各个参数维度的均值变化率进行基于密度的聚类分析,筛选出温升速率的密集区域及对应的各个参数维度的变化率密集区域;基于温升速率的密集区域及对应的各个参数维度的变化率密集区域,制定锂电池的控制策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各个统计窗口的采样数据平均值,包括:计算各个统计窗口的电池组压差平均值、温度平均值、电池充电比例平均值以及总功率平均值;其中,总功率采用电池总电压与电池总电流的乘积计算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相邻统计窗口采样数据平均值的差值,计算得到各个参数维度的均值变化率,包括:获取当前统计窗口电池参数的第一采样平均值,以及相邻前一个统计窗口相应电池参数的第二采样平均值;计算第一采样平均值与第二采样平均值的差值;将所述差值与第二采样平均值的比值确定为所述电池参数的均值变化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个参数维度的均值变化率输入预构建的密度聚类模型中进行聚类分析,筛选出温升速率的密集区域及对应的各个参数维度的变化率密集区域,包括:根据相同时刻的各个参数维度的均值变化率确定计算点值,根据计算点值构建待聚类的数据集;基于所述待聚类的数据集确定局部密度函数;对所有局部密度函数进行降序排列,以确定聚合范围;基于所述局部密度函数及聚合范围,确定聚类中心;对非聚类中心进行聚类,确定温度的均值变化率以及相应的电池组压差的均值变化率、电池充电比例的均值变化率以及总功率的均值变化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斯润天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