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建筑结构在环境中要经受降雨。建筑机构的雨水的排放一般采用雨水管引至排污渠道流失。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降水、积水综合排放与利用,保证施工现场整洁,加大对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力度,达到节水、节能、环境保护的目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现场施工人员及项目管理者对雨水和现场积水往往采取的措施是地势低处用潜污泵抽取,地势高处直接就地排放。
[0003]但是现有的建筑排水措施并不到位,这些措施往往使积水排放不彻底,造成路边水渍斑驳,道路洁净度差,不利于人员行走。另外,就地排放的污水未经过处理,带有许多杂质、污物与金属颗粒,对地质、地下水或河流水造成污染,排水速度慢,项目上需要额外安排大量的人工处理积水,增加了项目成本,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r/>[0005]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内安装有第一过滤件;两个排水箱,所述排水箱的顶部形成有上端口,所述上端口连接于所述集水槽的底部,一排水箱的上端口连通于部分的所述排水口,另一排水箱的上端口连通于其余的所述排水口,所述排水箱的箱底开设有泄水口,所述排水箱内安装有第二过滤件,所述一排水箱内的第二过滤件的过滤孔孔径大于所述另一排水箱内的第二过滤件的过滤孔孔径,所述一排水箱内的第二过滤件的过滤孔孔径小于所述第一过滤件的过滤孔孔径;连通管,连接于两个所述排水箱,所述连通管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件的上方;排水管,两个所述排水箱的排水口分别连接有一所述排水管,所述一排水箱的排水管连接有回收箱,所述另一排水箱的排水管连接于污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排水箱内的第二过滤件的过滤孔孔径为8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排水箱内的第二过滤件的过滤孔孔径为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降雨排水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逸帆,李慧亭,陈羽,崔泽海,付展展,马振和,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西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