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绿色新能源系统及功率能量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7281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电网绿色新能源系统及功率能量控制方法,包括:交流转直流模块,将交流电源转换为母线电压提供给直流母线;双向交流转直流模块,将直流母线上多余的电能反馈给交流电网;直流补给模块,基于新能源产生电能并为直流母线补给能量;直流负载,通过直流母线获取电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不改变基站现有电源架构的前提下,将新能源产生的多余能量馈电至电网或者交流负载,提高吸纳绿色新能源的能力;双向交流转直流模块的额定功率稍大于新能源最大发电功率减去直流负载的消耗功率即可,可选择功率小、成本较低的功率单元;双向交流转直流模块可以替代系统中DC/AC逆变单元给交流负载供电,减小成本。减小成本。减小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电网绿色新能源系统及功率能量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电网绿色新能源系统及功率能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4G/5G基站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越来越大,基站的总能耗也越来越高。在基站中加入绿色新能源发电能有效降低基站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是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IT负载使用的能源之比)。而在现有的4G/5G基站中,AC/DC变换器都为单向的,即能量只能从电网通往直流母线。
[0003]如何在现有的4G/5G基站中加入绿色新能源,并提高吸纳绿色新能源的能力,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0004]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
技术介绍
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电网绿色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电网绿色新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网绿色新能源系统至少包括:交流转直流模块、双向交流转直流模块、直流补给模块、开关及直流负载;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连接交流电网,并将交流电源转换为母线电压提供给直流母线;所述双向交流转直流模块的交流端经由所述开关连接所述交流电网,直流端连接所述直流母线,用于将所述直流母线上多余的电能反馈给所述交流电网;所述直流补给模块连接所述直流母线,基于新能源产生电能并为所述直流母线补给能量;所述直流补给模块包括新能源发电单元及储能电池;所述新能源发电单元连接所述直流母线,基于新能源产生电能并提供给所述直流母线;所述储能电池连接于所述直流母线,用于储存电能;所述直流负载连接所述直流母线,通过所述直流母线获取电能;其中,所述双向交流转直流模块的额定功率大于新能源最大发电功率减去直流负载的消耗功率,且小于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的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网绿色新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补给模块还包括双向直流转直流单元;所述双向直流转直流单元连接于所述储能电池与所述直流母线之间,用于实现所述储能电池与所述直流母线之间的双向能量转化。3.一种微电网绿色新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网绿色新能源系统至少包括:交流转直流模块、双向交流转直流模块、直流补给模块、开关及直流负载;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连接交流电网,并将交流电源转换为母线电压提供给直流母线;所述双向交流转直流模块的交流端经由所述开关连接所述交流电网,直流端连接所述直流母线,用于将所述直流母线上多余的电能反馈给所述交流电网;所述直流补给模块连接所述直流母线,基于新能源产生电能并为所述直流母线补给能量;所述直流补给模块包括新能源发电单元、储能电池及双向直流转直流单元;所述新能源发电单元基于新能源产生电能;所述储能电池连接所述新能源发电单元的输出端,用于储存电能;所述双向直流转直流单元的一端连接所述新能源发电单元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直流母线,用于实现所述储能电池与所述直流母线之间的双向能量转化;所述直流负载连接所述直流母线,通过所述直流母线获取电能;其中,所述双向交流转直流模块的额定功率大于新能源最大发电功率减去直流负载的消耗功率,且小于所述交流转直流模块的功率。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电网绿色新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发电单元包括发电装置及最大功率点跟踪器;所述发电装置产生电能;所述最大功率点跟踪器连接所述发电装置,控制所述发电装置以最大功率输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电网绿色新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和/或风力发电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电网绿色新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网绿色新能源系统还包括交流负载,所述交流负载连接所述双向交流转直流模块的交流端,通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鸿坚张运贵王俊王精李京蒲波宇刘以峰唐必洪付威周梦雅江玮肖艳紫冯烨巴云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鲲悟丰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