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雷设备的控制方法、处理器、控制装置及防雷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724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防雷设备的控制方法、处理器、控制装置及防雷设备。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防雷设备在不同极性雷电冲击下各种结构形式电极的第一放电电压分散性;根据第一放电电压分散性确定防雷设备电极的目标结构形式,并将电极调整为目标结构形式;获取防雷设备的气候条件、电极夹角与第二放电电压分散性的映射关系;确定防雷设备的当前气候条件;根据当前气候条件、第二放电电压分散性以及映射关系调整电极的夹角。这样,获得了放电稳定性较强的电极结构形式;通过调节电极夹角提升了覆冰、淋雨等气候条件下并联间隙放电的稳定性;减小了防雷设备实际应用中的放电电压分散性,提升了线路的防雷效果。提升了线路的防雷效果。提升了线路的防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防雷设备的控制方法、处理器、控制装置及防雷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防雷设备的控制方法、处理器、控制装置及防雷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防雷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氧化锌电阻片是防雷装置的核心部件,氧化锌电阻片由于优异的非线性特性和耐受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防雷。正常电压下,电阻片为高阻值电阻,起到绝缘作用;雷电过电压下,电阻片转换为低阻值,大电流流过电阻片向大地释放;雷电过电压后,阻值迅速恢复,线路恢复绝缘。防雷装置一般与被保护设备并联,且位于电源侧,其放电电压低于被保护设备的绝缘耐压值,当过电压沿线路侵入时,将首先使防雷装置击穿并对地放电,从而保护了被保护设备。
[0003]目前,由于并联保护间隙的设计不合理,导致带并联保护间隙的防雷装置的冲击放电存在较大的分散性,而不同雷电流的幅值下电阻片的残压值变化较小,如果放电分散性较大,极易导致防雷装置中防雷段中并联保护间隙误动作或者不动作,线路的防雷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雷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所述防雷设备在不同极性雷电冲击下各种结构形式电极的第一放电电压分散性;根据所述第一放电电压分散性确定所述防雷设备电极的目标结构形式,并将所述电极调整为所述目标结构形式;获取所述防雷设备的气候条件、电极夹角与第二放电电压分散性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防雷设备的当前气候条件;根据所述当前气候条件、所述第二放电电压分散性以及所述映射关系调整所述电极的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当前气候条件、所述第二放电电压分散性以及所述映射关系调整所述电极的夹角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对所述防雷设备进行冲击放电试验,获得雷电流临界值;基于所述雷电流临界值进行临界电流测试,获得所述电极在不同间隙距离下的充放电击穿结果;在所述充放电击穿结果中,将第一预设比例的所述雷电流临界值在预设次数均全部击穿,且第二预设比例的所述雷电流临界值在所述预设次数均全部不击穿对应的间隙距离确定为所述电极的目标间隙距离,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比例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比例且大于7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防雷设备进行冲击放电试验,获得雷电流临界值包括:在冲击放电试验中试验电压高于预设电压的情况下,对所述试验电压和所述防雷设备均进行等比例缩小;基于缩小后的试验电压和防雷设备进行冲击放电试验,获得雷电流临界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极性雷电冲击包括正极性雷电冲击和负极性雷电冲击,所述各种结构形式电极包括棒

棒结构形式电极、棒

尖结构形式电极和尖

尖结构形式电极;所述获取所述防雷设备在不同极性雷电冲击下各种结构形式电极的第一放电电压分散性包括:获取所述防雷设备在所述正极性雷电冲击下所述棒

棒结构形式电极的的放电电压分散性、所述防雷设备在所述正极性雷电冲击下所述棒

尖结构形式电极的的放电电压分散性、所述防雷设备在所述正极性雷电冲击下所述尖

尖结构形式电极的的放电电压分散性、所述防雷设备在所述负极性雷电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闻蒋正龙李波胡建平谢鹏康付志瑶石鑫龙剑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防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