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压的DC-DC变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702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压的D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压的DC

DC变换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DC

DC变换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压的DC

DC变换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直流调压电源分为两种:线性可调压电源和可调压开关电源。线性可调压开关电源的特点是输出电压的电磁兼容性较好,输出的纹波及谐波较小,但电源的效率较低,体积较大。在现有的可调压开关电源中,其电压反馈往往是采用两只电阻分压的形式引出反馈电压,其缺点是当电源的输出电压比较小(小于1V)时,输出电压就变得非常的不稳定。因为这时的电压反馈深度比较小,系统不稳定。现有的技术中,可调压的直流电压输出一般是3V起调,无法做到从0V开始稳定输出电压,直流电压输出范围变窄,无法满足输出小于3V的电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的一种能输出较低电压的可调压的DC

DC变换器。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可调压的DC

DC变换器,包括Buck主电路,所述Buck主电路的输入为恒压直流电,输出为可调直流电,Buck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反馈电路,变换器还包括连接Buck主电路的输出端的有源假负载电路,有源假负载电路输出负电压,所述有源假负载电路包括NE555芯片,NE555芯片构成PWM发生电路,NE555芯片的第三管脚与第一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一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二电容的正极接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电容的负极作为有源假负载电路的输出端,有源假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Buck主电路的输出端。
[0006]进一步地,所述有源假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Buck主电路的输出端为有源假负载电路并联在Buck主电路的输出电容的两端。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反馈电路包括电压比较器、PWM控制芯片和自举驱动电路。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端连接Buck主电路的输出端,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PWM控制芯片的输入端,PWM控制芯片的输出端连接自举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自举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Buck主电路。
[0009]进一步地,所述电压比较器为LM358电压比较器。
[0010]进一步地,所述PWM控制芯片为TL494芯片。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用于过滤正的PWM信号。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容用于对接收到的PWM信号进行积分,得到负电压。
[0013]进一步地,有源假负载电路输出的负电压为

4V。
[0014]进一步地,所述Buck主电路的内部电压为5V,Buck主电路的对外输出电压为1V。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用NE555芯片搭建一个负电压输出的有源假负载电路接在BUCK主电路的输出端,电压反馈深度提高,BUCK主电路内部的电压高,处于稳定状态,由于有源假负载的钳位,BUCK主电路的对外输出电压小于BUCK主电路内部的输出的电压,可以输出从0V开始的电压,比较未连接有源假负载电路的BUCK主电路,解决了当BUCK主电路对外输出较低,反馈电压过小,导致无法对外稳定输出电压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DC

DC变换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有源假负载电路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反馈电路的电压比较器电路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PWM控制芯片电路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Buck主电路图;
[0022]图中,1源假负载电路,2Buck主电路,3电压比较器,4PWM控制芯片,5自举驱动电路,U3 NE555芯片,D5第一二极管,D6第二二极管,C11第一电容,C21第二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压的DC

DC变换器,变换器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DC

DC变换器包括Buck主电路2,Buck主电路的输入为恒压直流电,输出为可调直流电,Buck主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反馈电路,变换器还包括连接Buck主电路2的输出端的有源假负载电路1,有源假负载电路1输出负电压。
[0025]有源假负载电路1的电路如图2所示。Buck主电路2的电路图如图5所示。有源假负载电路1包括NE555芯片U3,NE555芯片U3构成PWM发生电路,NE555芯片U3的第三管脚与第一电容C11的正极连接,第一电容C11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5的阳极和第二二极管D6的阴极,第一二极管D5的阴极与第二电容C21的正极连接,第二电容C21的正极接地,第二二极管D6的阳极与第二电容C21的负极连接,第二电容C21的负极作为有源假负载电路1的输出端,有源假负载电路1的输出端连接Buck主电路2的输出端。有源假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Buck主电路2的输出端具体为有源假负载电路并联在Buck主电路2的输出电容的两端。NE555芯片U3的第三管脚与第一电容C11之间可以连接电阻,起到缓冲作用。
[0026]NE555芯片U3的第三管脚输出PWM信号,PWM信号经过第一电容C11反向,产生负的PWM信号,第一二极管D5过滤掉正的PWM信号,负的PWM信号从第二二极管D6经过,经过第二电容C21进行积分,得到一个负电压。
[0027]反馈电路包括电压比较器3、PWM控制芯片4和自举驱动电路5。电压比较器3的输入端连接Buck主电路2的输出端,电压比较器3的输出端连接PWM控制芯片4的输入端,PWM控制芯片4的输出端连接自举驱动电路5的输入端,自举驱动电路5的输出端连接Buck主电路2。
[0028]电压比较器3的电路如图3所示。电压比较器3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参考电压和Buck主电路2的对外输出电压,比较器输出反馈信号Feedback。反馈信号Feedback输入PWM控制
芯片4的电路,PWM控制芯片4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PWM控制芯片电路输出信号至自举驱动电路5,自举驱动电路5连接Buck主电路2,形成反馈电路。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有源假负载电路1输出的负电压为

4V。Buck主电路2的内部电压为5V,则Buck主电路2的对外输出电压为1V。本专利技术用NE555芯片U3搭建一个负4V的电压输出电路接在Buck主电路2的输出端,例如当Buck主电路2内部输出+5V时,由于有源假负载电路1的

4V钳位,使得对外输出电压为+1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压的DC

DC变换器,包括Buck主电路(2),所述Buck主电路的输入为恒压直流电,输出为可调直流电,其特征在于,Buck主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反馈电路,变换器还包括连接Buck主电路(2)的输出端的有源假负载电路(1),有源假负载电路(1)输出负电压,所述有源假负载电路(1)包括NE555芯片(U3),NE555芯片(U3)构成PWM发生电路,NE555芯片(U3)的第三管脚与第一电容(C11)的正极连接,第一电容(C11)的负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5)的阳极和第二二极管(D6)的阴极,第一二极管(D5)的阴极与第二电容(C21)的正极连接,第二电容(C21)的正极接地,第二二极管(D6)的阳极与第二电容(C21)的负极连接,第二电容(C21)的负极作为有源假负载电路(1)的输出端,有源假负载电路(1)的输出端连接Buck主电路(2)的输出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压的DC

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假负载电路的输出端连接Buck主电路(2)的输出端为有源假负载电路并联在Buck主电路(2)的输出电容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压的DC

DC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包括电压比较器(3)、PWM控制芯片(4)和自举驱动电路(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压的D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翔杨佳宁张嘉怡李思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