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6992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药物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数组成:桂枝6~12份、川芎6~12份、羌活8~16份、桑枝8~16份、秦艽8~16份、苍术8~16份、牛膝12~20份、丹参12~20份、防己8~16份、山茱萸6~12份、茯苓6~12份、威灵仙8~16份、豨签草12~20份、甘草4~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有祛风散寒、清热除湿、祛瘀化痰、通络定痛的功效,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高蛋白、高甜、高能量饮食大量进入居民生活,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发病年龄呈逐年下降,由此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疾病、肾功能不全也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而西药虽能起效,但长期服用,肝肾毒性也随之而来。
[0003]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嘌呤代谢异常,引起血尿酸升高,血尿酸升高超过一定的浓度形成尿酸盐结晶并沉积于关节,诱发机体局部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临床上常常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关节畸形、活动受限。痛风性关节炎轻者影响患者日常活动,重者则会引发多系统疾病。多项研究表明,痛风性关节炎是引发高血压、慢性肾脏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痴呆等诸多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和过早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临床必须早期予以重视及干预。
[0004]临床上对于GA的治疗方式主要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等。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病因多种多样,尚无药物能彻底根治痛风。临床上主要以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类固醇药物及选择性环氧化酶

2抑制剂等缓解GA急性发作,并予以非布司他、别嘌醇等抑制尿酸合成药物以及苯溴马隆等促尿酸排泄的药物来降低尿酸水平,然而这些药物因存在胃肠道反应、过敏性皮疹甚至损害肝肾功能等风险,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0005]在中医学中,痛风性关节炎属“痹证”、“肢体痹”“历节风”范畴,是本虚标实,但往往是虚实夹杂,发作主要表现在关节部位,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发作既有骨头疼痛,也有肌肉疼痛。中医学认为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
[0006]内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肝肾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肾主骨生髓,因而人的生长、发育及至衰老的整个生理过程都要靠肾的精气来滋养。肾的精气盛衰,直接影响骨骼的生长、营养、功能等,骨髓充实,骨骼强壮,运动捷健。《素问
·
逆调论篇》:“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又“肾生气,肾虚刚气少,骨酸懈惰,不能举动,
……
是知肾虚则气无所生。”人到中年以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其濡养。肝主疏泄、肝主筋藏血。肝的疏泄功能,对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气机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重要的疏通调节作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组织的活动也就正常协调。肝不藏血,可出现血虚失养的病理变化故肝肾亏虚,致使气血生成运行不畅,代谢紊乱,肢体、筋络、关节痹阻,不通则痛,表现为筋骨的病变,是其内因之一。
[0007]其二为,脾胃湿热。脾胃湿热的形成,与人体素质有密切的关系,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如果过食醇酒厚味、辛辣肥甘,影响脾胃功能,酿生痰浊湿毒,湿毒从阳化热,形成湿热之邪,浸淫筋脉出现关节肿痛。景岳《景岳全书
·
脚气》中认为,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
……
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
[0008]外因主要是风、寒、湿、热,中医典籍中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称痛风为“痛痹”,对于痛风的成因归纳为风、寒、湿三者,对痛风的症状,形容为疼痛在四肢骨节中游走,好像被老虎咬一样疼痛,所以又称“白虎历节风”,而且还特别说明,痛风一般晚上更容易发作,疼痛尤为严重。且历代医家有所论述。元
·
朱丹溪《格致余论
·
痛风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明
·
张清
·
林佩琴《类症治裁》:“痛风,痛痹之一症也,
……
初因风寒湿郁痹阴分,久则化热致痛,至夜更剧。”风邪为主要的致病因素。《素问
·
骨空论》说:“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
·
风论》说:“风者,百病之长也。”凡寒、湿、热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造成风寒、风热、风湿,且风性善行数变,致病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故可出现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寒为阴邪,阴盛则寒,其性凝滞,阻滞气血,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素问
·
举痛论》说:“寒气入经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寒性收引,《素问
·
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寒克血脉,则气血凝滞,血脉挛缩,可使肢体屈伸不利。气温骤降,淋雨涉水,汗出当风,常为感受寒邪之重要原因。湿为阴邪,粘滞重浊,趋下易袭阴位。《素问
·
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邪留滞经络关节,则阳气布达受碍,可见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肿胀畸形,且反复发作。热为阳邪,耗气伤津,消灼阴液,炼液为痰,痰湿阻于关节。火热之邪,入于血分,聚与局部腐浊血肉,使经脉失养则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特点。
[0009]综上所述,人体肝肾亏虚、精血不足,脾胃湿热,影响气血运行致使筋络关节皮肉失其濡养,是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的内因。而筋骨懈惰,卫虚不固,遭受风、寒、湿、热之邪侵袭为外因,并且嗜酒肥甘往往也是常见的诱发因素。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打破了人体的生理平衡,致使发生痛风性关节炎。总之,风、寒、湿、热阻络兼肝肾亏虚、脾胃湿热是痛风性关节炎的基本病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具有祛风散寒、清热除湿、祛瘀化痰、通络定痛的功效,用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数组成:桂枝6~12份、川芎6~12份、羌活8~16份、桑枝8~16份、秦艽8~16份、苍术8~16份、牛膝12~20份、丹参12~20份、防己8~16份、山茱萸6~12份、茯苓6~12份、威灵仙8~16份、甘草4~8份、豨签草12~20份。
[0012]优选地,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数组成:桂枝6~12g、川芎6~12g、羌活8~16g、桑枝8~16g、秦艽8~16g、苍术8~16g、牛膝12~20g、丹参12~20g、防己8~16g、山茱萸6~12g、茯苓6~12g、威灵仙8~16g、甘草4~8g、豨签草12~20g。
[0013]优选地,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数组成:桂枝10g、川芎10g、羌活12g、桑枝12g、秦艽12g、苍术12g、牛膝15g、丹参15g、防己15g、山茱萸10g、茯苓10g、威灵仙12g、甘草6g、豨签草15g。
[0014]优选地,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数组成:桂枝6g、川芎6g、羌活10g、桑枝10g、秦艽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数组成:桂枝6~12份、川芎6~12份、羌活8~16份、桑枝8~16份、秦艽8~16份、苍术8~16份、牛膝12~20份、丹参12~20份、防己8~16份、山茱萸6~12份、茯苓6~12份、威灵仙8~16份、甘草4~8份、豨签草12~2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数组成:桂枝6~12g、川芎6~12g、羌活8~16g、桑枝8~16g、秦艽8~16g、苍术8~16g、牛膝12~20g、丹参12~20g、防己8~16g、山茱萸6~12g、茯苓6~12g、威灵仙8~16g、甘草4~8g、豨签草12~20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数组成:桂枝10g、川芎10g、羌活12g、桑枝12g、秦艽12g、苍术12g、牛膝15g、丹参15g、防己15g、山茱萸10g、茯苓10g、威灵仙12g、甘草6g、豨签草15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份数组成:桂枝6g、川芎6g、羌活10g、桑枝10g、秦艽10g、苍术8g、牛膝15g、丹参15g、防己10g、山茱萸10g、茯苓10g、威灵仙15g、甘草5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履中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黄河中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