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药的CS-CA缓释水凝胶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4693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缓释载体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载药的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药的CS

CA缓释水凝胶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缓释载体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载药的CS

CA缓释水凝胶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水凝胶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三维网络或互穿网络,是一种能显著地溶胀于水但在水中并不能溶解的亲水聚合物凝胶。水凝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固定在水凝胶中的生物活性分子能较长的时间保持活性,因此水凝胶在生物、化学、医学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水凝胶载体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环境敏感性和控制释放等特性在药物传输技术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已经成为近年来缓释、控释制剂研究的热点。采用水凝胶膜剂作为控释载体,将药物包裹在膜剂中,使得药物透过凝胶网络慢慢释放从而得以发挥作用。
[0003]壳聚糖(Chitosan,CS)于1859年,由法国人Rouget首先发现,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壳聚糖没有生物毒性,没有皮肤刺激性,容易粘附在皮肤表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可降解性,并具有止血,抗菌等独特的功效,适合用作伤口修复材料。制备壳聚糖水凝胶的方法主要有化学交联法和物理交联法,通过化学交联的壳聚糖水凝胶与物理交联的水凝胶相比具有较强的机械强度及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由于伤口的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全身性抗生素无效,存在抗生素副作用和细菌耐药性的风险。本专利技术利用壳聚糖抗菌及交联后缓慢释放药物的特性,通过化学交联将抗生素加载到水凝胶上,从而制备一种具有缓慢释放抗生素的水凝胶伤口敷料。
[0005]本专利技术将CS与CA进行交联,制备一种化学交联的缓释水凝胶伤口敷料。并以酮康唑β

环糊精包合物为模型药物探究水凝胶的释药行为。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载药的CS

CA缓释水凝胶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将柠檬酸和蒸馏水混合配制成柠檬酸水溶液;
[0009](2)向柠檬酸水溶液中加入壳聚糖,搅拌使壳聚糖充分溶解,继续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咪唑类抗菌药物的β

环糊精包合物,搅拌使药物均匀分散在体系中;体系中:柠檬酸的浓度为4w/v%,g/mL;壳聚糖的浓度为2w/v%,g/mL;
[0010]其中,柠檬酸及壳聚糖的浓度均是指该物质的质量与体系中水的体积之比;
[0011](3)将步骤(2)所得溶液脱泡,流延成膜,并在80

110℃温度下交联2

3h;交联完成后,水洗,固化,得到载药的CS

CA缓释水凝胶伤口敷料。
[0012]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咪唑类抗菌药物的β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0013]S1.将咪唑类抗菌药物溶解于无水乙醇中;
[0014]S2.将β

环糊精溶解于蒸馏水中;
[0015]S3.将β

环糊精水溶液分批缓慢滴入咪唑类抗菌药物乙醇溶液中,每次间隔15

20min,先密封搅拌,后敞开搅拌,至挥发完乙醇;
[0016]S4.将S3所得浓缩液静置,抽滤,所得沉淀物依次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快速洗涤,干燥,得到咪唑类抗菌药物β

环糊精包合物。
[0017]步骤S3中,咪唑类抗菌药物与β

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1。
[0018]采用β

环糊精将咪唑类抗菌药物制备成包合物,不仅能够提高药物的溶解性,还能缓慢释放药物。所述咪唑类抗菌药物为酮康唑、益康唑等。
[0019]进一步,步骤(2)中,所述壳聚糖分子量为10

100万,优选为100万。
[0020]进一步,步骤(3)中,交联反应温度不能降低,否则不发生交联反应。
[0021]优选的,步骤(3)中,交联条件为:在80℃温度下交联3h。
[0022]进一步,步骤(3)制备所得载药的CS

CA缓释水凝胶伤口敷料中咪唑类抗菌药物的质量与步骤(2)膜材料制备过程体系中蒸馏水的体积之比≥84μg/mL;优选为84μg/mL

210μg/mL。
[0023]使用上述载药的CS

CA缓释水凝胶伤口敷料,步骤为:将CS

CA膜贴于患处。
[0024]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0025]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缓释水凝胶载体材料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可以使KZ/β

CD缓慢释放,且具有一定抗菌性能。
[0026]该水凝胶材料制备条件温和,方法简单,且无剧烈反应。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专利技术制备CS

CA缓释凝胶伤口敷料的原理图。
[0028]图2是实施例1制备的CS

CA缓释凝胶伤口敷料与CS凝胶膜的溶胀曲线图。其中:图a为在pH=6.8PBS缓冲液下的,图b为在pH=1.2盐酸下的。
[0029]图3是实施例1制备的2%CS

4%CA缓释凝胶伤口敷料与CS凝胶膜的水蒸气透过率(WVTR)图。
[0030]图4是实施例1制备的2%CS

4%CA缓释凝胶伤口敷料、CS与CA的红外光谱(IR)图。
[0031]图5是实施例1制备的2%CS

4%CA缓释凝胶伤口敷料与CS凝胶膜的热重分析图。其中:图a为CS和CS

CA凝胶膜的TG曲线,图b为CS和CS

CA凝胶膜的DTG曲线。
[0032]图6是实施例1制备的2%CS

4%CA缓释凝胶伤口敷料与CS凝胶膜的X射线衍射(XRD)图。
[0033]图7为酮康唑的标准曲线。
[0034]图8是实施例2制备的载药的CS

CA缓释凝胶伤口敷料的累计释药率曲线图。
[0035]图9是实施例2制备的载药的CS

CA缓释凝胶伤口敷料、载药的CS凝胶膜与未载药CS

CA缓释凝胶伤口敷料的时间

抑菌曲线图。其中:图a为负载不同浓度的KZ/β

CD的CS

CA凝胶膜与菌液共孵育24h的抑菌曲线,图b为负载KZ/β

CD的CS

CA凝胶膜、负载KZ/β

CD的CS凝胶膜和未载药CS

CA凝胶膜与菌液共孵育24h的抑菌曲线。
[0036]图10是实施例1制备的2%CS

4%CA缓释凝胶伤口敷料对L929细胞毒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药的CS

CA缓释水凝胶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柠檬酸和蒸馏水混合配制成柠檬酸水溶液;(2)向柠檬酸水溶液中加入壳聚糖,搅拌使壳聚糖充分溶解,继续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咪唑类抗菌药物的β

环糊精包合物,搅拌使药物均匀分散在体系中;体系中:柠檬酸的浓度为4w/v%,g/mL;壳聚糖的浓度为2w/v%,g/mL;(3)将步骤(2)所得溶液脱泡,流延成膜,并在80

110℃温度下交联2

3h;交联完成后,水洗,固化,得到载药的CS

CA缓释水凝胶伤口敷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咪唑类抗菌药物的β

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为:S1.将咪唑类抗菌药物溶解于无水乙醇中;S2.将β

环糊精溶解于蒸馏水中;S3.将β

环糊精水溶液分批缓慢滴入咪唑类抗菌药物乙醇溶液中,先密封搅拌,后敞开搅拌,至挥发完乙醇;S4.将S3所得浓缩液静置,抽滤,所得沉淀物依次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快速洗涤,干燥,得到咪唑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燕付蝴蝶付燕平文治杰张尚文朱盛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