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自然场景非粮作物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46831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非粮化智能识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国土自然场景非粮作物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子系统、规划子系统和处理子系统;采集子系统包括铁塔;铁塔用于搭载采集装置以及用于提供通信网络;规划子系统包括智能规划模块和采集规划模块;智能规划模块用于自动规划定点监控点,铁塔设于定点监控点处;采集规划模块用于规划摄像仪的视域调整方案并按方案控制摄像仪动作;处理子系统包括特征提取模块、环境分析模块和判定模块;环境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待识别区域的环境信息确认影响类型;所述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提取非粮作物特征;所述判定模块用于判定特征对应区域是否存在非粮化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精准识别耕地的非粮化现象且识别效率较高。现象且识别效率较高。现象且识别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土自然场景非粮作物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非粮化智能识别
,具体涉及一种国土自然场景非粮作物智能识别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国土自然资源耕地非法使用往往伴随着非粮作物的种植,对耕地区域的非粮作物智能识别有助于农业土地的有效保护。
[0003]耕地是农产品安全的重要基础,是农产品生产的根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的“非粮化”倾向,以及耕地闲置、荒芜等不种粮的“非粮化”行为,实行严格的耕地用途管制势在必行。但是目前不能对耕地进行有效监管,不能及时反馈耕地“非粮化”的现象。
[0004]从监测角度“非农化”“非粮化”关注耕地变化情况,长久以来耕地变化检测主要靠人工目视判读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时效性低,难以满足新时期耕地保护对大范围、高频次、快速耕地动态变化监测的需求。随着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耕地的强时效变化监测成为可能;并且具体的,现有的一些针对土地的智能监管方案,也多采用无人机等对土地进行巡查,利用遥感图像分析实现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国土自然场景非粮作物智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子系统、规划子系统和处理子系统;所述采集子系统包括铁塔;所述铁塔用于搭载采集装置以及用于提供通信网络;所述采集装置包括摄像仪和环境监测设备;所述摄像仪用于采集待识别区域的区域图像;所述环境监测设备用于采集待识别区域的环境信息;所述规划子系统包括智能规划模块和采集规划模块;所述智能规划模块用于确认待识别区域,并根据待识别区域自动规划定点监控点,所述铁塔设于定点监控点处;所述采集规划模块用于规划摄像仪的视域调整方案,并按照视域调整方案控制摄像仪动作;所述处理子系统包括特征提取模块、环境分析模块和判定模块;所述环境分析模块用于根据待识别区域的环境信息确认影响类型,所述影响类型与非粮作物的预设共有特征存在对应关系;所述特征提取模块用于自区域图像中提取非粮作物的预设共有特征,并在提取特征时,对匹配到影响类型的预设共有特征进而二次特征提取,并得到校验特征;所述判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共有特征数量和校验特征数量判定特征对应区域是否存在非粮化现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国土自然场景非粮作物智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塔为小型化的微站式铁塔;所述铁塔上部设有360
°
旋转轨道,摄像仪设于旋转轨道上并通过旋转轨道可绕铁塔塔体进行360
°
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国土自然场景非粮作物智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信息包括天气、气温、湿度和光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国土自然场景非粮作物智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子系统还包括预处理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用于对采集得到的区域图像进行预处理;所述区域图像包括多光谱图像和多视角图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国土自然场景非粮作物智能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判定模块在判定特征对应区域是否存在非粮化现象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比对识别得到的预设共有特征数量与第一预设阈值;步骤2:比对识别得到的校验特征数量与第二预设阈值;步骤3:若识别得到的预设共有特征数量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久地潘纯洁张前进蒋波罗正岳曹明星李作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