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板、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677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3
提供应用于有机EL显示装置时脱色得以显著抑制的偏光板及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偏光板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层、设置于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视觉辨识侧的保护层、和配置在与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视觉辨识侧相反的一侧的粘合剂层。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包含:作为偏光件发挥功能的第1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和设置于第1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视觉辨识侧的第2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第2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厚度为0.03μm~2μm;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与视觉辨识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的硼酸浓度比视觉辨识侧表面的硼酸浓度大,并且其差为0.3重量%以上;视觉辨识侧的保护层的透湿度为200g/m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偏光板、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及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偏光板、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及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随着薄型显示器的普及,提出了搭载有有机EL面板的显示器(有机EL显示装置)。有机EL面板由于具有反射性高的金属层,因此容易发生外部光反射、背景的倒映等问题。因此,已知通过在视觉辨识侧设置圆偏光板来防止这些问题(例如,专利文献1~3)。但是,设置于有机EL显示装置的圆偏光板(实质上为圆偏光板中所含的偏光板)有容易脱色的问题。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

311239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

372622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33255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课题而作出的,其主要目的为,提供应用于有机EL显示装置时脱色得以显著抑制的偏光板及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偏光板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层、设置于该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视觉辨识侧的保护层、和配置在与该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视觉辨识侧相反的一侧的粘合剂层。该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包含:作为偏光件发挥功能的第1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和设置于该第1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视觉辨识侧的第2聚乙烯醇系树脂层。该第2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厚度为0.03μm~2μm;该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与视觉辨识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的硼酸浓度比视觉辨识侧表面的硼酸浓度大,并且其差为0.3重量%以上;该视觉辨识侧的保护层的透湿度为200g/m2·
24h以上。
[0012]1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硼酸浓度为14重量%以上。
[0013]1个实施方式中,对于上述第1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单体透过率为42.5%以上;波长550nm下的正交吸光度A
550
与波长210nm下的正交吸光度A
210
的比(A
550
/A
210
)为1.4以上;波长470nm下的正交吸光度A
470
与波长600nm下的正交吸光度A
600
的比(A
470
/A
600
)为0.7以上;并且正交b值大于

10。
[0014]1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偏光件的碘浓度为2重量%~10重量%。
[0015]1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偏光板在60℃的环境下在氨蒸气中暴露2小时时的偏光度变化的绝对值|ΔP|为50%以下。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该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
具有上述偏光板和相位差层。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该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具备上述偏光板或上述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
[0018]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偏光板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中,与作为偏光件发挥功能的第1聚乙烯醇系树脂层邻接地设置第2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并设置第2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视觉辨识侧表面的硼酸浓度比第1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与视觉辨识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的硼酸浓度小规定值以上这样的浓度梯度,从而能够实现应用于有机EL显示装置时脱色得以显著抑制的偏光板及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1个实施方式的偏光板的概略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0022]A.偏光板
[0023]A

1.偏光板的整体构成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1个实施方式的偏光板的概略截面图。图示例的偏光板100包含:聚乙烯醇(PVA)系树脂层10、设置于PVA系树脂层10的视觉辨识侧的保护层(视觉辨识侧保护层)30、和配置在与PVA系树脂层10的视觉辨识侧相反的一侧的粘合剂层40。PVA系树脂层10包含:作为偏光件发挥功能的第1PVA系树脂层11、和设置于第1PVA系树脂层11的视觉辨识侧的第2PVA系树脂层12。第2PVA系树脂层12也可作为使第1PVA系树脂层11与视觉辨识侧保护层30贴合的粘接层而发挥功能。代表性的是,借助粘合剂层40,可以贴合光学功能层。作为光学功能层的代表例,可举出另一保护层(内侧保护层)、相位差层。优选可省略内侧保护层。光学功能层为相位差层的情况下,可构成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关于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在后述的B项中进行说明。偏光板100也可以借助粘合剂层40贴合于有机EL面板。
[002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PVA系树脂层10(实质上为第1PVA系树脂层11)的与视觉辨识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的硼酸浓度与PVA系树脂层10(实质上为第2PVA系树脂层12)的视觉辨识侧表面的硼酸浓度的差(以下有时称为硼酸浓度梯度)为0.3重量%以上。更具体而言,第1PVA系树脂层的硼酸浓度比第2PVA系树脂层的硼酸浓度大,因此,形成了PVA系树脂层的与视觉辨识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的硼酸浓度比视觉辨识侧表面的硼酸浓度大的硼酸浓度梯度。硼酸浓度梯度优选为0.4重量%以上、更优选为0.5重量%以上。硼酸浓度梯度例如可以为27重量%以下。本专利技术人等在将偏光板及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应用于有机EL显示装置时,遇到了偏光板及带相位差层的偏光板脱色的新课题,对该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脱色的原因为由有机EL面板产生的氨(实质上为铵离子)。进而发现,偏光件中的硼酸浓度越高,上述脱色越得以抑制,因此硼酸浓度高时容易阻隔铵离子。基于这样的见解,发现:通过与偏光件(第1PVA系树脂层)邻接地设置第2PVA系树脂层从而形成2层结构的PVA系树脂层,并设置PVA系树脂层的视觉辨识侧表面的硼酸浓度比与视觉辨识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的硼酸浓度小规定值以上这样的浓度梯度,能够尽可能地阻隔自有机EL面板侧侵入偏光
件的铵离子,并且视觉辨识侧(远离有机EL面板的一侧)的PVA系树脂层能够容易排出铵离子,解决了新的课题。推测这是因为:PVA系树脂的交联密度会随着远离有机EL面板而变小,因此铵离子不易侵入偏光件(第1PVA系树脂层),并且即使侵入,也容易在视觉辨识侧脱离。进而,通过使第2PVA系树脂层作为将偏光件与保护层贴合的粘接剂而发挥功能,可不需另外设置与粘接剂不同的第2PVA系树脂层,因此从薄型化、制造效率及成本中的任意方面来看都有利。
[0026]第2PVA系树脂层的硼酸浓度(涂布时)为1重量%以下、优选为0.8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5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重量%以下、特别优选实质上为零。第2PVA系树脂层的浓度为这样的范围时,能够在与具有实用的光学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偏光板,其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层、设置于该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视觉辨识侧的保护层、和配置在与该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视觉辨识侧相反的一侧的粘合剂层,该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包含:作为偏光件发挥功能的第1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和设置于该第1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视觉辨识侧的第2聚乙烯醇系树脂层,该第2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厚度为0.03μm~2μm,该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与视觉辨识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的硼酸浓度比视觉辨识侧表面的硼酸浓度大,并且其差为0.3重量%以上,该视觉辨识侧的保护层的透湿度为200g/m2·
24h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板,其中,所述第1聚乙烯醇系树脂层的硼酸浓度为14重量%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光板,其中,对于所述第1聚乙烯醇系树脂层,单体透过率为42.5%以上,波长550nm下的正交吸光度A
550
与波长210nm下的正交吸光度A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川善则森崎真由美后藤景亮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