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双极板、电池单元与燃料电池电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电池
,涉及一种石墨双极板,尤其涉及一种石墨双极板、电池单元与燃料电池电堆。
技术介绍
[0002]双极板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反应物(氢气和氧化剂)的输运通道,分隔气流,导电,将反应生成的热量和水排出燃料电池。对双极板的要求是具有较好的导热和导电性能,以及较长的寿命。同时,为了满足燃料电池工作运行条件的需求,双极板还需要有一定的强度。双极板常被称为燃料电池的“骨架”。
[0003]燃料电池为了在汽车上得到应用,除了需要提高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提高性能和寿命,还需要减薄双极板的厚度,以便更好的在汽车有限的空间内存放。双极板通常有燃料(氢气,甲醇等)流场,氧化剂(氧气、空气等)流场和冷却流场。石墨由于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最早在燃料电池上得到应用,但是由于材料机械性能较弱,石墨双极板的厚度普遍较厚,通常在1.5~2mm左右。
[0004]CN201910136524.6公开了一种超薄石墨烯复合柔性石墨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双极板包括柔性石墨板、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双极板包括流场区,所述流场区包括过渡区和反应活性区;所述过渡区包括流体入口过渡区和流体出口过渡区;所述流体入口过渡区和流体出口过渡区设置于反应活性区的两侧;所述反应活性区包括细密化流道;所述石墨双极板的厚度为0.9~1.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的底部包括腹板;优选地,所述腹板的厚度为0.15~0.25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石墨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区为点阵结构;优选地,所述点阵结构沿石墨双极板长边方向上的排列间距为5~30mm;优选地,所述点阵结构沿石墨双极板短边方向上的排列间距为3~30mm;优选地,所述点阵的基本结构包括柱形;优选地,所述柱形的数量为细密化流道数量的1~2倍;优选地,所述柱形的高度为细密化流道的深度的0.9~1.1倍;优选地,所述柱形的横向尺寸为0.5~3mm。4.根据权利要求1
‑
3任一项所述的石墨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密化流道的形状包括直流道、蛇形流道、波浪流道或变截面结构流道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细密化流道的长度为100~600mm;优选地,所述细密化流道的深度为0.15~0.3mm。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的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龙,孙宗华,郭轩成,何仕豪,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