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控Cu(III)生成并原位利用的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调控Cu(III)生成并原位利用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成为环境保护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400亿t左右的工业废水,其中重金属废水约占10%,主要包括铜、镍、铬等重金属元素。这些重金属废水的排放严重污染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等水环境,使可利用水资源总量急剧下降,且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最终严重威胁了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另外由于电镀,染色,印刷等行业中螯合剂的大量使用,主要包括酒石酸,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以及次氮基三乙酸(NTA)等,使得游离的重金属离子与这些配体络合成为重金属络合物(HMCs)。这些络合物通常具有极强的稳定性、水溶性好等特点,广泛存在于天然水和废水中,增加了重金属在环境介质中的扩散,扩大了污染范围。重金属废水通常含有典型浓度为几到几十mg/L(以重金属计)的HMCs,占总重金属的很大一部分。HMCs通常可以根据与重金属络合的官能团进行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调控Cu(III)生成并原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配料:向含Cu的重金属络合物废水中投加破络剂,并搅拌均匀;所述破络剂包括过硫酸盐、过氧化物、重铬酸盐、高碘酸盐、三价钴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步骤S2、辐照:将搅拌均匀的废水通过UV辐照,Cu和破络剂反应产生Cu(III),对重金属络合物进行破络、分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调控Cu(III)生成并原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硫酸盐包括过一硫酸钾、过一硫酸镁、过一硫酸钙、过一硫酸铵、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镁、过硫酸钙、过硫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过氧化物包括双氧水、过氧乙酸、过氧化钾、过氧化钙、过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重铬酸盐包括重铬酸钾、重铬酸钠、重铬酸铵、重铬酸银中的一种或多种;高碘酸盐包括高碘酸钠、高碘酸钾、高碘酸钡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三价钴盐包括CoF3、CoCl3、Co2(SO4)3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调控Cu(III)生成并原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络剂与Cu的摩尔比为(2~4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调控Cu(III)生成并原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的浓度为0.03~1.5mmol/L。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调控Cu(III)生成并原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u包括游离态Cu和络合态Cu,所述游离态Cu和络合态Cu的摩尔比为(1~20):(20~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调控Cu(III)生成并原位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游离态Cu包括Cu
2+
、Cu(H2O)
42+
、Cu(OH)
22+
、Cu
+
、CuOH
+
、CuCl
+
、CuCO
技术研发人员:黄先锋,虞俊一,李玉宝,田海龙,赵敏,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