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燃油微量水分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4671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用抗燃油水分监测领域,涉及一种抗燃油微量水分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根据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获取在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工作温度条件下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中水分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水分传感器得到抗燃油绝对水分含量的换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抗燃油微量水分含量(mg/L)的在线监测,可以根据维护导则DL\T 571标准值设定阈值,对水分超标的情况及时报警,降低劣化油品对设备的腐蚀维护机组安全运行。的腐蚀维护机组安全运行。的腐蚀维护机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燃油微量水分测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用抗燃油水分监测领域,涉及一种抗燃油微量水分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品中水分的在线监测主要采用水分传感器进行检测,水分传感器大多是基于水和所测介质的介电常数差异较大进行测量的方法,分为电容法和电阻法,输出的水分含量以水活度或相对湿度(%)表示。电力用磷酸酯抗燃油分子具有较强的极性,对水分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当水分传感器用于抗燃油水分监测时,输出的结果无法用现阶段执行的电力用油运行维护管理导则中水分含量(mg/L)的监督标准进行评价,使得水分的在线监测没有实际的意义。因此,亟需找到一种相对湿度(%)与水分含量(mg/L)之间的换算方法,实现抗燃油油质水分的在线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燃油微量水分测定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抗燃油微量水分含量(mg/L)的在线监测,可以根据维护导则DL\T 571标准值设定阈值,对水分超标的情况及时报警,降低劣化油品对设备的腐蚀维护机组安全运行。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其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抗燃油微量水分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根据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获取在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工作温度条件下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中水分含量。
[0006]进一步的,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为新油或运行油;当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是新油时,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中水分含量通过以下过程得到:
[0007]2.1)建立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得到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
[0008]2.2)根据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以及磷酸酯抗燃油的相对湿度,获取磷酸酯抗燃油的水分含量。
[0009]进一步的,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如下:
[0010]Ws=e
A

B/T
ꢀꢀꢀ
(1)
[0011]其中:
[0012]Ws是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
[0013]T是温度;
[0014]A是第一新油的关联系数,B是第二新油的关联系数。
[0015]进一步的,第一新油的关联系数和第二新油的关联系数通过测量三组及以上新油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解度数据后,利用递归最小二乘算法回归获得。
[0016]进一步的,磷酸酯抗燃油的水分含量通过下式计算:
[0017]Wo=Ws
·
%R.H(2)
[0018]其中:
[0019]Wo是磷酸酯抗燃油的水分含量;
[0020]Ws是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
[0021]%R.H是磷酸酯抗燃油的相对湿度。
[0022]进一步的,当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是运行油时,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中水分含量通过以下过程得到:
[0023]2.1)建立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
[0024]2.2)测量抗燃油酸值与油液水分饱和溶解度的关系曲线以及电阻率与油液水分饱和溶解度的关系曲线,得到修正后的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
[0025]2.3)根据修正后的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以及磷酸酯抗燃油的相对湿度获取磷酸酯抗燃油的水分含量。
[0026]进一步的,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如下:
[0027]Ws=e
A
′‑
B

/T
ꢀꢀꢀ
(3)
[0028]其中:
[0029]Ws是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
[0030]T是温度;
[0031]A

是第一运行油的关联系数,B

是第二运行油的关联系数。
[0032]进一步的,第一运行油的关联系数和第二运行油的关联系数,通过测量三组及以上运行油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解度数据,利用递归最小二乘算法回归获得。
[0033]进一步的,lnWs通过下式计算:
[0034][0035]T是温度;
[0036]A

是第一运行油的关联系数,B

是第二运行油的关联系数;
[0037]第一运行油的关联系数和第二运行油的关联系数,通过测量三组及以上运行油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解度数据,利用递归最小二乘算法回归获得。
[0038]进一步的,磷酸酯抗燃油的水分含量通过下式计算:
[0039]Wo=Ws

·
%R.H
ꢀꢀꢀ
(6)
[0040]其中:
[0041]Wo是磷酸酯抗燃油的水分含量;
[0042]Ws

是修正后的运行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
[0043]%R.H是磷酸酯抗燃油的相对湿度。
[004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4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燃油微量水分测定方法,本专利技术建立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根据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获取在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工作温度条件下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中水分含量。该方法适用于抗燃油微量水分含量(mg/L)的在线监测,可以根据维护导则DL\T 571标准值设定阈值,对水分超标的情况及时报警,降低劣化油品对设备的腐蚀维护机组安全运行。
[0046]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拟合得到磷酸酯抗燃油新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进一步的通过酸值等指标对运行油进行修正,得到运行油与水分饱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根据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以及磷酸酯抗燃油的相对湿度获得磷酸酯抗燃油的绝对水分含量。
附图说明
[0047]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新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0048]图2是不同温度下酸值对油液水分饱和溶解度的影响;
[0049]图3是不同温度下电阻率对油液水分饱和溶解度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51]在组分和特性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取决于油液温度,温度变化时水分饱和溶解度也会发生变化,通过相关研究和实验得到油液温度与水分饱和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再通过水分传感器监测得到的相对湿度和温度即可换算出绝对水分含量(mg/L)。然而在抗燃油实际运行中,油液的组分和特性会随着运行过程中油液的劣化而变化,因此要得到水分绝对值还需要考虑老化因素的影响,这里通过探究抗燃油水分饱和度与其他运行指标的关系,将温度

水分饱和度关系式平移并添加劣化因子,通过抗燃油的其他指标的在线监测实时校正水分饱和溶解度关系式,进行得到抗燃油运行状态下水分饱和溶解度,进而预测含水量。基于如上内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燃油微量水分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根据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获取在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工作温度条件下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中水分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燃油微量水分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为新油或运行油;当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是新油时,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中水分含量通过以下过程得到:2.1)建立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得到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2.2)根据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以及磷酸酯抗燃油的相对湿度,获取磷酸酯抗燃油的水分含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燃油微量水分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如下:Ws=e
A

B/T
ꢀꢀ
(1)其中:Ws是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T是温度;A是第一新油的关联系数,B是第二新油的关联系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燃油微量水分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新油的关联系数和第二新油的关联系数通过测量三组及以上新油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解度数据后,利用递归最小二乘算法回归获得。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燃油微量水分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磷酸酯抗燃油的水分含量通过下式计算:Wo=Ws
·
%R.H (2)其中:Wo是磷酸酯抗燃油的水分含量;Ws是磷酸酯抗燃油水分饱和溶解度;%R.H是磷酸酯抗燃油的相对湿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燃油微量水分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是运行油时,待检测磷酸酯抗燃油中水分含量通过以下过程得到:2.1)建立磷酸酯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娟宋庆媛付龙飞王笑微冯丽苹刘永洛唐金伟谢佳林张晋玮严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