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信息势差与动力学的用户认知环境塑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网络空间认知域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信息势差与动力学的用户认知环境塑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互联网可被视为一个庞杂的社会虚拟网络总生态系统,多个子系统的风险因素叠加严重阻碍了舆论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网络舆论生态和谐与否,事关国家的政治生态稳定,社会的秩序长治久安和民生的利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随着社会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媒介技术的智能化更新迭代,以及网络舆论场域内部的关系重构,网络舆论生态也发生剧烈变化。当前,网络舆论的生态格局的参与主体变得更复杂多元,网络舆论的群体结构趋于分裂和圈层化,碎片化和情绪化的舆论表达令舆论场域的走向变得更难以琢磨,潜藏着更多未知的舆论风险。
[0003]网络舆论生态失衡的问题不仅只归咎于网络圈层结构的分化与主流权威的消解,还要从网民自身存在的问题来看待。由于过度依赖固定的信息源,网民容易形成获取信息的惰性思维,不加甄别地获取碎片化信息和忽视理性的价值判断力,只乐于充当信息、观点和情绪的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信息势差与动力学的用户认知环境塑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知识图谱构建:利用用户知识背景、认知行为数据,构建相对应的知识图谱,完成不同数据之间的语义关联;(2)用户认知状态检测:设计认知检测模型来判断用户的认知状态,对用户认知状态进行诊断;(3)将用户作为节点,进行节点综合能力排序:选择度中心性、紧密中心性和介数中心性作为网络拓扑的节点性能属性,实现对节点影响力的评估;对节点认知状态和传播信息的相关度进行计算,将节点影响力与相关度进行综合评估,并对节点综合能力进行排序;(4)基于传播动力学理论,计算信息传播阈值与平衡点,结合节点综合能力的大小,建立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型,利用传播的信息塑造用户的认知环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构建知识图谱的方法具体包括:按照顶层知识本体、领域知识本体与领域概念实例的知识层次关系,以及知识概念映射对准方法,建立顶层知识本体和领域知识本体的语义集成框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设计的认知检测模型包含三个模块,即输入模块、深度诊断模块和预测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向深度诊断模块输入由步骤(1)构建好的知识图谱中存储的相关数据节点,输入模块输入的文本由QT={W1,
…
W
n
}表示,知识概念用one
‑
hot向量QK={K1,
…
K
v
}表示;所述深度诊断模块通过深度学习来诊断用户的潜在特征、问题的判别能力、问题的难度系数;其中对于潜在特征的诊断,方法如下:给定用户s的熟练度向量α={α1,
…
α
p
}和问题q,将α中的相应熟练度与问题的概念密集嵌入相乘,得到d1维向量Θ∈R
d1
,将Θ输入DNN以学习潜在特征,其定义如下:其中,DNN
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王斌,常承伟,陈志浩,赵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