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2-C3烯烃齐聚用催化剂组分、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46572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C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2‑
C3烯烃齐聚用催化剂组分、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C2‑
C3烯烃齐聚用催化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2‑
C3烯烃齐聚用催化剂组分、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线性α

烯烃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而乙烯齐聚催化反应则是合成线性α

烯烃的主要方法。在乙烯齐聚催化反应中,影响催化反应产物的关键因素是催化剂。
[0003]乙烯齐聚用的催化剂包括均相催化剂和非均相催化剂两大类。其中,均相催化剂以过渡金属催化剂为主,其催化活性中心主要为前过渡金属中的铬、锆、钛和后过渡金属中的铁、钴、镍,其有机配体主要为α

二亚胺配体、水杨醛亚胺配体等具有络合能力的有机化合物。此类均相催化剂具有良好的耐氧稳定性和对水容忍性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催化剂分子中活性中心的个数较少、数量可调控性较差、可重复利用性较差等缺陷。非均相催化剂主要是负载型催化剂,例如MOFs负载的乙烯齐聚催化剂。非均相催化剂的优势在于溶剂消耗少、产品易分离、催化剂易循环再生等优点,但劣势在于受载体物理化学性质影响,导致负载型催化剂对活性中心的负载量较低,进而使得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较低。
[0004]专利CN104511311公开了一种高选择性乙烯三聚、四聚催化剂体系及其使用方法,对双膦胺配体结构进行了改进,提高了1

己烯和1

辛烯的选择性。CN105562090、CN107282124、CN105562100、CN107282122等专利公开了一系列用于乙烯四聚的单膦氧和双膦氧配体化合物,在过渡金属化合物、水及助催化剂存在下可催化乙烯齐聚反应。CN107282133、CN107282131等专利公开了PCCP类型双膦配体,在过渡金属化合物、含铝助催化剂和叔丁基过氧化氢存在下可催化乙烯四聚反应。CN107282127公开了一种用于乙烯四聚的OPNP型配体,在过渡金属化合物、含铝助催化剂和叔丁基过氧化氢存在下可催化乙烯四聚反应。
[0005]由此可见,虽然现有技术中已经在乙烯齐聚催化反应中应用多种不同的催化剂,但这些催化剂对乙烯齐聚催化反应的效果仍不够理想,因此仍有必要继续研究和探索更多新型催化剂,这对于提高乙烯的转化率、选择性、催化剂稳定性以及使乙烯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聚合等诸多性能指标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目前,通常认为水和氧对乙烯齐聚反应工艺是非常不利的,CN200810111717.8公开了一种乙烯齐聚的方法,严格控制在无水无氧的环境下进行,因此目前的乙烯齐聚反应对工艺要求非常苛刻,导致齐聚反应工艺的反应引发以及重复性都非常差。然而,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惊奇地发现,当乙烯在包括选自含有芳香基的氯化取代

1,10

菲咯啉缩类配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选自有机铝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助催化剂以及特定的有机溶剂和水的存在下进行齐聚反应时,反而具有较高的齐聚反应活性,且齐聚反应引发迅速、运行平稳、重复性好,更为值得注意的是,齐聚反应可以在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由此可以
避免使用冷冻水作为冷却介质,极大地降低了能耗;从而克服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偏见,取得了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C2‑
C3烯烃齐聚用催化剂组分,包括:主催化剂、助催化剂、有机溶剂和促进剂,其中,所述主催化剂选自含有芳香基的氯化取代

1,10

菲咯啉缩类配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助催化剂选自有机铝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溶剂选自芳香烃类有机溶剂、烷烃类有机溶剂、卤代烷烃类有机溶剂、醚类有机溶剂和醇类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促进剂为水,
[0008]其中,以所述有机溶剂的总重量为计算基准,所述水的重量含量为100ppm~500ppm,优选为200ppm~250ppm,更优选为210ppm~240ppm,进一步优选为215ppm~235ppm。
[0009]本专利技术中,C2‑
C3烯烃是指乙烯和丙烯。
[0010]本专利技术中,所提供的催化剂组分优选作为乙烯齐聚用催化剂组分。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主催化剂选自式(1)所述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0012][0013]式(1)中,R1‑
R
11
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
C6烷基、卤素、C1‑
C6烷氧基和硝基;R
12
存在或不存在,选自C1‑
C6亚烷基;R
13
存在或不存在,选自C1‑
C6烷基、卤素、C1‑
C6烷氧基和硝基;n表示取代基R
13
的个数,取自0

5的整数;M为Fe(II)、Co(II)或Ni(II)。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式(1)中,R1‑
R
11
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氟、氯、溴、甲氧基、乙氧基和硝基,优选地,R1‑
R6为氢,R7和R
11
为甲基,R8‑
R
10
为氢;R
12
存在或不存在,选自C1‑
C4亚烷基,优选不存在;R
13
存在或不存在,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氟、氯、溴、甲氧基、乙氧基和硝基,优选不存在;n为0、1或2;M为Fe(II)。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催化剂选自下式(2)所示的化合物:
[0016][0017]式(2)中,R1‑
R5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氟、氯、溴、甲氧基、乙氧基和硝基,优选地,R1‑
R5为氢。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有机铝化合物的通式为AlR
n
X
m
,其中R各自独立地为直链或支链C1‑
C8烷基;X为卤素,优选氯或溴;n为1~3的整数,m为0~2的整数,并且m+n等于3,优选地,所述烷基铝化合物选自三甲基铝、三乙基铝、三丙基铝、三异丁基铝、三正己基铝、三正辛基铝、氯化二乙基铝和二氯化乙基铝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三乙基铝。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有机溶剂选自C6‑
C
18
芳香烃类有机溶剂、C6‑
C
18
烷烃类有机溶剂、C6‑
C
18
卤代烷烃类有机溶剂、C2‑
C6醚类有机溶剂和C2‑
C6醇类有机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有机溶剂选自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苯、正己烷、环己烷、正庚烷、甲基环己烷、乙醚、四氢呋喃、乙醇、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2‑
C3烯烃齐聚用催化剂组分,包括:主催化剂、助催化剂、有机溶剂和促进剂,其中,所述主催化剂选自含有芳香基的氯化取代

1,10

菲咯啉缩类配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助催化剂选自有机铝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溶剂选自芳香烃类有机溶剂、烷烃类有机溶剂、卤代烷烃类有机溶剂、醚类有机溶剂和醇类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促进剂为水,其中,以所述有机溶剂的总重量为计算基准,所述水的重量含量为100ppm~500ppm,优选为200ppm~250ppm,更优选为210ppm~240ppm,进一步优选为215ppm~235pp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催化剂选自式(1)所述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式(1)中,R1‑
R
11
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1‑
C6烷基、卤素、C1‑
C6烷氧基和硝基;R
12
存在或不存在,选自C1‑
C6亚烷基;R
13
存在或不存在,选自C1‑
C6烷基、卤素、C1‑
C6烷氧基和硝基;n表示取代基R
13
的个数,取自0

5的整数;M为Fe(II)、Co(II)或Ni(II)。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催化剂组分,其特征在于,式(1)中,R1‑
R
11
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氟、氯、溴、甲氧基、乙氧基和硝基,优选地,R1‑
R6为氢,R7和R
11
为甲基,R8‑
R
10
为氢;R
12
存在或不存在,选自C1‑
C4亚烷基,优选不存在;R
13
存在或不存在,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氟、氯、溴、甲氧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珺郑明芳栗同林王怀杰张海英吴红飞项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