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温热解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6518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变温热解析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变温热解析装置,包括热解析装置,所述热解析装置为位于装置左侧,所述热解析装置的右侧设置有漂移管,所述漂移管位于装置最右侧,所述热解析装置和漂移管所间隔内部设置有采样片,所述热解析装置底端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采样片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通过选用低功耗的MCH陶瓷加热片,为热解析加热装置,可实现短时间的区间变温,可短时间的区间变温,提升不同沸点样品的测试性能,通过设有简单的机械结构,实现热解析装置对不同物理状态样品进行分析的能力,同时实现固液气不同物理状态样品的进样,结构简单,功耗低。功耗低。功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温热解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变温热解析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变温热解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电子设备对工作环境的温度要求极为敏感,过高或者过低的环境温度都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甚至会损坏电子设备。目前,针对电子设备加热或者散热最常用的方式是散热片散热、热丝加热、风扇强制对流制冷、液冷等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离子迁移谱技术,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门检测技术,它以离子迁移时间的差别来进行离子的分离定性,借助类似于色谱保留时间的概念,起初被称为等离子体色谱。
[0003]传统的热解析装置多是通过电阻丝、加热棒等温控装置加热,且一般为恒温控制模式,即分析过程中热解析的温度一直是处于恒温状态,单种类进样技术,检测种类型态较少,应用环境局限大,无法一次性满足多种类多形态物质的检测,即无法满足不同种类样品(毒品、爆炸物、毒气),不同物理状态(固、液、气)的同时测试。因为不同物质种类的样品分子量的差异和极性的差异导致挥发性的不同,传统的热解析装置无法很好地覆盖不同样品的分析,导致对部分样品的响应弱,较为先进的红外灯加热和激光解析装置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离子迁移谱越来越迫切“一机多能”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温热解析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温热解析装置,包括热解析装置,所述热解析装置为位于装置左侧,所述热解析装置的右侧设置有漂移管,所述漂移管位于装置最右侧,所述热解析装置和漂移管所间隔内部设置有采样片,所述热解析装置底端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采样片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光电传感器固定于底板左侧上端,所述漂移管固定于底板右侧上端,所述热解析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底端成圆柱状,所述驱动装置上端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驱动装置上端圆形通孔关于驱动装置对称;
[000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底端呈圆柱状,所述导向轴上端呈圆柱状,所述导向轴上端与下端之比为五比四,所述导向轴上端固定连接有热解析支架,所述热解析支架呈圆盘状,所述热解析支架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热解析支架外侧开设有三个圆形通孔,所述热解析支架外侧圆形通孔呈环状阵列分布。
[0007]进一步的,所述热解析支架中部圆形通孔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栓,所述热解析支架中部上端活动连接有螺母,所述热解析支架外侧通孔内部活动劣迹有塞打螺钉,所述塞打螺钉上端活动链接有热解析头,所述热解析头呈圆盘状,所述塞打螺钉外侧套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上端与热解析头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下端与热解析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内部套接有塞打螺钉。
[0008]进一步的,所述热解析支架上端缓冲弹簧呈环状阵列排布,所述塞打螺钉呈环状
阵列排布与热解析支架内部,所述热解析头前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热解析头外侧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塞打螺钉位于热解析头外侧圆形通孔内部,所述热解析头上端呈圆柱状,所述热解析头上端两侧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热解析头上端圆形通孔内部活动连接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关于热解析头对称。
[0009]进一步的,所述热解析头上端内部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热解析头凹槽内部开设有圆柱形通孔,所述热解析头内部上端活动卡接有热解析套,所述热解析套底端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热解析套中部底端活动连接有加热片,所述加热片呈圆柱状,所述加热片下端左侧活动连接有第一铂电阻,所述加热片下端右侧活动连接有线路通道,所述加热片中部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铂电阻。
[0010]进一步的,所述漂移管呈矩形状,所述漂移管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中部固定连接有采样片,所述采样片呈矩形状,所述底板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光电传感器。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本技术通过选用低功耗的MCH陶瓷加热片,为热解析加热装置,可实现短时间的区间变温,可短时间的区间变温,提升不同沸点样品的测试性能。
[0013]2.本技术通过设有简单的机械结构,实现热解析装置对不同物理状态样品进行分析的能力,同时实现固液气不同物理状态样品的进样,结构简单,功耗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热解析装置工作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装置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热解析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热解析装置剖面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热解析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为:1、热解析装置;101、驱动装置;102、导向轴;103、热解析支架;104、缓冲弹簧;105、进气通道;106、热解析头;107、塞打螺钉;108、定位销;109、热解析套;110、加热片;111、第一铂电阻;112、第二铂电阻;113、线路通道;2、漂移管;3、采样片;4、光电传感器;5、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变温热解析装置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图5所示,一种变温热解析装置,包括热解析装置1,热解析装置1主要由驱动装置101,导向轴102,热解析支架103,缓冲弹簧104,进气通道105,热解析头106,塞打螺钉107,定位销108,热解析套109,加热片110,第一铂电阻111,第二铂电阻112漂移管2,线路通道113组成。
[0022]具体的,驱动装置101为步进电机,通过其驱动热解析装置1的前后移动,导向轴102为驱动装置101的前后移动提供定位。塞入螺钉107穿过热解析头106再分别安装插入缓
冲弹簧104,最后安装在热解析支架103上。其中热解析头106和弹簧的组合在塞打螺钉之间可以较轻易地进行收缩,即按压热解析头106,热解析头106可以进行收缩运动,热解析头106的顶部端面保持光滑平整。热解析套109紧配在热解析头106的凸台上,并通过定位销108来进行定位和固定,防止紧配的热解析头106和套在热胀冷缩作用下逐渐松动,热解析套109为黄铜材质,导热效果良好,其上有宽度为1.5mm的十字槽,是进氧气的气流通道,热解析套109的顶端为弧面,且凸出热解析头106顶部端面1mm。进气通道105从热解析头106的外侧穿入从热解析头106与热解析套109之间的缝隙穿出,外界的气体在泵压作用下通过进气通道105将解析出的样品蒸汽带入漂移管2中。
[0023]具体的,加热片110为MCH陶瓷加热片110的直径为8mm,功率8w,其升温速率可达到12℃/s,热解析头106的凸台上有深度为1.5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温热解析装置,包括热解析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析装置(1)为位于装置左侧,所述热解析装置(1)的右侧设置有漂移管(2),所述漂移管(2)位于装置最右侧,所述热解析装置(1)和漂移管(2)所间隔内部设置有采样片(3),所述热解析装置(1)底端设置有光电传感器(4),所述采样片(3)底端固定连接有底板(5),所述光电传感器(4)固定于底板(5)左侧上端,所述漂移管(2)固定于底板(5)右侧上端,所述热解析装置(1)包括驱动装置(101),所述驱动装置(101)底端呈圆柱状,所述驱动装置(101)上端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驱动装置(101)上端圆形通孔关于驱动装置(101)对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温热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01)上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轴(102),所述导向轴(102)底端呈圆柱状,所述导向轴(102)上端呈圆柱状,所述导向轴(102)上端与下端之比为五比四,所述导向轴(102)上端固定连接有热解析支架(103),所述热解析支架(103)呈圆盘状,所述热解析支架(103)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热解析支架(103)外侧开设有三个圆形通孔,所述热解析支架(103)外侧圆形通孔呈环状阵列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温热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析支架(103)中部圆形通孔内部活动连接有螺栓,所述热解析支架(103)中部上端活动连接有螺母,所述热解析支架(103)外侧通孔内部活动劣迹有塞打螺钉(107),所述塞打螺钉(107)上端活动链接有热解析头(106),所述热解析头(106)呈圆盘状,所述塞打螺钉(107)外侧套接有缓冲弹簧(104),所述缓冲弹簧(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加强刘惠强王海滨孙刚李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禾嘉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