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向可调式檩条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649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向可调式檩条连接装置,包括次檩条连接杆(1)、第一调节板(2)和第二调节板(3);次檩条连接杆(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相邻两根次檩条(4)之间,次檩条连接杆(1)的下端延伸至主檩条(5)的上方;第一调节板(2)的一端可调节式连接在次檩条连接杆(1)的下端,第一调节板(2)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板(3)的一端可调节式连接,第二调节板(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主檩条(5)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孔位误差导致无法连接主次檩条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向可调式檩条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屋面施工构件,尤其涉及一种三向可调式檩条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屋面施工时,檩条是常用的屋面板承载构件。传统铝合金格栅檩条采用固定圆孔螺栓连接主檩条与次檩条,现场安装时,若屋面为曲面造型或其它复杂形式,极易因圆孔孔位无法对上而导致无法连接主次檩条,现场安装困难,需重新加工制作主次檩条或现场补打孔,增加了施工成本,也影响了施工进度。同时,屋面造型越复杂,孔位的安装误差也越大,随着建筑结构设计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主次檩条的现场安装误差往往难以控制,影响了屋面结构的施工质量。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三向可调式檩条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孔位误差导致无法连接主次檩条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向可调式檩条连接装置,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孔位误差导致无法连接主次檩条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三向可调式檩条连接装置,包括次檩条连接杆、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次檩条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相邻两根次檩条之间,次檩条连接杆的下端延伸至主檩条的上方;第一调节板的一端可调节式连接在次檩条连接杆的下端,第一调节板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板的一端可调节式连接,第二调节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主檩条上。
[0006]所述的第一调节板呈L形结构,第一调节板的一个端面与次檩条连接杆的下端侧壁贴合且可调节式连接,第一调节板的另一端面与第二调节板的一端贴合且可调节式连接。
[0007]所述的第一调节板的一个面上形成有第一调节孔,第一调节孔为长直线形孔,第一调节孔的长度方向与次檩条连接杆的轴向平行,使第一调节板的一个端面通过第一调节孔与次檩条连接杆可调节式连接。
[0008]所述的第一调节板的另一个面上形成有第二调节孔,第二调节孔为长弧形孔,使第一调节板的另一个面通过第二调节孔可调节式连接在第二调节板的一端上。
[0009]所述的第二调节板呈倒T形结构,第二调节板的一个面形成有第三调节孔,第三调节孔与第二调节孔交叉设置,使第二调节板的一端通过第三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与第一调节板的另一个面可调节式连接;第二调节板的另一个面贴合安装在主檩条的表面上。
[0010]所述的第三调节孔为长直线形孔,第三调节孔的长度方向与主檩条的轴向平行设置。
[0011]所述的次檩条连接杆呈T形结构,次檩条连接杆的水平段两端分别与相邻两根次檩条垂直连接,次檩条连接杆的另一端向主檩条方向延伸。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由于设有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第一调节板能通过长直线形的第一调节孔相对次檩条连接杆滑动,第一调节板能通过长弧形的第二调节孔经长直线形的第三调节孔相对第二调节板滑动和转动,利用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的交叉范围扩大第一调节板的调节范围,实现三个方向的调节,调节范围大,从而保证第一调节板能可靠连接在次檩条连接杆与第二调节板之间,从而适应主檩条和次檩条上的孔位误差,保证屋面檩条体系的可靠安装。
[0014]2、本技术由于设有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和次檩条连接杆,能通过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第三调节孔之间的相对移动和滑动实现第一调节板、第二调节板和次檩条连接杆之间不同形态的组合连接,从而实现主檩条与次檩条之间的三向调节安装,满足屋面檩条体系的设计要求,进而更好的满足屋面造型结构和审美要求。
[0015]3、本技术由于设有第一调节孔、第二调节孔和第三调节孔,为主檩条和次檩条保留了一定的活动空间,易于地震能量的释放,符合柔性设计要求,有利于提高整个屋面体系的安全性。
[0016]4、本技术结构简单,可规范化、模块化批量生产,适用于各种形式的主檩条和次檩条安装,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在孔位存在误差时无需重新打孔或更换主次檩条,降低了施工损耗。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三向可调式檩条连接装置的施工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三向可调式檩条连接装置的主视放大图。
[0019]图中,1次檩条连接杆,2第一调节板,201第一调节孔,202第二调节孔,3第二调节板,301第三调节孔,4次檩条,5主檩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三向可调式檩条连接装置,包括次檩条连接杆1、第一调节板2和第二调节板3;次檩条连接杆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相邻两根次檩条4之间,次檩条连接杆1的下端延伸至主檩条5的上方;第一调节板2的一端可调节式连接在次檩条连接杆1的下端,第一调节板2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板3的一端可调节式连接,第二调节板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主檩条5上。
[0022]通过次檩条连接杆1实现连接装置在次檩条4上的固定连接,通过第二调节板3实现连接装置在主檩条5上的固定连接,通过第一调节板2在次檩条连接杆1与第二调节板3之间的可调节式连接,第一调节板2的安装和调节灵活性高,利用第一调节板2的滑动和转动适应主檩条5和次檩条4的孔位误差,避免由于孔位误差导致的安装困难的问题。同时,利用次檩条连接杆1、第一调节板2和第二调节板3在主檩条5和次檩条4之间的可调节性,能够小幅度调节主檩条5和次檩条4的安装位置和角度,从而更好的满足屋面形态的设计要求。
[0023]所述的第一调节板2呈L形结构,第一调节板2的一个端面与次檩条连接杆1的下端侧壁贴合且可调节式连接,第一调节板2的另一端面与第二调节板3的一端贴合且可调节式连接。
[0024]通过L形结构的第一调节板2的设置,第一调节板2利用两个不同方向的面与第二调节板3和次檩条连接杆1之间的贴合,保证节点处的连接可靠性,且能实现不同方向上的调节,调节范围大,可适应不同排布形式的主檩条5和次檩条4的安装需求。
[0025]所述的第一调节板2的一个面上形成有第一调节孔201,第一调节孔201为长直线形孔,第一调节孔201的长度方向与次檩条连接杆1的轴向平行,使第一调节板2的一个端面通过第一调节孔201与次檩条连接杆1可调节式连接。
[0026]在次檩条连接杆1的下端预留圆螺孔,利用长直线形的第一调节孔201实现第一调节板2在次檩条连接杆1下端圆螺孔处的可调节式安装,调节方向为次檩条连接杆1的轴向,第一调节孔201的长度决定调节幅度,能有效避免由于次檩条4和次檩条连接杆1的孔位轴向误差导致无法安装的问题发生。
[0027]所述的第一调节板2的另一个面上形成有第二调节孔202,第二调节孔202为长弧形孔,使第一调节板2的另一个面通过第二调节孔202可调节式连接在第二调节板3的一端上。
[0028]通过长弧形的第二调节孔202的设置,第一调节板2与第二调节板3之间不仅可实现小幅度的位置相对调节,调节方向为沿第二调节孔202的轴向,也可实现小幅度的角度相对调节,第二调节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向可调式檩条连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次檩条连接杆(1)、第一调节板(2)和第二调节板(3);次檩条连接杆(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相邻两根次檩条(4)之间,次檩条连接杆(1)的下端延伸至主檩条(5)的上方;第一调节板(2)的一端可调节式连接在次檩条连接杆(1)的下端,第一调节板(2)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板(3)的一端可调节式连接,第二调节板(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主檩条(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向可调式檩条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调节板(2)呈L形结构,第一调节板(2)的一个端面与次檩条连接杆(1)的下端侧壁贴合且可调节式连接,第一调节板(2)的另一端面与第二调节板(3)的一端贴合且可调节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向可调式檩条连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调节板(2)的一个面上形成有第一调节孔(201),第一调节孔(201)为长直线形孔,第一调节孔(201)的长度方向与次檩条连接杆(1)的轴向平行,使第一调节板(2)的一个端面通过第一调节孔(201)与次檩条连接杆(1)可调节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向可调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建余少乐陈新喜亓立刚别军皓王碗毛登文蒋雪城陈大权鄢全科牛百川张峻郑修军李赟武念铎吴振东田彪朱荣珅孙天瑜谢传亿韦友霖佘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