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吊起重臂的振动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6476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塔吊振动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塔吊起重臂的振动测试装置,振动测试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固定在塔吊的吊臂中部,壳体的两侧对称的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壳体的中部固定有振动阻尼器,振动阻尼器包括圆形框架,圆形框架的内圈均布有若干叶片,每个叶片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圆形框架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有振动平衡器,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裸露在壳体外侧部分与塔吊的吊臂连接并固定有第一振动传感器。有益效果是实现测量塔吊在吊装时的多自由度振动测量,并给出实时的测量值和削弱振动的阻尼值,为在塔吊上安装减少振动的装置提供参考数据。减少振动的装置提供参考数据。减少振动的装置提供参考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塔吊起重臂的振动测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塔吊振动测试
中的振动测量和减轻振动的技术范畴,尤其涉及一种塔吊起重臂的振动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共振是指机械系统所受激励的频率与该系统的某阶固有频率相接近时,系统振幅显著增大的现象。对于多自由度线性系统,有多个共振频率,激励试验时相应出现多个共振峰,对于非线性系统,共振区出现振幅跳跃现象,共振峰发生明显变形,并可能出现超谐波共振和次谐波共振。共振时激励输入系统的功,同阻尼所耗散的功相平衡,即削弱共振需要打破这种平衡,使机械的固有频率避开激励频率。
[0003]如图1所示,塔吊是一种多自由度线性运动的系统,上回转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机)的回转机构由平衡臂1、平衡臂拉杆2、塔帽3、吊臂拉杆4和吊臂5等组成,3个拉杆与塔帽3铰接,吊臂5和平衡臂1与拉杆铰接,吊臂5和平衡臂1与塔帽3铰接。由于拉杆相对于塔帽3、平衡臂1和吊臂5的刚度小很多。因此便由平衡臂1、平衡重及平衡臂拉杆2构成了绕平衡臂1与塔帽3铰接点的振动系统,在塔吊动作中,受到自然风,货物升降惯性,和摆臂的共同作用,极易发生共振损坏塔机,由于这些引起共振的因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塔机在吊装货物时,受货物重量的影响,整个吊装系统的固有频率也发生不确定性改变,因此实验室给出的参考数值不足以保证系统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实现的目标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塔吊动作中,受到自然风,货物升降惯性,和摆臂的共同作用,极易发生共振损坏塔机,由于这些引起共振的因素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塔机在吊装货物时,受货物重量的影响,整个吊装系统的固有频率也发生不确定性改变,因此实验室给出的参考数值不足以保证系统的安全的技术问题,实现测量塔吊在吊装时的多自由度振动测量,并给出实时的测量值和削弱振动的阻尼值,为在塔吊上安装减少振动的装置提供参考数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塔吊起重臂的振动测试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塔吊起重臂的振动测试装置,所述振动测试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在塔吊的吊臂中部,壳体的两侧对称的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内活动连接有第一减振器,第二滑槽内活动连接有第二减振器,壳体的中部固定有振动阻尼器,振动阻尼器包括圆形框架,圆形框架的内圈均布有若干叶片,每个叶片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圆形框架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有阻尼器,叶片的另一端均铰接在圆形框架中心的芯轴上,芯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固定连接,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裸露在壳体外侧部分与塔吊的吊臂连接并固定有第一振动传感器。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振器和所述第二减振器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
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通过软胶囊连接,软胶囊内填充有剪切增稠液体STF。
[0008]进一步的,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均为C形框架,C形框架的开口端设有斜坡,斜坡上固定有所述软胶囊,第一固定架与所述芯轴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架与所述塔吊的吊臂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C形框架的中心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连接有第一弹簧。
[0010]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框架内设有轴承,所述连接轴在所述轴承内转动,所述叶片与圆形框架的径向端面成角度A。
[0011]进一步的,所述角度A的取值范围为:10
°
≤A≤30
°

[0012]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呈螺线形。
[0013]进一步的,振动平衡器包括与所述连接轴连接的摆杆,摆杆的另一端连接有阻尼器,摆杆处设有测量摆杆转动角度的角度传感器。
[0014]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连接有定量泵,定量泵依据第一振动传感器的测量值,以及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的减振值向阻尼器泵入剪切增稠液体STF。
[0015]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实现测量塔吊在吊装时的多自由度振动测量,并给出实时的测量值和削弱振动的阻尼值,为在塔吊上安装减少振动的装置提供参考数据。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塔吊起重臂的振动测试装置所测量塔吊的系统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塔吊起重臂的振动测试装置在塔吊吊臂上的安装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塔吊起重臂的振动测试装置的正视图;图4是图3中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塔吊起重臂的振动测试装置去除壳体后的结构图;图5是图4中B

B向剖视图;图6是图5中P处放大图;图7是图6中H处放大图;图8是图6中N处放大图;图9是图4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M处放大图;图11是图10中阻尼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平衡臂, 2—平衡臂拉杆, 3—塔帽,4—吊臂拉杆,5—吊臂,501—振动测试装置,502—第一横梁,503—第二横梁,6—塔身,7—第一固定板,8—第一固定支架,9—第二固定支架,10—振动阻尼器,1001—振动平衡器,1002—摆杆,1003—阻尼器,1004—角度传感器,1005—连接轴固定套,10051—连接头,1006—接头,1007—转轴,1008—活塞,1009—空腔,1010—弹簧,1011—圆形框架,11—第一滑槽,12—第一固定螺栓,1201—固定螺帽,13—第一软胶囊,14—芯轴左端,1401—第三固定板,15—壳体,16—筋板,17—第二软胶囊,18—第二固定螺栓,19—第二滑槽,20—芯轴右端,21—第二固定板,2101—第四固定板,22—第一弹簧,23—第一斜坡,25—第二斜坡,26—剪切增稠液体STF流道,27—第一固定架,29—第二固定架,30—第一振动传感器,31—第二弹簧,32—叶片,33—连接轴,34—叶片铰接轴,3401—挡板,3402—转轴部,3403—转轴轴承,3404—叶片锁紧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
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20]实施例一如图2至图1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塔吊起重臂的振动测试装置的结构图,振动测试装置包括壳体15,壳体15固定在塔吊的吊臂5中部,壳体15的两侧对称的通过筋板16连接有第一滑槽11和第二滑槽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塔吊起重臂的振动测试装置,所述振动测试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在塔吊的吊臂中部,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两侧对称的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内活动连接有第一减振器,第二滑槽内活动连接有第二减振器,壳体的中部固定有振动阻尼器,振动阻尼器包括圆形框架,圆形框架的内圈均布有若干叶片,每个叶片的一端通过连接轴与所述圆形框架连接,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有阻尼器,叶片的另一端均铰接在圆形框架中心的芯轴上,芯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固定连接,第一减振器和第二减振器裸露在壳体外侧部分与塔吊的吊臂连接并固定有第一振动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塔吊起重臂的振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振器和所述第二减振器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通过软胶囊连接,软胶囊内填充有剪切增稠液体STF。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塔吊起重臂的振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均为C形框架,C形框架的开口端设有斜坡,斜坡上固定有所述软胶囊,第一固定架与所述芯轴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淑荣徐锡权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