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光伏组件之间搭接式防水结构及发电屋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406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包括相对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第一边框具有向外侧延展的盖板,盖板底部具有凸条,第一边框的外侧面具有向外侧延展的第一延展部,第一延展部上设有向下延展的第一挡板;第二边框的顶面密封槽,第二边框的外侧面上设有向外侧延展的第二延展部,第二延展部设有向上延展的第二挡板;第一延展部与第二延展部在厚度方向上错位,且第一延展部高于第二延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光伏组件之间搭接式防水结构及发电屋顶,该搭接式防水结构和发电屋顶可靠性高、易于施工。易于施工。易于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光伏组件之间搭接式防水结构及发电屋顶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具体光伏组件、光伏组件之间搭接式防水结构及发电屋顶。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了整体建筑行业朝着绿色环保,清洁能源,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同时激发了一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所以光伏产业在建筑行业里的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体现尤为突出。大力发展光电一体化建筑是我国建筑能源转型中的关键一步,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是值得肯定的。
[0003]光伏与建筑结合方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影响原有建筑物的功能,而是通过将光伏发电组件安装在已有建筑的屋顶、墙面等结构,例如,通过光伏支架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平房屋顶,或者利用金属夹具、结构胶等将光组件固定在彩钢瓦表面,再连接蓄电池和逆变器等装置,以实现利用建筑闲置空间发电,提高发电效率的目的。另一类更加注重光伏组件与建筑的融合,包括光伏屋顶和光伏幕墙等,二者同时设计和施工,光伏发电组件成为建筑材料的一部分,同时具备发电和建材的双重功能,形成光伏与建筑的统一体。
[0004]当光伏组件直接作为建筑屋顶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光伏组件拼接处的漏水问题。一般而言,可以在倾斜式的屋顶纵向安装导水槽,而光伏组件的纵向边框被导水槽支承,利用倾斜的导水槽及时将雨水排走。由于屋顶设置了纵向导水槽,使得屋顶不便再安装横向导水槽,否则横向导水槽与纵向导水槽交叉导致光伏组件将无法被安装。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光伏屋顶横向边框拼接处的防水方案。<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光伏组件之间搭接式防水结构及发电屋顶。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光伏组件,包括矩形框和设置在矩形框内的光伏层压件,矩形框包括保持在光伏层压件的一相对边的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第一边框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向外侧延展的盖板,盖板的底部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第二边框的顶面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密封槽;第一边框的外侧面上且位于盖板的下方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向外侧延展的第一延展部,第一延展部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并向下延展的第一挡板,第二边框的外侧面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向外侧延展的第二延展部,第二延展部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并向上延展的第二挡板,第一延展部与第二延展部在厚度方向上错位,且第一延展部高于第二延展部。
[0007]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延展部与第二延展部之间的错位距离大于第一挡板的宽度和第二挡板的宽度。
[000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盖板设置在第一边框的外侧面上沿,第一延展部设置在第一
边框的外侧面中部,第二延展部设置在第二边框的外侧面下沿。
[000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垂直地设置在第一延展部的外缘,第二挡板垂直地设置在第二延展部的外缘。
[00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矩形框包括一对长边框和一对短边框,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为长边框。
[00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矩形框为铝合金、不锈钢或非金属复合材料。
[00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边框包括中空的第一本体,第一本体具有容纳光伏层压件边缘的第一安装槽,第一本体的、与光伏层压件相背的一侧设有盖板和第一延展部。
[0013]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边框包括中空的第二本体,第二本体的、与光伏层压件相背的一侧设有第二延展部;第二本体的顶部具有第一顶壁、设置在第一顶壁外缘的挡边和设置在第一顶壁内缘且高于第一顶壁的第二顶壁,第二顶壁的下方形成面向用于容纳光伏层压件边缘的第二安装槽。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光伏组件之间搭接式防水结构形成于两个光伏组件之间;该结构包括其中一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和另一光伏组件的第二边框,所述第二边框(5)的外侧面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向外侧延展的第二延展部(14);第一边框的盖板搭在第二边框上并完全覆盖第二边框的密封槽,盖板底部的凸条置入第二边框的密封槽;第一边框的第一挡板插入由第二延展部、第二挡板及第二边框的外侧面所限定的第二槽中;第二边框的的第二挡板插入由第一边框的第一延展部、第一挡板及第一边框的外侧面所限定的第一槽中。
[001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密封槽内设有第一密封条。
[0016]在某项实施方式中,第一槽或/和第二槽中设有第二密封条。
[001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发电屋顶包括多个横向的檩条、纵向设置在檩条上的多个导水槽和设置在导水槽上的光伏组件阵列,每个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及第二边框横向延伸,另外两个边框纵向延伸;在横向上,每个光伏组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导水槽上;纵向排列的相邻光伏组件之间形成权利要求的防水结构。
[001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水槽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溜槽,溜槽的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平台,每个光伏组件的纵向延伸的边框被安装平台支承。
[001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相邻光伏组件的、相邻纵向延伸的两边框通过中压块安装在同一个导水槽上;中压块的两端将该两个纵向延伸的边框分别压紧在溜槽两侧的安装平台,中压块通过紧固件与导水槽锁紧。
[002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光伏组件阵列边缘处的纵向延伸的边框通过边压块安装在对应导水槽的安装平台上;边压块通过紧固件与导水槽锁紧。
[002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导水槽上还设有导水槽盖。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本公开的光伏组件铺设在建筑屋顶时,能够在相邻光伏组件之间形成可靠的防水结构,且该防水结构便于在施工中形成。本公开的发电屋顶防水结构多样,既有导水槽快速排水,又有搭接式防水结构防止雨水渗漏。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光伏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光伏组件的第一边框横截面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光伏组件的第二边框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光伏组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光伏组件之间的搭接式防水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发电屋顶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发电屋顶的光伏组件阵列中部的纵向边框与导水槽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发电屋顶的光伏组件阵列边缘纵向边框与导水槽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符号说明:
[0032]光伏组件1、矩形框2、光伏层压件3、第一边框4、第二边框5、第三边框6、盖板7、凸条8、第一延展部9、第一挡板10、第一槽11、第一本体12、第一安装槽13、第二延展部14、第二挡板15、密封槽16、第二本体17、第二安装槽18、第一顶壁19、挡边20、第二顶壁21、第二槽22、第一密封条23、第二密封条24、檩条25、导水槽26、溜槽27、安装平台28、中压块29、边压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伏组件,包括矩形框(2)和设置在所述矩形框(2)内的光伏层压件(3),所述矩形框(2)包括保持在所述光伏层压件(3)的一相对边的第一边框(4)和第二边框(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4)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且向外侧延展的盖板(7),所述盖板(7)的底部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条(8),所述第二边框(5)的顶面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密封槽(16);所述第一边框(4)的外侧面上且位于所述盖板(7)的下方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向外侧延展的第一延展部(9),所述第一延展部(9)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并向下延展的第一挡板(10),所述第二边框(5)的外侧面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向外侧延展的第二延展部(14),所述第二延展部(14)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并向上延展的第二挡板(15),所述第一延展部(9)与所述第二延展部(14)在厚度方向上错位,且所述第一延展部(9)高于所述第二延展部(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展部(9)与所述第二延展部(14)之间的错位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挡板(10)的宽度和所述第二挡板(15)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7)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框(4)的外侧面上沿,所述第一延展部(9)设置在所述第一边框(4)的外侧面中部,所述第二延展部(14)设置在所述第二边框(5)的外侧面下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0)垂直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延展部(9)的外缘,所述第二挡板(15)垂直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延展部(14)的外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2)包括一对长边框和一对短边框,所述第一边框(4)和所述第二边框(5)为长边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2)为铝合金、不锈钢或非金属复合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4)包括中空的第一本体(12),所述第一本体(12)具有容纳所述光伏层压件(3)边缘的第一安装槽(13),所述第一本体(12)的、与所述光伏层压件(3)相背的一侧设有所述盖板(7)和所述第一延展部(9)。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5)包括中空的第二本体(17),所述第二本体(17)的、与所述光伏层压件(3)相背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延展部(14);所述第二本体(17)的顶部具有第一顶壁(19)、设置在所述第一顶壁(19)外缘的挡边(20)和连接所述第一顶壁(19)内缘且高于所述第一顶壁(19)的第二顶壁(21),所述第二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蠡李新昌王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协鑫集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