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摄影测量功能的无人机,涉及无人机领域,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外端支架上设置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无人机飞行桨;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底部居中位置开设有收纳保护槽;所述收纳保护槽的内部设置有升降安装盘;所述角度调节件上设置有用于地形测量的测量摄像头;所述升降安装盘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部设置有传动齿条A,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无人机降落缓冲的过程中,自主将测量摄像头收纳保护起来,保证测量摄像头不会受损,解决了无人机降落时,测量摄像头可能会与降落地面上的异物碰撞,导致测量摄像头因与异物接触而造成自身受摩擦致使拍摄不清晰的问题。受摩擦致使拍摄不清晰的问题。受摩擦致使拍摄不清晰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摄影测量功能的无人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摄影测量功能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一些不便于行走的地形也不需要人工实地测量了,而是采用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无人机对地形进行拍摄测量,无人机摄影测量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测量不仅具有高效的优点,还能够节省人工投入,也不会出现较大的危险。
[0003]现有的无人机的测量摄像头多数都位于无人机的下方,在无人机降落的过程中,测量摄像头可能会因降落地面存有异物而与外界接触碰撞,不仅会导致测量摄像头因与异物接触而造成自身受摩擦致使拍摄不清晰,影响后续对于地形的测量,如果接触时的冲击力过大,还容易导致测量摄像头直接受损,耽搁测量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摄影测量功能的无人机,以解决在无人机降落的过程中,测量摄像头可能会因降落地面存有异物而与外界接触碰撞,不仅会导致测量摄像头因与异物接触而造成自身受摩擦致使拍摄不清晰,影响后续对于地形的测量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摄影测量功能的无人机,具体包括:无人机主体,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外端支架上设置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无人机飞行桨;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底部居中位置开设有收纳保护槽;所述收纳保护槽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收纳保护槽的内部设置有升降安装盘;所述升降安装盘为圆盘形结构;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安装套板;所述安装套板为矩形结构;所述升降安装盘的底部设置有角度调节件;所述角度调节件上设置有用于地形测量的测量摄像头;所述升降安装盘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部设置有传动齿条A;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内部内侧设置有从动横轴;所述从动横轴为圆柱形结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从动横轴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传动齿轮A;所述传动齿轮A与传动齿条A啮合相连接;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内部外侧设置有传动横轴;所述传动横轴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传动横轴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同步轮A;所述传动横轴的居中位置设置有传动齿轮B;所述传动齿轮B与传动齿轮A啮合相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主体的内部顶端设置有驱动横轴;所述驱动横轴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驱动横轴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同步轮B;所述同步轮B通过一条同步带与同步轮A相连接;所述驱动横轴的居中位置设置有传动齿轮C;所述升降安装盘的顶部居中位置嵌入安装有复原弹簧A的一端;所述复原弹簧A的另一端嵌入安装于收纳保护槽的内部顶端。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套板的外侧设置有传动齿条B;所述安装套板的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为矩形结构;所述安装套板的顶部设置有起降支撑件;所述起降支撑件大体为T形结构;所述起降支撑件的内侧设置有传动齿条C;所述传动齿条C与传动齿轮C啮合相连接;所述起降支撑件的顶部设置有嵌装顶板;所述嵌装顶板为矩形结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嵌装顶板的底部前后两侧设置嵌入安装有复原弹簧B的一端;所述复原弹簧B的另一端嵌入安装于安装套板的顶部;所述安装套板的内侧底部设置有限位竖板;所述限位竖板的位置与限位挡板的位置竖直对应;所述起降支撑件的外侧设置有滑动安装件;所述滑动安装件的内部设置有传动齿条D;所述传动齿条D的内端设置有防护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为矩形结构;所述滑动安装件的顶部设置有装载竖板;所述装载竖板上设置有主动横轴;所述主动横轴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主动横轴的居中位置设置有传动齿轮D;所述传动齿轮D与传动齿条D啮合相连接;所述主动横轴的前后两端设置有传动齿轮E;所述传动齿条C跟随安装套板下降到一定位置后,传动齿条B会与传动齿轮E啮合。
有益效果
[0011]一、本专利技术在无人机降落的时候,起降支撑件会优先接触抵靠地面,起到一定缓冲下降的作用,继续停落的过程中无人机主体会在自重的作用下下滑,此时传动齿条C会在与传动齿轮C啮合的作用下带动驱动横轴和同步轮B旋转,使同步轮B在通过同步带与同步轮A连接的作用下带动传动横轴旋转,使传动横轴带动传动齿轮B旋转,使传动齿轮B带动传动齿轮A呈相反时针旋转,使传动齿轮A在与传动齿条A啮合的作用下带动升降安装盘及测量摄像头上升,使其收缩进入到收纳保护槽的内部,如此在下降缓冲的过程中,自动使测量摄像头升高收纳,使测量摄像头不容易与地面异物接触碰撞,保证测量摄像头降落时的安全。
[0012]二、本专利技术在无人机主体带动安装套板和传动齿条B下降,下降到一定位置后,传动齿条B会与传动齿轮E啮合,从而在传动齿条B下降的时候,传动齿轮E能够随之带动主动横轴和传动齿轮D旋转,使传动齿轮D在与传动齿条D啮合的作用下带动其和防护板向内移动,使两块防护板在收纳保护槽的下方对接组合起来,从而通过防护板的对接能够将已经收纳进收纳保护槽内部的测量摄像头密封起来,进而能够充分保证无人机落地时的安全性,测量摄像头不容易与外界发生直接的接触碰撞,测量摄像头不会因与外界接触摩擦而导致自身拍摄模糊,影响到测量工作的进行,也不会因碰撞而直接受损。
[0013]三、本专利技术能够在无人机降落缓冲的过程中,自主将测量摄像头收纳保护起来,保证测量摄像头不会受损,并且本专利技术在起飞后,起降支撑件以及无人机主体能够在复原弹簧B的作用下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使两块防护板分离的同时还会使升降安装盘和测量摄像头下降复原,使测量摄像头从收纳保护槽的内部移出,便于测量摄像头能够对地形进行测量,进而使得本专利技术中的测量摄像头能够在不需要电力设备介入的前提下,在降落时自主收纳,起飞时自主恢复,使用方便,不会在收纳和取出测量摄像头上耗费多余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5]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6]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安装套板及无人机主体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图2中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无人机主体半剖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起降支撑件及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图5中B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升降安装盘及测量摄像头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滑动安装件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列表1、无人机主体;101、驱动马达;102、无人机飞行桨;103、收纳保护槽;104、升降安装盘;105、角度调节件;106、测量摄像头;107、传动齿条A;108、从动横轴;109、传动齿轮A;1010、传动横轴;1011、同步轮A;1012、传动齿轮B;1013、驱动横轴;1014、同步轮B;1015、传动齿轮C;1016、复原弹簧A;2、安装套板;201、传动齿条B;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摄影测量功能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主体(1),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外端支架上设置有驱动马达(101);所述驱动马达(10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无人机飞行桨(102);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底部居中位置开设有收纳保护槽(103);所述收纳保护槽(103)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收纳保护槽(103)的内部设置有升降安装盘(104);所述升降安装盘(104)为圆盘形结构;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安装套板(2);所述安装套板(2)为矩形结构;所述升降安装盘(104)的底部设置有角度调节件(105);所述角度调节件(105)上设置有用于地形测量的测量摄像头(106);所述升降安装盘(104)的左右两侧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部设置有传动齿条A(107);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内部内侧设置有从动横轴(108);所述从动横轴(108)为圆柱形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摄影测量功能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横轴(108)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传动齿轮A(109);所述传动齿轮A(109)与传动齿条A(107)啮合相连接;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内部外侧设置有传动横轴(1010);所述传动横轴(1010)为圆柱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摄影测量功能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横轴(1010)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同步轮A(1011);所述传动横轴(1010)的居中位置设置有传动齿轮B(1012);所述传动齿轮B(1012)与传动齿轮A(109)啮合相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具有摄影测量功能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主体(1)的内部顶端设置有驱动横轴(1013);所述驱动横轴(1013)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驱动横轴(1013)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同步轮B(1014);所述同步轮B(1014)通过一条同步带与同步轮A(1011)相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具有摄影测量功能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横轴(1013)的居中位置设置有传动齿轮C(1015);所述升降安装盘(104)的顶部居中位置嵌入安装有复原弹簧A(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铃,陈想,刘冬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