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除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6329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物流消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毒除菌装置,该消毒除菌装置包括用于对包裹喷洒消毒液的消杀部,所述消杀部包括消杀部箱体,和设置在所述消杀部箱体上的消毒液储存仓,以及设置在所述消杀部箱体内用于喷洒消毒液的消杀组件,所述消杀组件包括电动葫芦、导向轮和消毒液导管,所述进液软管一端与所述消毒液储存仓底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消毒液导管相连通,所述电动葫芦和所述导向轮固定设置在所述消杀部箱体的顶部,所述电动葫芦的牵引绳绕过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消毒液导管相连接,所述电动葫芦驱动所述消毒液导管上下活动。所述消杀部内消杀组件的高度等参数可以根据包裹尺寸进行调节,对包裹进行更高效的多方位消毒。位消毒。位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毒除菌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物流消杀
,尤其涉及一种消毒除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流系统的发展和疫情全球化的问题,物流包裹的消杀也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现在物流分拣站的包裹来自五湖四海,在分派至客户手中前需要经过数次消毒,才能保证在运输过程中及时切断病毒附着在包裹外壳进行传播的途径。
[0003]目前各分拣站主要是依靠人工喷洒消毒液;或由机器进行喷洒,人工对包裹进行翻面等方法来对包裹外壳进行消杀。
[0004]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工喷洒消毒液或人工进行翻面都很耗时耗力,效率低下,增加物流成本;并且机器从顶部单一地喷洒消毒液易造成对小包裹的过度喷洒,浪费消毒液,对大包裹则是无法多方位喷洒到消毒液,消杀不彻底。在对包裹进行消杀的过程中,现场工作人员不仅存在吸入弥散在空气里的雾粒状消毒液的风险,而且消毒液在喷洒过程中可能会溅到皮肤上或溅入眼内,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毒除菌装置,能够多方位地对传送带上的包裹进行消杀除菌,安全高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消毒除菌装置,该消毒除菌装置包括用于对包裹喷洒消毒液的消杀部,所述消杀部包括消杀部箱体,和设置在所述消杀部箱体上的消毒液储存仓,以及设置在所述消杀部箱体内用于喷洒消毒液的消杀组件,所述消毒液储存仓与进液软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进液软管通过所述消杀部箱体上的通孔进入所述消杀部箱体内部;所述消杀组件包括电动葫芦、导向轮和消毒液导管,所述进液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消毒液导管相连通,所述电动葫芦和所述导向轮固定设置在所述消杀部箱体的顶部,所述电动葫芦的牵引绳绕过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消毒液导管相连接,所述电动葫芦驱动所述消毒液导管上下活动。
[0008]优选的,所述消杀部箱体包括箱体外壳,所述箱体外壳的内表面两侧设置有导向凹槽;所述消毒液导管与所述导向凹槽位置相对应的地方固定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滑动卡接在所述导向凹槽内。
[0009]优选的,所述消杀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消毒液导管连接的主喷头和两个副喷头;所述主喷头固定设置在所述消毒液导管的下方中间位置,用于从上而下的喷洒消毒液,所述副喷头设置在所述消毒液导管两端的出口处。
[0010]优选的,所述主喷头两侧设置有挡板。
[0011]优选的,所述副喷头包括牵引电磁铁、旋转接头和喷嘴,所述喷嘴通过所述旋转接头与所述消毒液导管相连接,所述牵引电磁铁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消毒液导管和所述喷嘴上,所述牵引电磁铁可牵引所述喷嘴以所述旋转接头为中心上下摆动。
[0012]优选的,所述消杀部箱体还包括用于防止消毒液溅出和外溢的挡帘,所述挡帘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沿着包裹传送方向的入口和出口两端。
[0013]优选的,所述消杀部箱体还包括废液导管和废液收集桶,所述废液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箱体外壳下凹状底部的最低点相连通,所述废液导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废液收集桶内。
[0014]优选的,所述箱体外壳为一体透明的亚克力材质。
[0015]优选的,所述消毒液储存仓为透明防腐蚀材质。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本技术通过在消杀部内设置可调节高度的消杀组件,即仅需每次消杀开始前根据本条传送带所传送的包裹尺寸调节电动葫芦正反转,使喷洒消毒液的消杀组件位于最佳喷洒高度,使更多的消毒液与包裹表面直接接触,提高了对传送带上包裹的消杀效率。
[0018](2)本技术的消杀组件在顶部设置主喷头,包裹运动方向前后两端的异侧设置有副喷头,对包裹多方位喷洒消毒液;降低了因只从一个角度喷洒所造成的大量消毒液未接触包裹表面带来的浪费。
[0019](3)本技术可根据该传送带上的包裹尺寸,调节牵引电磁铁,将副喷头调整到最佳喷洒角度,提高包裹侧面的消毒液喷洒效率。
[0020](4)消杀部箱体外壳以及箱体外壳沿着包裹传送方向的入口和出口两端挡帘的设置,避免了消毒液喷洒过程中的四溅和外溢,降低了现场工作人员吸入雾粒状消毒液或被被溅射到消毒液的可能性,减少对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危害。
[0021](5)消杀部箱体外壳的下凹状底部便于对消杀部内的废液进行引流,再通过与箱体外壳底部相连接的废液导管,将废液收集至桶内等待专门处理,避免了消毒废液无专门收集处理的危险情况。
[0022](6)消毒液储存仓始终高于与其连通的消毒液导管,只要保证消毒液储存仓内存在消毒液,由连通器原理就可以保证消毒液导管内充满消毒液,各喷头在喷液过程中,不会出现消毒液不连续的现象。
[0023](7)在消杀开始后,仅需少量工作人员通过监测透明消杀部箱体内的消杀工作是否异常以及透明消毒液储存仓内消毒液的余量多少,节省了人力,更高效。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右视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测量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消杀部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消杀部内部结构正视图;
[0028]图5为本技术消杀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侧喷头的放大示意图;
[0030]本技术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
[0031]1、测量部;11、测量部箱体;12、测量组件;121、第一测量光栅;122、第二测量光栅;123、第三测量光栅;124、第四测量光栅;125、第五测量光栅;126、第六测量光栅;
[0032]2、消杀部;21、消毒液储存仓;211、进液软管;22、消杀部箱体;221、箱体外壳;221a、导向凹槽;222、挡帘;223、废液导管;224、废液收集桶;23、消杀组件;231、电动葫芦;232、导向轮;233、消毒液导管;233a、滑轮;234、主喷头;234a、挡板;235、副喷头;235a、牵引电磁铁;235b、旋转接头;235c、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4]实施例1
[0035]本实施例中任意一条传送带上所运输的包裹尺寸相近,不同传送带所运输的包裹尺寸可以有较大差异,即本实施例只需在工作开始前根据此条传送带的包裹的大致尺寸预先调节好消杀部2内消杀组件23的所在高度,以及消杀组件23上的喷头朝向即可。
[0036]为便于理解,此处结合图3

6,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方式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0037]消杀部2包括消毒液储存仓21、消杀部箱体22和消杀组件23。
[0038]如图3所示,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毒除菌装置,该消毒除菌装置包括用于对包裹喷洒消毒液的消杀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部(2)包括消杀部箱体(22),和设置在所述消杀部箱体(22)上的消毒液储存仓(21),以及设置在所述消杀部箱体(22)内用于喷洒消毒液的消杀组件(23),所述消毒液储存仓(21)与进液软管(211)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进液软管(211)通过所述消杀部箱体(22)上的通孔进入所述消杀部箱体(22)内部;所述消杀组件(23)包括电动葫芦(231)、导向轮(232)和消毒液导管(233),所述进液软管(211)的另一端与所述消毒液导管(233)相连通,所述电动葫芦(231)和所述导向轮(232)固定设置在所述消杀部箱体(22)的顶部,所述电动葫芦(231)的牵引绳绕过所述导向轮(232)与所述消毒液导管(233)相连接,所述电动葫芦(231)驱动所述消毒液导管(233)上下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毒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部箱体(22)包括箱体外壳(221),所述箱体外壳(221)的内表面两侧设置有导向凹槽(221a);所述消毒液导管(233)与所述导向凹槽(221a)位置相对应的地方固定安装有滑轮(233a),所述滑轮(233a)滑动卡接在所述导向凹槽(221a)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毒除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组件(23)还包括与所述消毒液导管(233)连接的主喷头(234)和两个副喷头(235);所述主喷头(234)固定设置在所述消毒液导管(233)的下方中间位置,用于从上而下的喷洒消毒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扬李佳泽梁新宇陈飞勇苏涛赵相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庄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