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术后康复的下肢力量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6271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基于术后康复的下肢力量训练装置,涉及下肢康复训练领域,包括:拱形支撑底架;所述拱形支撑底架顶部通过U形连接件安装有一号储液缸体,且一号储液缸体底部内安装有曲轴;所述一号储液缸体内部安装有两个抽排活塞,且抽排活塞底部安装有传动连杆,并且传动连杆底端与曲轴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手动旋钮对调控式阀芯进行转动调节,逐步缩小调控式阀芯内部通道与抽排通道连通孔径大小,从而逐步降低抽排通道内部油液流量,逐步增加曲轴转动阻力,逐步提升患者下肢训练强度,加快患者下肢康复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术后康复用下肢力量训练装置在使用,其训练强度无法针对性调节,难以满足下肢后期逐步强化训练所需的问题。以满足下肢后期逐步强化训练所需的问题。以满足下肢后期逐步强化训练所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术后康复的下肢力量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肢康复训练
,特别涉及基于术后康复的下肢力量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下肢主要神经是坐骨神经、胫神经及腓总神经,在下肢神经受损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其神经需要一定时间进行恢复,神经在术后进行恢复的过程中,排除自身受伤的严重性,比较重要的就是补充营养以及适当的锻炼,其中在锻炼的初期可以选用脚踩持续转动式来恢复腿部神经功能,而后期可以选用锻炼腿部力量的蹬力装置来进行力量恢复。
[0003]术后康复用下肢力量训练装置可以参考CN110353644B号专利,其主要包括机座和控制面板,所述机座包括监控装置、支撑组件、上肢康复训练机构、下肢康复训练机构和上肢力量训练机构,监控装置与控制面板连接,上肢康复训练机构包括上肢外壳、第一驱动马达和康复训练手柄,下肢机构包括下肢外壳、第二驱动马达和康复训练踏板,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底座、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设置在前端部,第二支撑柱设置在后端部,第二支撑柱的上端设有可调节高度的座椅,座椅的靠背设有腹部按摩臂、颈部按摩臂和头部按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术后康复的下肢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拱形支撑底架(1);所述拱形支撑底架(1)顶部通过U形连接件安装有一号储液缸体(2),且一号储液缸体(2)底部内安装有曲轴(3);所述一号储液缸体(2)内部安装有两个抽排活塞(5),且抽排活塞(5)底部安装有传动连杆(6),并且传动连杆(6)底端与曲轴(3)相连;所述一号储液缸体(2)顶部安装有密封导流盖(7),且密封导流盖(7)内部安装有调控式阀芯(8),调控式阀芯(8)顶部安装有手动旋钮(9),并且手动旋钮(9)位于密封导流盖(7)顶部外侧;所述拱形支撑底架(1)底部安装有吸管(11),且吸管(11)管口安装有防滑吸盘(10);所述拱形支撑底架(1)倾斜部位内侧通过U形连接件安装有二号负压缸体(12),且二号负压缸体(12)一端安装有透气受力盖(13),透气受力盖(13)内开设有气孔,并且二号负压缸体(12)与吸管(11)相连;所述二号负压缸体(12)内部安装有负压活塞(14),且负压活塞(14)与手动螺杆(15)相连,并且手动螺杆(15)贯穿于透气受力盖(13)内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术后康复的下肢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3)转动连接于一号储液缸体(2)底部内,曲轴(3)两端分别安装有训练脚蹬(4),两个训练脚蹬(4)相互之间偏转角度为180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术后康复的下肢力量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储液缸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兆宁高丽萍林佳楠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