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电气设施防护箱,包括:箱体;箱盖;分别设置于箱体每个角的竖向加强柱;设置于箱体底部右侧的第一安装孔组;设置于箱体前侧的第二安装孔组;分别设置于箱体底部左侧上、下的第一限位台;分别设置于箱体底部中间上、下的第二限位台;设置于第一限位台、第二限位台中间的通孔;设置于通孔四周内侧的环形凹槽;设置于环形凹槽内的防潮颗粒;卡设于环形凹槽外侧的蜂窝导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增强防护箱底部的空气流通,便于散热;通过在第一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上设置通孔、防潮颗粒和蜂窝导流板,使其通过通孔和蜂窝导流板快速将空气中的水汽吸入防潮颗粒,避免损坏设备。避免损坏设备。避免损坏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电气设施防护箱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机车用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电气设施防护箱。
技术介绍
[0002]铁路机车是铁路运输的牵引动力装置,车上的所有电气部件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主电网获取能量,而电源开关箱作为主电网的中继站,其性能的优劣与使用的方便性直接影响到铁路机车能否安全、高速运行,现有的电源开关箱由于设置多个安装孔,在极端天气中十分容易进入水汽,从而导致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电气设施防护箱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增强防护箱底部的空气流通,便于散热;通过在第一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上设置通孔、防潮颗粒和蜂窝导流板,使其通过通孔和蜂窝导流板快速将空气中的水汽吸入防潮颗粒,避免损坏设备。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电气设施防护箱,包括:箱体;连接于箱体的箱盖;分别设置于箱体每个角的竖向加强柱;设置于箱体底部右侧的第一安装孔组;设置于箱体前侧的第二安装孔组;分别设置于箱体底部左侧上、下的第一限位台;分别设置于箱体底部中间上、下的第二限位台;设置于第一限位台、第二限位台中间的通孔;设置于通孔四周内侧的环形凹槽;设置于环形凹槽内的防潮颗粒;卡设于环形凹槽外侧的蜂窝导流板。
[000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箱体与箱盖采用卡扣连接。
[000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一安装孔组包括三个第一安装孔。
[0007]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其中上述第二安装孔组包括七个第二安装孔。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0009]1)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增强防护箱底部的空气流通,便于散热;通过在第一限位台和第二限位台上设置通孔、防潮颗粒和蜂窝导流板,使其通过通孔和蜂窝导流板快速将空气中的水汽吸入防潮颗粒,避免损坏设备。
[0010]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1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电气设施防护箱的主视图。
[0013]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图1中箱体的俯视图。
[001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图1中通孔的局部剖面图。
[0015]附图标记
[0016]箱体10,箱盖20,竖向加强柱30,第一安装孔组40,第二安装孔组50,第一限位台60,第二限位台70,通孔80,环形凹槽90,防潮颗粒91,蜂窝导流板92。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18]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电气设施防护箱的主视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图1中箱体10的俯视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图1中通孔80的局部剖面图。如图所示,一种轨道交通电气设施防护箱,包括:箱体10;连接于箱体10的箱盖20,箱体10与箱盖20采用卡扣连接;分别设置于箱体10每个角的竖向加强柱30;设置于箱体10底部右侧的第一安装孔组40,第一安装孔组40包括三个第一安装孔;设置于箱体10后侧的第二安装孔组50,第二安装孔组50包括七个第二安装孔;分别设置于箱体10底部左侧上、下的第一限位台60;分别设置于箱体10底部中间上、下的第二限位台70;设置于第一限位台60、第二限位台70中间的通孔80;设置于通孔80四周内侧的环形凹槽90;设置于环形凹槽90内的防潮颗粒91;卡设于环形凹槽90外侧的蜂窝导流板92。
[0019]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箱体10与箱盖20采用卡扣连接,连接稳固,便于拿放。在箱体10每个角设置竖向加强柱30,增强箱体10的强度,使其抗压能力增加。在箱体10底部右侧设置第一安装孔组40,在箱体10前侧侧设置第二安装孔组50,用于安装设备。在箱体10底部左侧上、下分别设置第一限位台60,在箱体10底部中间上、下分别设置第二限位台70,通过第一限位台60和第二限位台70使设备距离箱体10有一定位置,便于通风散热。在第一限位台60和第二限位台70中间设置通孔80,在中空四周内侧设置环形凹槽90,在环形凹槽90内设置防潮颗粒91,在环形凹槽90外侧卡设蜂窝导流板92,通过在第一限位台60和第二限位台70上设置通孔80、防潮颗粒91和蜂窝导流板92,使其通过通孔80和蜂窝导流板92快速将空气中的水汽吸入防潮颗粒91,避免损坏设备。
[0020]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电气设施防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连接于所述箱体的箱盖;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每个角的竖向加强柱;设置于所述箱体底部右侧的第一安装孔组;设置于所述箱体前侧的第二安装孔组;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底部左侧上、下的第一限位台;分别设置于所述箱体底部中间上、下的第二限位台;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台、所述第二限位台中间的通孔;设置于所述通孔四周内侧的环形凹槽;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陈丽莎,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铁龙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