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扭组合桁架,涉及钢结构领域,包括立体桁架,所述立体桁架由若干纵向布置的主桁架杆以及用于衔接主桁架杆的联系桁架杆构成,立体桁架外侧六个面上相邻的主桁架杆和联系桁架杆之间通过斜撑杆对角连接,还包括钢板架,所述钢板架镶嵌在立体桁架内,所述钢板架包括若干抗扭钢板和若干加劲肋,相对的抗扭钢板通过加劲肋支撑连接,若干抗扭钢板的形状与立体桁架六个面的空隙相适配,且与立体桁架焊接。该抗扭组合桁架,通过将若干抗扭钢板构成的钢板架与立体桁架相结合,立体桁架的整体抗扭刚度大,抗扭性能大大增强,也提高了桁架整体抗弯刚度及承载能力提高,可减少桁架的用钢量,减小桁架的总体厚度,增加室内净空。增加室内净空。增加室内净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扭组合桁架
[0001]本技术涉及钢结构
,具体为一种抗扭组合桁架。
技术介绍
[0002]桁架结构整体受弯状态下其杆件主要表现为承受轴向拉力或压力,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较实腹梁能节省材料、减轻自重、提高刚度。在工业及民用建筑中尤其是大跨度公共建筑屋盖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随着建筑造型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建筑追求悬浮、飘逸的建筑形体,随之而来需要结构在满足原有抗弯的前提下受扭,提高桁架的抗扭刚度是一个关键问题。
[0004]现有的桁架,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2689497U的一种钢管扣件桁架平台体系,包括“一列平行设置的主梁桁架和若干行平行设置的次梁桁架,上述两者纵横交错插接形成网格状骨架以及其上密铺有平台板
……”
[0005]诸如上述的桁架抗扭能力不强,承受扭力时容易产生变形,发生转角形成刚体位移,从而影响悬挑结构的正常使用,造成结构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扭组合桁架,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抗扭组合桁架,包括桁架,所述桁架由若干纵向布置的主桁架杆以及用于衔接主桁架杆的联系桁架杆构成,外侧六个面上相邻的主桁架杆和联系桁架杆之间通过斜撑杆对角连接,还包括钢板架,所述钢板架镶嵌在桁架内,所述钢板架包括若干抗扭钢板和若干加劲肋,相对的抗扭钢板通过加劲肋支撑连接,若干抗扭钢板的形状与桁架六个面的空隙相适配,且与桁架焊接。
[0010]优选的,所述主桁架杆、联系桁架杆、斜撑杆可为圆钢管、矩形管或工字钢。
[0011]优选的,所述加劲肋可采用钢板、角钢或槽钢。
[0012]优选的,所述斜撑杆将主桁架杆和联系桁架杆构成的框型空隙分隔成若干三角形空隙,所述抗扭钢板为与上述三角形空隙相适配的三角形状。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扭组合桁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抗扭组合桁架,通过将若干抗扭钢板构成的钢板架与立体桁架相结合,立体桁架的整体抗扭刚度大,抗扭性能大大增强,也提高了桁架整体抗弯刚度及承载能力提高,可减少桁架的用钢量,减小桁架的总体厚度,增加室内净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抗扭组合桁架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桁架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桁架之间的抗扭钢板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组合桁架侧面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组合桁架剖面示意图。
[0021]图中:1主桁架杆、2联系桁架杆、3斜撑杆、4抗扭钢板、5加劲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抗扭组合桁架,如图1
‑
5所示,包括立体桁架。
[0023]如图1
‑
2所示,立体桁架由若干纵向布置的主桁架杆1以及用于衔接主桁架杆1的联系桁架杆2构成,立体桁架外侧六个面上相邻的主桁架杆1和联系桁架杆2之间通过斜撑杆3对角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立体桁架的上下两个面上的主桁架杆1、联系桁架杆2、斜撑杆3构成米字形框型结构,主桁架杆1、联系桁架杆2、斜撑杆3可为圆钢管、矩形管或工字钢。立体桁架可在工厂深化下料加工成整体,也可构件工厂加工完成后现场组装成整体;立体桁架构件之间采用焊接连接。
[0024]如图3
‑
5所示,本组合桁架还包括钢板架,钢板架镶嵌在立体桁架内,钢板架包括若干抗扭钢板4和若干加劲肋5,相对的抗扭钢板4通过加劲肋5支撑连接,加劲肋5只与抗扭钢板4连接,不与主桁架杆1、联系桁架杆2及斜撑杆3连接,加劲肋5朝向立体桁架整体内部,加劲肋5可采用钢板、角钢或槽钢。
[0025]如图2和图3所示,斜撑杆3将主桁架杆1和联系桁架杆2构成的框型空隙分隔成若干三角形空隙,抗扭钢板4为与上述三角形空隙相适配的三角形状。且与立体桁架焊接。
[0026]立体桁架、钢板架组合完成后,进行两者之间的装配组合,钢板架的抗扭钢板4内嵌在立体桁架内的各个空隙中,每一片抗扭钢板4通过一圈连续角焊缝焊接在立体桁架的主桁架杆1、联系桁架杆2、斜撑杆3上,抗扭钢板4应上下、左右对称同时焊接,采用减小焊接变形及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
[00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扭组合桁架,包括立体桁架,所述立体桁架由若干纵向布置的主桁架杆(1)以及用于衔接主桁架杆(1)的联系桁架杆(2)构成,立体桁架外侧六个面上相邻的主桁架杆(1)和联系桁架杆(2)之间通过斜撑杆(3)对角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板架,所述钢板架镶嵌在立体桁架内,所述钢板架包括若干抗扭钢板(4)和若干加劲肋(5),相对的抗扭钢板(4)通过加劲肋(5)支撑连接,若干抗扭钢板(4)的形状与立体桁架六个面的空隙相适配,且与立体桁架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国良,张超,郦宏伟,张伟康,周欢,王盛伟,王益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力维数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