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光热复合空气源热泵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4614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光热复合空气源热泵的散热装置,包括外壳、气泵、外通道和降温组件,所述外壳为底面开口的中口腔体结构,所述降温组件对称设于外壳内壁侧面上,所述外通道设于外壳外侧面上且靠近降温组件设置,所述气泵设于外壳内壁侧面上,所述气泵连接于外通道和外壳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伏光热复合空气源热泵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光伏光热复合空气源热泵的散热装置。合空气源热泵的散热装置。合空气源热泵的散热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光热复合空气源热泵的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光热复合空气源热泵
,具体是指一种光伏光热复合空气源热泵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气源热泵是一种利用高位能使热量从低位热源空气流向高位热源的节能装置,而空气作为热泵的低位热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从而使得空气源热泵的使用越来越为广泛,同时也促进了空气源热泵的不断发展改进,而光伏光热复合空气源热泵则是空气源热泵的一种形式。现有的光伏光热复合空气源热泵的散热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光伏光热复合空气源热泵进行内循环散热,需要外部空气进入,在外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容易导致该装置的散热效率较低,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光热复合空气源热泵的散热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光伏光热复合空气源热泵的散热装置,包括外壳、气泵、外通道和降温组件,所述外壳为底面开口的中口腔体结构,所述降温组件对称设于外壳内壁侧面上,所述外通道设于外壳外侧面上且靠近降温组件设置,所述气泵设于外壳内壁侧面上,所述气泵连接于外通道和外壳上方;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支撑架、扇叶、传动带、透气孔、降温板、驱动电机、散热仓、固定环、半导体制冷件和散热板,所述散热仓对称设于外壳内壁侧面上,所述固定环对对称贯穿外侧侧壁和散热仓侧壁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件设于固定环内,所述散热板均匀分布设于半导体制冷件侧面上且设于外通道内,所述散热板竖直设置,所述降温板均匀分布设于半导体制冷件远离外通道的侧面上,所述支撑架设于散热仓内壁上,所述扇叶旋转设于支撑架上,所述驱动电机设于散热仓内壁侧面上,所述传动带套接于驱动电机和扇叶上,所述透气孔均匀分布套接于散热仓侧壁上,驱动电机通过传动带带动扇叶旋转,扇叶旋转控制空气流动,进而使空气和降温板接触,降低空气温度,之后送入外壳内,降低外壳内的温度,实现散热处理。
[0005]为了提高稳定性,所述外通道顶部设有肋板,所述肋板设于外壳外侧面上端。
[0006]为了尽可能提高外壳内空气流动性,所述外壳内壁远离降温组件的侧面上对称设有扩口件,所述扩口件和降温组件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扩口件和降温组件之间设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连接于扩口件和散热仓侧面上。
[0007]其中,所述抽气管为U形结构。
[0008]本技术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光热复合空气源热泵的散热装置操作简单,机构紧凑,设计合理,通过驱动电机、扇叶和降温板,实现散热处理,避免外部空气进入,影响散热效果,同时设置抽气管和扩口件,充分调动外壳内的空气循环流动,避免出现温差。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光伏光热复合空气源热泵的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10]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1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光伏光热复合空气源热泵的抽气管的俯视结构图。
[0012]其中,1、外壳,2、气泵,3、外通道,4、降温组件,5、支撑架,6、扇叶,7、传动带,8、透气孔,9、降温板,10、驱动电机,11、散热仓,12、固定环,13、半导体制冷件,14、散热板,15、肋板,16、扩口件,17、抽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5]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光伏光热复合空气源热泵的散热装置,包括外壳1、气泵2、外通道3和降温组件4,外壳1为底面开口的中口腔体结构,降温组件4对称设于外壳1内壁侧面上,外通道3设于外壳1外侧面上且靠近降温组件4设置,气泵2设于外壳1内壁侧面上,气泵2连接于外通道3和外壳1上方;降温组件4包括支撑架5、扇叶6、传动带7、透气孔8、降温板9、驱动电机10、散热仓11、固定环12、半导体制冷件13和散热板14,散热仓11对称设于外壳1内壁侧面上,固定环12对对称贯穿外侧侧壁和散热仓11侧壁设置,半导体制冷件13设于固定环12内,散热板14均匀分布设于半导体制冷件13侧面上且设于外通道3内,散热板14竖直设置,降温板9均匀分布设于半导体制冷件13远离外通道3的侧面上,支撑架5设于散热仓11内壁上,扇叶6旋转设于支撑架5上,驱动电机10设于散热仓11内壁侧面上,传动带7套接于驱动电机10和扇叶6上,透气孔8均匀分布套接于散热仓11侧壁上,驱动电机10通过传动带7带动扇叶6旋转,扇叶6旋转控制空气流动,进而使空气和降温板9接触,降低空气温度,之后送入外壳1内,降低外壳1内的温度,实现散热处理。
[0016]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稳定性,外通道3顶部设有肋板15,肋板15设于外壳1外侧面上端。
[0017]如图1所示,为了尽可能提高外壳1内空气流动性,外壳1内壁远离降温组件4的侧面上对称设有扩口件16,扩口件16和降温组件4设于同一水平面上,扩口件16和降温组件4之间设有抽气管17,抽气管17连接于扩口件16和散热仓11侧面上。
[0018]如图3所示,抽气管17为U形结构。
[0019]具体使用时,驱动电机10通过传动带7带动扇叶6旋转,扇叶6旋转控制空气流动,
进而使空气和降温板9接触,降低空气温度,之后送入外壳1内,降低外壳1内的温度,实现散热处理,同时外壳1内的空气通过扩口件16进入抽气管17内,最终回到散热仓11内,实现内循环,气泵2通过外壳1上方的空气,并送入外通道3内,和散热板14接触,降低散热板14温度。
[0020]以上对本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光热复合空气源热泵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气泵、外通道和降温组件,所述外壳为底面开口的中口腔体结构,所述降温组件对称设于外壳内壁侧面上,所述外通道设于外壳外侧面上且靠近降温组件设置,所述气泵设于外壳内壁侧面上,所述气泵连接于外通道和外壳上方;所述降温组件包括支撑架、扇叶、传动带、透气孔、降温板、驱动电机、散热仓、固定环、半导体制冷件和散热板,所述散热仓对称设于外壳内壁侧面上,所述固定环对对称贯穿外侧侧壁和散热仓侧壁设置,所述半导体制冷件设于固定环内,所述散热板均匀分布设于半导体制冷件侧面上且设于外通道内,所述散热板竖直设置,所述降温板均匀分布设于半导体制冷件远离外通道的侧面上,所述支撑架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印涛胡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绿安伟业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