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刀式双进线免工具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46115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6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闸刀式双进线免工具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外壳、旋转手把、夹片、弹片和手把转角定位装置,夹片的固定端和弹片的固定端固定安装于绝缘外壳内,夹片的活动端为开口能弹性收缩的夹紧通道,弹片的活动端能弹性紧抵夹片的固定端,旋转手把能转动的安装于绝缘外壳上,旋转手把一端的带动部随旋转手把旋转能带动弹片的活动端弹性变形脱离夹片的固定端表面设定距离,手把转角定位装置能对旋转到设定角度的旋转手把止动定位,绝缘外壳上设有与夹片的夹紧通道正对连通的插针孔以及与弹片活动端正对的导线插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满足多种不同线径导线接入同一电位的需求,接线方便,夹线稳固。夹线稳固。夹线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闸刀式双进线免工具接线端子


[0001]本技术涉一种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闸刀式双进线免工具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双进线弹片式端子台如图1,有按压手把,但要通过工具按压单个手把对应弹片进行接线及取线,且在下压手把接线时,都会使用相搭配的工具长时间进行按压,直到接线完成为止。这样,接线时线径会离PCB板有一定高度,线径受重力作用会对弹片夹线产生一定影响,导致夹线不稳定;同时接线空间会增加,导致所需空间浪费;且客户在进行配线时通常效率会明显降低,长时间进行按压用户体验会变差。
[0003]现有端子台接线方式如图2所示,无按压手把,接线时需要借助工具(一字螺丝刀)打开弹片,在使用时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闸刀式双进线免工具接线端子,该闸刀式双进线免工具接线端子单手可完成接线工作,提高了客户的使用体验,线径距离PCB板高度低,避免了线径由于重力晃动后夹线不稳定的状况。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闸刀式双进线免工具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闸刀式双进线免工具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外壳、旋转手把(4)、夹片(3)、弹片(2)和手把转角定位装置,所述夹片的固定端和弹片的固定端固定安装于绝缘外壳内,夹片的活动端为开口能够弹性收缩的夹紧通道,弹片的活动端能够弹性紧抵夹片的固定端,所述夹片与弹片均为导电材质制作而成,旋转手把能够转动的安装于绝缘外壳上,旋转手把的操作端伸出于绝缘外壳外侧,旋转手把位于绝缘外壳内的一端上形成有带动部,所述带动部随旋转手把旋转能够带动弹片的活动端弹性变形脱离夹片的固定端表面设定距离,手把转角定位装置设于绝缘外壳上或弹片上,所述手把转角定位装置能够对旋转到设定角度的旋转手把止动定位,所述绝缘外壳上设有与夹片的夹紧通道正对连通的插针孔(6),绝缘外壳上还设有与弹片活动端正对的导线插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闸刀式双进线免工具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手把上的带动部为偏心轮结构,所述偏心轮结构的圆周外侧表面紧抵弹片活动端接触夹片固定端一侧表面,旋转手把转到设定角度使弹片活动端脱离夹片固定端时,所述旋转手把上的偏心轮结构最高面能够与弹片活动端侧壁平行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闸刀式双进线免工具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手把另一端上形成有旋转轴(14),所述偏心轮结构一体成形于所述旋转轴上,绝缘外壳内部形成有手把承接槽(23),所述旋转手把另一端的旋转轴能够转动的托持于所述手把承接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闸刀式双进线免工具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为固定端与活动端通过折弯一体成型的V形结构,所述弹片V形结构拐角部为圆弧形结构,弹片活动端侧壁上形成与偏心轮结构凸起部外形匹配的凹弧面(15)。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闸刀式双进线免工具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上平行间隔的形成有第一活动端和第二活动端,夹片固定端上平行间隔的设有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所述弹片的第一活动端和第二活动端分别弹性紧抵夹片的固定端上第一接触端和第二接触端表面,旋转手把上带动部为两个,分别为间隔设置的第一带动部和第二带动部,所述第一带动部(12)和第二带动部(13)能够同时带动弹片上第一活动端(10)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陶生森
申请(专利权)人:町洋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