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能器壳体的壳体部件,尤其是壳体下部,其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并且彼此平行延伸的纵向元件(20),所述纵向元件沿纵向方向(L)延伸,所述纵向元件(20)在端侧通过横向元件连接,在所述纵向元件(20)处固定有板形的底部元件(10),并且所述纵向元件(20)具有朝向所述底部元件(10)取向的接触区域(12),所述底部元件(10)通过所述接触区域固定在所述纵向元件(20)上,并且在所述接触区域(12)上分别构成有三个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焊缝(31、32、33)。33)。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能器壳体的壳体部件、尤其是壳体下部、蓄能器壳体以及用于制造壳体部件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能器壳体的壳体部件(尤其是壳体下部)、一种蓄能器壳体以及一种用于制造壳体部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所述类型的蓄能器壳体在部分电气化和全电气化的机动车中使用。在这样的壳体中安放蓄电池或者说蓄电池模块。为了可以实现所要求的行程距离,存储器或者说其壳体非常大。在载客汽车中,所述存储器或其壳体经常形成底板总成的大的区域。提供足够的碰撞安全在这种情况下成为大的挑战。尤其是侧面冲撞构成关键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给出一种蓄能器壳体的壳体部件(尤其是壳体下部)、一种蓄能器壳体以及一种用于制造壳体部件的方法,其中,在成本有利的同时要满足对碰撞安全的最高要求。
[0004]该任务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的壳体部件、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1的蓄能器壳体以及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2的方法解决。其他的优点和特征由从属权利要求以及说明书和附图得出。
[0005]按照本专利技术,蓄能器壳体的壳体部件(尤其是壳体下部)具有两个彼此间隔开的并且彼此平行延伸的或取向的纵向元件,所述纵向元件沿纵向方向延伸,所述纵向元件在端侧间接或直接通过横向元件连接,在纵向元件上固定有板形的底部元件,并且纵向元件具有朝底部元件取向的接触区域,底部元件通过所述接触区域固定在纵向元件上,并且在所述接触区域上分别构成有三个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焊缝。
[0006]纵向元件和上述横向元件可以间接或直接地相互连接。有利地,纵向元件和横向元件形成框架。有利地,底部元件设置或固定在所述框架上。按照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所述壳体部件是壳体下部。亦即底部元件朝行车道平面取向。替代地,壳体部件也可以是壳体上部,底部元件这时朝乘客舱取向。在每种情况中,壳体部件设计用于连接全等构成的盖或类似物,从而可以形成用于布置例如蓄电池模块的关闭的布置结构空间。有利地,在纵向元件上构成所述接触区域,所述接触区域条状地沿纵向方向取向。有利地,当壳体部件,尤其是壳体下部在车辆、如载客汽车中装入时,所述纵向方向对应于行驶方向。这三个焊缝并排设置地沿所述一个接触区域或所述多个接触区域延伸。
[0007]按照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所述壳体部件、尤其是壳体下部沿纵轴线具有例如1.5m至3.5m的长度。壳体部件、尤其是壳体下部沿横向元件测量的宽度按照不同的实施形式优选处于0.8m至2.2m的范围中。
[0008]有利地,通过所述接触区域和这三个分别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焊缝可以实现,在侧面冲撞中在这样大的壳体部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足够高的碰撞安全。令人吃惊地已证
实,通过在一个平面中分别平行地布置三个焊缝,其中所述平面通过相应的接触区域预定,能实现非常高的强度和刚度,而无须在其他情况下提高结构的花费。尤其是不会出现焊接连接结构的失效。
[0009]按照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所述一个接触区域或所述多个接触区域横向于纵向方向测量具有在大约15mm至25mm的范围中的宽度。特别是,在16mm至20mm的范围中,尤其是18mm或大约18mm的宽度已证实为实用。
[0010]优选地,所述接触区域平坦或平地构成并且分别处于相同的高度上。有利地,接触区域在下面构成在纵向元件上,其中以“下面”表示纵向元件的平行于行车道平面取向或者说朝所述行车道平面指向的那侧。
[0011]按照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分别在边缘侧在接触区域上构成一个焊缝,居中地设置第三焊缝。有利地,存在内部的焊缝、中间的焊缝和外部的焊缝,其中内部的焊缝朝车辆中心取向。表达“边缘侧”在此应这样理解,即,外部的焊缝或内部的焊缝不是如中间的焊缝那样构成在接触区域的面中,而是构成在接触区域的侧部或边缘上。
[0012]有利地,对于中间的焊缝使用与对于边缘侧的焊缝而言不同的焊接方法。已证实,特别有利的是,将所述焊缝分别按照位置不同地实施,尤其是对于中间的焊缝使用与对于外部的焊缝或者说内部的焊缝而言不同的另一种焊接方法。按照一种实施形式,内部的焊缝和外部的焊缝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产生。
[0013]按照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对于中间的焊缝使用压焊方法、优选尤其是搅拌摩擦焊接,并且对于边缘侧的焊缝使用熔焊方法,如尤其是MIG焊接(MIG:金属惰性气体焊接)。优选的焊接方法不限制于上面提到的示例。当然已证实,为了确保当前所要求的高的侧面冲撞保护,特别实用的是,对于内部的或者说外部的焊缝使用保护气体焊接方法并且对于中间的缝使用压焊方法,如尤其是搅拌摩擦焊接。
[0014]有利地,所述焊缝连续地构成。亦即所述焊缝按照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沿接触区域或者说沿纵向元件从一个横向元件延伸至下一个横向元件。
[0015]按照一种替代的实施形式,中间的焊缝连续构成,至少所述内部的焊缝或外部的焊缝针脚式地(gesteppt)构成。这可以是有利的,因为借此例如可使焊接时的翘曲最小化。
[0016]按照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底部元件的壁厚处于大约5mm至6mm的范围中。用于底部元件的优选的材料是铝或铝合金。
[0017]按照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所述纵向元件是挤压型材。优选的材料在这里同样也是铝材料或者说铝合金。按照一种实施形式,纵向元件可以作为纵梁构成。在这样的纵梁上例如分别在外侧设置有车门槛元件。替代地,所述纵向元件可以也直接作为车门槛元件构成。纵梁和车门槛元件可以整体地在一个构件中构成。实际的设计依赖于壳体部件到整车中的集成。
[0018]本专利技术也针对一种蓄能器壳体,尤其是高压存储器壳体,该蓄能器壳体具有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壳体部件,尤其是壳体下部。这样的蓄能器壳体有利地具有多个蓄电池单池或者说蓄电池模块。这样的高压存储器壳体尤其是用于安放用于部分或全电运行的或可运行的车辆(机动车)的牵引蓄电池。优选的车辆尤其是摩托车、商用车和尤其是载客汽车。
[0019]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壳体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0020]‑
提供底部元件以及两个纵向元件,所述纵向元件沿纵向方向延伸;
[0021]‑
分别通过三个沿纵向方向延伸的焊缝将所述纵向元件固定在所述底部元件上。
[0022]与该壳体部件或者说所述蓄能器壳体有关的提到的优点和特征类似并且对应地适用于所述方法以及相反和彼此适用。当前已出人意外地示出,通过对在底部元件和纵向元件之间的接触区域的针对性的设计,经由适配的焊接结构,能实现对碰撞安全的特别高的要求,而壳体结构无须为此而改变。在这里决定性的是分别沿接触区域的三个彼此平行延伸的或取向的焊缝,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在焊接连接部的制造中也是特别有利的。这样尤其是压焊方法,如搅拌摩擦焊接在接触区域的居中区域中证实为特别有利,而对于接触区域的边缘或者说侧部区域,传统的熔焊方法,如MIG焊接是实用的。
附图说明
[0023]其他的优点和特征由壳体部件的局部的下述实施形式参考附图得出。
[0024]其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蓄能器壳体的壳体部件,该壳体部件尤其是壳体下部,该壳体部件包括两个彼此间隔开的并且彼此平行延伸的纵向元件(20),所述纵向元件沿纵向方向(L)延伸,所述纵向元件(20)在端侧通过横向元件(40)连接,在所述纵向元件(20)处固定有板形的底部元件(10),并且所述纵向元件(20)具有朝向所述底部元件(10)取向的接触区域(12),所述底部元件(10)通过所述接触区域固定在所述纵向元件(20)上,并且在所述接触区域(12)上分别构成有三个沿纵向方向(L)延伸的焊缝(31、32、33)。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部件,其中,所述接触区域(12)具有横向于纵向方向(L)测量在15mm至25mm的范围中的宽度(b)。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部件,其中,分别在边缘侧在所述接触区域(12)上构成一个焊缝(31、33),并且居中地设置第三焊缝(32)。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壳体部件,其中,对于中间的焊缝(32)使用与对于边缘侧的焊缝(31、33)而言不同的焊接方法。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壳体部件,其中,对于中间的焊缝(32)使用压焊方法并且对于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宝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